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306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9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涉及闸机领域,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机体,两个侧机体的相对面设置闸摆,侧机体内部设置控制闸摆启闭的启闭电机和PLC控制器,右侧的侧机体上设置人脸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人脸识别装置朝向两个侧机体之间的前方,闸摆包括闸摆本体,闸摆本体的上方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增高部,侧机体的上表面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隔板,增高部和隔板的顶端高度均不小于1.8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人脸识别摆闸无法阻挡人员翻越、易撞击后进入人员产生安全隐患以及雨水和灰尘易从拼接处进入侧机体内部导致侧机体内部的启闭电机和PLC控制器损坏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


[0001]本技术涉及闸机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

技术介绍

[0002]闸机,是一种通道阻挡装置,主要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当中,用于管理人流并规范行人出入,主要应用于地铁闸机系统、收费检票闸机系统,因此形成了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其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是实现一次只通过一人,可用于各种收费、门禁场合的入口通道处。
[0003]摆闸,一般称为拍打门,其闸摆为闸摆,闸摆的形态是具有一定面积的平面,垂直于地面,通过旋转摆动实现拦阻和放行,学校的门口一般设置摆闸。
[0004]现有的人脸识别摆闸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机体1,两个侧机体1的相对面设置闸摆2,侧机体1内部设置控制闸摆2启闭的启闭电机3和PLC控制器4,PLC控制器4通过继电器和接触器与启闭电机3电性连接,其中一个侧机体1上设置人脸识别装置5,人脸识别装置5与PLC控制器4电性连接,人脸识别装置5朝向两个侧机体1之间的前方设置。
[0005]目前广大高等学府和中小学校开始设置人脸识别摆闸。当进入学校的人员能够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的检测时,闸机的闸摆对其实施放行。然而,人脸识别摆闸存在以下不足:
[0006]1.人脸识别摆闸的闸摆和侧机体的高度一般都小于1.3米,常有非学校内部人员翻越摆闸进入校内,摆闸无法起到阻挡作用。
[0007]2.人脸识别摆闸的闸摆在前方人员通过摆闸后会关闭,此时后方人员如果准备通过摆闸,闸摆会对后方人员产生撞击,产生安全隐患。
[0008]3.人脸识别摆闸的闸摆的侧机体由多块金属板材拼接制成,其拼接处非密封设置。雨水和灰尘易从拼接处进入侧机体内部,导致侧机体内部的启闭电机和PLC控制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解决现有技术中人脸识别摆闸无法阻挡人员翻越、易撞击后进入人员产生安全隐患以及雨水和灰尘易从拼接处进入侧机体内部导致侧机体内部的启闭电机和PLC控制器损坏的问题。
[0010]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机体,两个侧机体的相对面设置闸摆,侧机体内部设置控制闸摆启闭的启闭电机和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通过继电器和接触器与启闭电机电性连接,右侧的侧机体上设置人脸识别装置,人脸识别装置与PLC控制器电性连接,人脸识别装置朝向两个侧机体之间的前方,所述闸摆包括闸摆本体,所述闸摆本体的上方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增高部,所述侧机体的上表面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隔板,所述增高部和隔板的顶端高度均不小于1.8米,所述闸摆本体和增高部的前表面设置缓冲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增高部与闸摆本体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包括隔板本体和设置在隔板本体底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螺栓与侧机体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侧机体内下部设置风扇,所述风扇上部设置电热元件。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热元件为电加热圈、云母发热片和陶瓷发热片其中的一种。
[0015]进一步地,所述侧机体的外侧面在风扇的下方设置进气孔。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呈阵列排布。
[0017]进一步地,所述侧机体的外侧面在进气孔的外部设置直角形状的挡板。
[0018]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的材质为海绵。
[0019]进一步地,所述闸摆还包括与闸摆本体侧边连接的摆轴,所述启闭电机通过设置在侧机体内的联轴器与摆轴连接,所述侧机体在与对应的摆轴连接处设置轴承座,所述摆轴与侧机体通过轴承座轴承连接。
[00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的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包括闸摆本体,所述闸摆本体的上方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增高部,所述侧机体的上表面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隔板,所述增高部和隔板的顶端高度均不小于1.8米。非法通过人员无法翻越摆闸。
[0022]本技术的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的闸摆本体和增高部的前表面设置缓冲层。缓冲层能够对闸摆本体和增高部与后进入人员的撞击进行缓冲,减缓撞击力度,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0023]本技术的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的侧机体内下部设置风扇,所述风扇上部设置电热元件,风扇转动使气流在侧机体内向上流动,电热元件对气体进行加热,向上流动的气体使侧机体内尤其是启闭电机和PLC控制器附近的水分气化成水蒸气,并在启闭电机和PLC控制器附近形成正压,将启闭电机和PLC控制器附近的水蒸气和灰尘从侧机体的拼接处排出,避免启闭电机和PLC控制器损坏。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左侧的侧机体与隔板连接侧视图;
[0026]图3为侧机体与进气孔连接示意图;
[0027]图4为增高部的横截面剖视图;
[0028]图5为闸摆本体的横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

5所示,一种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机体1,两个侧机体1的相对面设置闸摆2,侧机体1内部设置控制闸摆2启闭的启闭电机3和PLC控制器4,PLC控制器4通过继电器和接触器与启闭电机3电性连接,右侧的侧机体1上设置人脸识别装置5,人脸识别装置5与PLC控制器4电性连接,人脸识别装置5朝向两个侧机体1之间的前方,所述闸摆2包括闸摆本体21,所述闸摆本体21的上方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增高部23,所述侧机体1的上表面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隔板13,所述增高部23和隔板13的顶端高度均不小于1.8米,所述闸摆本体21和增高部23的前表面设置缓冲层6。
[0030]所述增高部23与闸摆本体2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0031]所述隔板13包括隔板本体131和设置在隔板本体131底部的连接部132,所述连接部132通过螺栓与侧机体1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
[0032]所述侧机体1内下部设置风扇15,所述风扇15上部设置电热元件14。
[0033]所述电热元件14为电加热圈、云母发热片和陶瓷发热片其中的一种。
[0034]所述侧机体1的外侧面在风扇15的下方设置进气孔16。
[0035]气流从进气孔16进入后再经过风扇15向上流动。
[0036]所述进气孔16呈阵列排布。
[0037]所述侧机体1的外侧面在进气孔16的外部设置直角形状的挡板17。
[0038]挡板17用于阻止水和灰尘从进气孔16进入侧机体1内部。
[0039]所述缓冲层6的材质为海绵。
[0040]海绵具有较好的缓冲效果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0041]所述闸摆2还包括与闸摆本体21侧边连接的摆轴22,所述启闭电机3通过设置在侧机体1内的联轴器11与摆轴22连接,所述侧机体1在与对应的摆轴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侧机体(1),两个侧机体(1)的相对面设置闸摆(2),侧机体(1)内部设置控制闸摆(2)启闭的启闭电机(3)和PLC控制器(4),PLC控制器(4)通过继电器和接触器与启闭电机(3)电性连接,右侧的侧机体(1)上设置人脸识别装置(5),人脸识别装置(5)与PLC控制器(4)电性连接,人脸识别装置(5)朝向两个侧机体(1)之间的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摆(2)包括闸摆本体(21),所述闸摆本体(21)的上方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增高部(23),所述侧机体(1)的上表面设置与其可拆卸连接的隔板(13),所述增高部(23)和隔板(13)的顶端高度均不小于1.8米,所述闸摆本体(21)和增高部(23)的前表面设置缓冲层(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高部(23)与闸摆本体(2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翻越的防水防尘人脸识别摆闸,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3)包括隔板本体(131)和设置在隔板本体(131)底部的连接部(132),所述连接部(132)通过螺栓与侧机体(1)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翻越的防水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辉进刘红霞曾叶纯王家兰高江军张志敏
申请(专利权)人: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