一种建筑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640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节能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温控装置,包括太阳能热水器,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包括热水箱,还包括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供水泵、热水管、供水管、回水管以及冷水箱,所述热水管的一端与热水箱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供水泵的泵入端连通,每个房间内均设有管式热交换器,供水管的一端与供水泵的泵出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多个管式热交换器连通,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管式热交换器连通、另一端与热水箱连通有热水回流管;所述冷水箱与供水泵之间连通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箱与回水管之间连通有冷水回流管,且所述热水管、供水管、热水回流管、回水管、冷水管以及冷水回流管上均设有截止阀。本申请可减少建筑中能源的消耗。的消耗。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温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节能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室内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各类建筑对供电、供暖、供热水、供冷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我国建筑中供热空调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一半以上;如一些临时搭建的建筑房屋中,每个房间中均安装有单体空调,在炎热的夏天以及寒冷的冬天,所有单体空调会造成大量的能量耗费,大大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温控装置,以减少人们在建筑房屋内日常生活过程中发生的能量消耗。
[0004]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建筑温控装置,包括太阳能热水器,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真空集热管以及热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供水泵、热水管、供水管、回水管以及冷水箱,所述热水管的一端与热水箱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供水泵的泵入端连通,建筑的每个房间内均设置有管式热交换器,供水管的一端与供水泵的泵出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多个管式热交换器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回水管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管式热交换器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热水箱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有热水回流管;所述冷水箱与供水泵之间连通设置有冷水管,所述冷水箱与回水管之间连通设置有冷水回流管,且所述热水管、供水管、热水回流管、回水管、冷水管以及冷水回流管上均设置有截止阀。
[0006]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泵的泵入端与回水管之间连通设置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上设置有抽水阀,所述供水泵的泵出端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设置有热水暂存箱,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供水管上连通设置有通气管,且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通气阀。
[0007]进一步地,所述热水暂存箱与供水泵之间连通设置有热水回抽管,所述热水回抽管上设置有回抽阀,所述供水泵的泵出端与热水箱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有热水补水管,所述热水补水管上设置有补水阀。
[0008]进一步地,所述热水箱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水箱中设置有电加热元件,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电加热元件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0]进一步地,建筑的每一层均设置有一根送水管以及一根输水管,所述送水管的一端与供水管连通、另一端封堵,所述输水管的一端与回水管连通、另一端封堵,多个所述管式热交换器与送水管之间均连通设置有进水管,多个所述管式热交换器的出水端与输水管
之间均连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以及出水管上均设置有电动阀。
[0011]进一步地,建筑的每个房间内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对应房间内进出水的电动阀阀门开启大小的控制面板。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13]1、 白天时间通过太阳能热水器的真空集热管对太阳能进行收集,并对真空集热管以及热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晚上气温降低时,关闭冷水管、冷水回流管、抽水管、热水回流管上的截止阀,开启热水管、回水管以及热水回流管上的截止阀,供水泵启动,房间的用户可以开启电动阀,供水泵可将热水箱中的热水通过热水管、供水管、送水管以及进水管输送到对应房间的管式热交换器内,热水通过管式热交换器对房间进行换热升温,热水再通过出水管、输水管、回水管以及热水回流管回流至热水箱内形成一个加热循环;白天气温升高时,关闭热水管、热水回流管、冷水管以及冷水回流管上的截止阀,开启通气管上的通气阀,开启抽水阀以及排水阀,启动供水泵,供水泵将供水管、送水管、输水管以及回水管内残留的热水通过抽水管以及排水管输送至热水暂存箱进行储存,随后关闭抽水阀以及排水阀,开启冷水管以及冷水回流管上的截止阀,供水泵将冷水箱中的冷水通过冷水管、供水管将冷水输送至送水管中,房间的用户可以开启电动阀,输水管中的冷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对应房间的管式热交换器中,冷水通过管式热交换器对房间内部进行换热降温,冷水随后通过输水管、回水管以及冷水回流管回流至冷水箱中;通过太阳能热水器采集太阳能对建筑内的多个房间进行供暖,有利于减少建筑的能源消耗,且通过一台供水泵向多个房间输送热水以及冷水,有利于减少设备的投入。
附图说明
[001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18]1、支架;2、真空集热管;3、热水箱;4、供水泵;5、热水管;6、供水管;7、回水管;8、冷水箱;9、管式热交换器;10、冷水管;11、冷水回流管;12、截止阀;13、抽水管;14、抽水阀;15、排水管;16、排水阀;17、通气管;18、通气阀;19、热水回抽管;20、回抽阀;21、热水补水管;22、补水阀;23、温度传感器;24、电加热元件;25、流量计;26、送水管;27、输水管;28、进水管;29、出水管;30、电动阀;31、冷水暂存箱;32、冷水回抽管;33、冷水补水管;34、热水暂存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已经处于实际研发使用阶段。
[0020]实施例1
[0021]一种建筑温控装置,参照图1,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真空集热管2以及热水箱3,温控装置还包括供水组件,供水组件包括供水泵4、热水管5、供水管6、回水管7以及冷水箱8,热水管5的一端与热水箱3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供水泵4的泵入端连通,建筑的每个房间内均设置有管式热交换器9,供水管6的一端与供水泵4的泵出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多个管式热交换器9的进水端连通,回水管7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管式热交换器9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热水箱3的进水端连通;冷水箱8与供水泵4之间连通设置有冷水管10,冷水箱8与回水管7之间连通设置有冷水回流管11,且热水管5、热水回流管、供水管6、回水管7、冷水管10以及冷水回流管11上均设置有截止阀12;白天时,热水管5以及热水回流管上的截止阀12关闭,热水管5太阳能热水器通过真空集热管2吸收太阳能并对真空集热管2以及热水箱3中的水进行加热,热水储存在热水箱3中,气温升高时,开启冷水管10以及冷水回流管11上的截止阀12,启动供水泵4,供水泵4将冷水箱8中的冷水通过冷水管10、供水管6输送到建筑中所有房间中的管式热交换器9中,便于对所有房间内部换热降温,冷水随后通过回水管7以及冷水回流管11回流至冷水箱8中;晚上气温降低时,关闭冷水管10以及冷水回流管11上的截止阀12,开启热水管5以及热水回流管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温控装置,包括太阳能热水器,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真空集热管(2)以及热水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水组件,所述供水组件包括供水泵(4)、热水管(5)、供水管(6)、回水管(7)以及冷水箱(8),所述热水管(5)的一端与热水箱(3)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供水泵(4)的泵入端连通,建筑的每个房间内均设置有管式热交换器(9),供水管(6)的一端与供水泵(4)的泵出端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多个管式热交换器(9)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回水管(7)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管式热交换器(9)的出水端连通、另一端与热水箱(3)的进水端连通设置有热水回流管;所述冷水箱(8)与供水泵(4)之间连通设置有冷水管(10),所述冷水箱(8)与回水管(7)之间连通设置有冷水回流管(11),且所述热水管(5)、供水管(6)、热水回流管、回水管(7)、冷水管(10)以及冷水回流管(11)上均设置有截止阀(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泵(4)的泵入端与回水管(7)之间连通设置有抽水管(13),所述抽水管(13)上设置有抽水阀(14),所述供水泵(4)的泵出端连通设置有排水管(15),所述排水管(15)连通设置有热水暂存箱(34),所述排水管(15)上设置有排水阀(16),所述供水管(6)上连通设置有通气管(17),且所述通气管(17)上设置有通气阀(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洪杜文斌朱晓敏胡杨杨莉吴华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浩淼睿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