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256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0
一种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漏斗;顶盖,所述顶盖螺栓安装在所述漏斗的顶部;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的顶部,所述进液管偏心安装;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漏斗的底部中心处;装配导流圈,所述装配导流圈设置在所述漏斗内;滤膜,所述滤膜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配导流圈内;扰动结构,所述扰动结构设置在所述顶盖上并与所述滤膜相对应;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漏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具有能够对滤膜进行扰动,加速血流通过,提高过滤效率的优点。提高过滤效率的优点。提高过滤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血流致病菌过滤
,尤其涉及一种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培养是一种将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在血培养中需要将血流放置在微生物血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0003]然而由于微生物血培养瓶中的血流中感染致病菌,导致之后的操作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人们常采用过滤装置对其进行过滤,但是由于目前所使用的过滤装置在进行过滤时,由于所使用的滤膜孔径较小,在实际过滤时血流的通过速度慢,严重影响了过滤效率。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对滤膜进行扰动,加速血流通过,提高过滤效率的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漏斗;顶盖,所述顶盖螺栓安装在所述漏斗的顶部;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的顶部,所述进液管偏心安装;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漏斗的底部中心处;装配导流圈,所述装配导流圈设置在所述漏斗内;滤膜,所述滤膜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配导流圈内;扰动结构,所述扰动结构设置在所述顶盖上并与所述滤膜相对应;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漏斗上。
[0007]优选的,所述扰动结构包括刷条、连接轴、传动轴、轴座和导向复位结构,所述刷条设置在所述装配导流圈内并位于所述滤膜的顶部,所述连接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刷条的顶部,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顶盖内,所述传动轴活动安装在所述顶盖的中心处,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位于所述顶盖内并与所述连接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顶盖外,所述轴座转动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位于所述顶盖内,所述导向复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顶盖内并与所述轴座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导向复位结构包括两个导杆、两个限位连接片和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导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的顶部内壁上,两个所述导杆分别位于所述轴座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连接片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导杆上,两个所述限位连接片分别与所述轴座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连接片的顶部均与所述顶盖的顶部内壁相接触,两个所述弹簧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导杆上,两个所述弹簧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限位连接片的底部。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环、两个外支撑杆、两个限位环和环形底座,所述支撑环固定套设在所述漏斗外,两个所述外支撑杆均滑动安装在所述支撑环上,两个所述限位环分别固定套设在两个所述外支撑杆上,两个所述限位环的顶部均与所述支撑环的底
部相接触,所述环形底座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外支撑杆的底端。
[0010]优选的,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拍击块,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内设置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顶端与所述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上安装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的端部与所述插接杆相抵触。
[0011]优选的,所述装配导流圈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拉环,两个所述导杆均为T形。
[00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提供一种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
[0014]1、通过顶盖对漏斗的顶部进行密封,减少杂质的影响,进液管便于连接抽吸泵,装配导流圈便于安装滤膜进行过滤致病菌,通过扰动结构转动的刷条能够将血均匀分布扰动,加速流出;
[0015]2、通过导向复位结构使传动轴可被拍击复位,使刷条轻微下移对滤膜进行按压,之后在滤膜和弹簧的回弹下复位,如此往复,使滤膜产生轻微振动,从而更好进行过滤,提高血通过效率,通过支撑结构方便本装置进行放置,稳定性较好,拿取也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1中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号:1、漏斗;2、顶盖;3、进液管;4、出液管;5、装配导流圈;6、滤膜;7、刷条;8、连接轴;9、传动轴;10、轴座;11、导杆;12、限位连接片;13、弹簧;14、支撑环;15、外支撑杆;16、限位环;17、环形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结合参阅图1

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示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漏斗1;顶盖2,所述顶盖2螺栓安装在所述漏斗1的顶部;进液管3,所述进液管3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2的顶部,所述进液管3偏心安装;出液管4,所述出液管4固定安装在所述漏斗1的底部中心处;装配导流圈5,所述装配导流圈5设置在所述漏斗1内;滤膜6,所述滤膜6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配导流圈5内;扰动结构,所述扰动结构设置在所述顶盖2上并与所述滤膜6相对应;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漏斗1上,通过顶盖2对漏斗1的顶部进行密封,减少杂质的影响,进液管3便于连接抽吸泵,装配导流圈5便于安装滤膜6进行过滤致病菌。
[0023]所述扰动结构包括刷条7、连接轴8、传动轴9、轴座10和导向复位结构,所述刷条7设置在所述装配导流圈5内并位于所述滤膜6的顶部,所述连接轴8固定安装在所述刷条7的
顶部,所述连接轴8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顶盖2内,所述传动轴9活动安装在所述顶盖2的中心处,所述传动轴9的底端位于所述顶盖2内并与所述连接轴8相连接,所述传动轴9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顶盖2外,所述轴座10转动套设在所述传动轴9上并位于所述顶盖2内,所述导向复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顶盖2内并与所述轴座10相连接,通过扰动结构转动的刷条7能够将血均匀分布扰动,加速流出。
[0024]所述导向复位结构包括两个导杆11、两个限位连接片12和两个弹簧13,两个所述导杆1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2的顶部内壁上,两个所述导杆11分别位于所述轴座10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连接片12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导杆11上,两个所述限位连接片12分别与所述轴座10的两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连接片12的顶部均与所述顶盖2的顶部内壁相接触,两个所述弹簧13分别滑动套设在两个所述导杆11上,两个所述弹簧13分别位于两个所述限位连接片12的底部,通过导向复位结构使传动轴9可被拍击复位,使刷条7轻微下移对滤膜6进行按压,之后在滤膜6和弹簧13的回弹下复位,如此往复,使滤膜6产生轻微振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顶盖,所述顶盖螺栓安装在所述漏斗的顶部;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的顶部,所述进液管偏心安装;出液管,所述出液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漏斗的底部中心处;装配导流圈,所述装配导流圈设置在所述漏斗内;滤膜,所述滤膜固定安装在所述装配导流圈内;扰动结构,所述扰动结构设置在所述顶盖上并与所述滤膜相对应;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漏斗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动结构包括刷条、连接轴、传动轴、轴座和导向复位结构,所述刷条设置在所述装配导流圈内并位于所述滤膜的顶部,所述连接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刷条的顶部,所述连接轴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顶盖内,所述传动轴活动安装在所述顶盖的中心处,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位于所述顶盖内并与所述连接轴相连接,所述传动轴的顶端延伸至所述顶盖外,所述轴座转动套设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位于所述顶盖内,所述导向复位结构设置在所述顶盖内并与所述轴座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流感染致病菌收集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复位结构包括两个导杆、两个限位连接片和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导杆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滢张鸿娟蔡雪梅孟雪斐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