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92533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涉及智能停车技术领域,包括道路,所述道路顶部均匀对称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高架桥,相邻两组所述支撑柱之间还设置有多对停车位,且每对停车位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座,相邻所述支撑柱的停车位为一个停车区,且停车区之间设置有斑马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处理元件,车辆进入停车位,并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登记,处理元件接收登记信号,并将指示灯从空位显示为已停,并通过计时元件进行计时任务,同时通过摄像元件进行取像,确认已停车,待再次使用车辆时,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行车确认,并支付停车费,随后驶离停车位,完成工作。完成工作。完成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停车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汽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汽车拥有量也在日益上涨,随着增长的汽车量,需要的停车位就越来越多,对区域的停车位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城市中一般设有很多高架桥,高架桥下一般会空有很大空间,一般用做绿化,致使大量空间浪费。
[0003]现有的申请号为201811587239.8,其提出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其包括设于高架桥下的停车库,所述的停车库一侧设有临时泊车位,所述的临时泊车位旁设有取车位,所述的停车库一端设有控制柜,所述的控制柜与搬运器连接,所述的搬运器用于搬运存取车辆,该种操作方式占用较大的空间,不符合道路的设置,现有的高架下方的两侧设置有车辆行驶的道路,为此该种设计不符合城市道路设计。结合对现有车位需求的增大,我们提出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汽车拥有量也在日益上涨,随着增长的汽车量,需要的停车位就越来越多,对区域的停车位需求也越来越高,而城市中一般设有很多高架桥,高架桥下一般会空有很大空间,一般用做绿化,致使大量空间浪费,结合对现有车位需求的增大,而提出的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包括道路,所述道路顶部均匀对称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顶部固定连接有高架桥,相邻两组所述支撑柱之间还设置有多对停车位,且每对停车位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座,相邻所述支撑柱的停车位为一个停车区,且停车区之间设置有斑马线,所述高架桥靠近停车区位置设置有检测元件,所述停车系统配套设置有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车辆正常登记则车辆进入停车位,并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登记,处理元件接收登记信号,并将指示灯从空位显示为已停,并通过计时元件进行计时任务,同时通过摄像元件进行取像,确认已停车,待再次使用车辆时,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行车确认,并支付停车费,随后驶离停车位,完成工作;车辆未登记则,车辆进入停车位,若在登记时间内并未进行登记,则通过摄像元件进行配合计时元件进行登记任务,即扫描车辆车牌号码,开始计时,并将数据记录在储存元件中,驾驶人行车后,结算时间,并将数据处理发送给驾驶人,通过驾驶人线上支付,完成工作。
[0007]优选的,所述高架桥顶部固定连接有护栏,所述护栏为隔音挡板。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与车辆登高位置设置有二维码,所述支撑座靠近停车位侧还设置有指示灯。
[0009]优选的,所述检测元件包括摄像元件和计时元件。
[0010]优选的,所述处理元件与检测元件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元件与存储元件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处理元件与支撑座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提出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支撑柱起到支撑高架的作用,并稳定高架桥,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而隔音挡板有效的起到对车辆行驶的进行隔音的作用,降低对高架两侧住户的影响,其将停车位设置在高架桥底部,并在多个停车区之间设置有斑马线,方便驾驶人沿着斑马线进入行人道路,而车辆进入停车位,则按照正常行驶的路线靠左侧进入停车位,同时停车区设置在远离红绿灯的位置,其使用方便快捷,大大缓解了城市的停车压力。
[0014]2、本技术提出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其设置有处理元件,车辆进入停车位,并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登记,处理元件接收登记信号,并将指示灯从空位显示为已停,并通过计时元件进行计时任务,同时通过摄像元件进行取像,确认已停车,待再次使用车辆时,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行车确认,并支付停车费,随后驶离停车位,完成工作。
[0015]3、本技术提出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其车辆进入停车位,若在登记时间内并未进行登记(登记时间由处理元件设置,可为具体的3分钟至10分钟,或者具体设置的停车设置),则通过摄像元件并配合计时元件进行登记任务,即扫描车辆车牌号码,开始计时,并将数据记录在储存元件中,驾驶人行车后,结算时间,并将储存元件的数据处理后上传并发送给驾驶人,通过驾驶人线上支付,完成工作,其停车位的使用提供便捷,其停车位的使用提供便捷,同时本技术未设置任何停车的阻拦装置,方便车辆进入和驶出,节省驾驶人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检测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的流程图。
[0019]图例说明:1、道路;11、支撑柱;12、高架桥;13、护栏;2、停车位;21、支撑座;22、检测元件;23、斑马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包括道路1,道路1顶部均匀对称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柱11,支撑柱11起到支撑高架的作用,并稳定高架桥,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支撑柱11顶部固定连接有高架桥12,高架桥12顶部固定
连接有护栏13,护栏13为隔音挡板,隔音挡板有效的起到对车辆行驶的进行隔音的作用,降低对高架两侧住户的影响,相邻两组支撑柱11之间还设置有多对停车位2,且每对停车位2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1,相邻支撑柱11的停车位2为一个停车区,且停车区之间设置有斑马线23,斑马线23的设置方便停车的驾驶人离开停车区。
[0023]实施例1的具体实施效果为,高架桥12顶部设置有护栏13,通过护栏13起到对高架桥的隔音效果,其将停车位2设置在高架桥12底部,可以有效地起到挡雨的作用,并在多个停车区之间设置有斑马线23,方便驾驶人沿着斑马线23进入行人道路,而车辆进入停车位,则按照正常行驶的路线靠左侧进入停车位2,同时停车区设置在远离红绿灯的位置,其使用方便快捷,大大缓解了城市的停车压力。
[0024]实施例2,如图3所示,高架桥12靠近停车区位置设置有检测元件22,检测元件22包括摄像元件和计时元件,停车系统配套设置有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处理元件与检测元件22电性连接,处理元件与存储元件电性连接,支撑座21与车辆登高位置设置有二维码,处理元件与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包括道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1)顶部均匀对称固定连接有多组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顶部固定连接有高架桥(12),相邻两组所述支撑柱(11)之间还设置有多对停车位(2),且每对停车位(2)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1),相邻所述支撑柱(11)的停车位(2)为一个停车区,且停车区之间设置有斑马线(23),所述高架桥(12)靠近停车区位置设置有检测元件(22),所述停车系统配套设置有处理元件和存储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高架下多层智能停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桥(12)顶部固定连接有护栏(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覃俊峰廖国庆赵金平梁常幸袁雪梅黄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云高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