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加工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226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加工烘干装置,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烘干箱、烘干组件、伸缩支架和放置组件;伸缩支架包括两组平行排列的支撑框,支撑框通过伸缩杆连接烘干箱内部;伸缩支架内部转动安装有多组放置组件;放置组件包括安装框、滚耙和托盘;安装框两侧内部开有安装槽,滚耙两端连接位于两侧安装槽内的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外侧转动安装有套筒,套筒两端分别通过牵引绳连接配重块;牵引绳绕过位于安装槽两端的限位柱;安装槽上表面安装有齿条,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本装置能够在不大幅增加成本以及不造成空间浪费的前提下,对箱式烘干机内部的茶叶进行持续的混合调整,使茶叶烘干更加均匀,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茶叶品质。提高茶叶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加工烘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是一种茶叶加工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嫩芽,是一种利用茶树叶进行加工获得的饮品,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源于中国,最早被用于献祭使用,后来逐渐成为日常的饮品。茶叶经过上千年的发展,茶叶的制作方式和人们饮茶的方式都发生过多种变化,同时由于各地加工茶叶的方式以及各地特产的茶叶的品种差异,可以将茶叶利用不同的加工步骤制作成多种不同种类的茶饮料。
[0003]除了各种茶独特的加工步骤之外,茶叶还有一些通用的加工操作,即采摘、清洗和烘干等。对于不同种茶的加工,烘干的步骤可以出现在炒制之前,也可以直接将清洗过后的茶叶进行烘干,得到成品的茶叶,不同的操作步骤也会对茶叶的品质产生极大的影响。
[0004]现有的茶叶烘干设备一般为筒式、带式和箱式,其中箱式烘干机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茶叶烘干设备,箱式烘干机使用多个叠放的镂空托盘,将茶叶摊放在托盘内,并对箱体内部加热的方式来进行烘干。这种烘干方式,一次能够烘干的茶叶量较大,但是由于茶叶是人工摊平的,存在摊放不均匀,出现堆叠的情况,而且这种烘干方式难以对茶叶进行翻拌,在烘干过程中茶叶位置相对固定,会导致各部分茶叶烘干的效果不均匀的问题,很可能会影响茶叶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加工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自动对茶叶进行翻拌的箱式烘干机,具有良好的烘干效果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烘干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加工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烘干组件、伸缩支架和放置组件;所述烘干箱内部安装有烘干组件和伸缩支架;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两组平行排列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通过伸缩杆连接烘干箱内部;所述伸缩支架内部转动安装有多组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安装框、滚耙和托盘;所述安装框两侧内部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端分别安装有限位柱;所述滚耙两端连接位于两侧安装槽内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外侧转动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连接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绕过安装槽两端的限位柱连接配重块,并形成闭环结构;所述安装槽上表面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烘干组件用于提供热量,所述放置组件用于放置茶叶,所述伸缩支架用于控制放置组件交替向两侧倾斜;所述配重块用于在放置组件倾斜时使滚耙发生滚动,将茶叶摊平。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槽内侧开有轨道槽,所述滚耙两端插入两侧的轨道槽内。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配重块为柱状,所述配重块转动连接有轮架,所
述轮架两端连接牵引绳。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框内侧安装有中空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表面放置有托盘,所述托盘中部安装有镂空的纱网。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框一侧转动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连接位于安装框上的搭扣。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框上开有多组对应放置组件位置的通孔,所述通孔均匀分布,所述通孔内嵌入安装有限位杆。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杆连接球铰,所述球铰分别连接对应安装框的各边。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烘干盒,所述烘干盒内部安装有加热丝和风机,所述烘干盒靠近放置组件的一侧安装有栅板。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干箱一侧安装有门板,所述烘干箱远离烘干组件的一侧安装有出风窗,所述烘干箱上安装有多组支撑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茶叶加工烘干装置,本装置在传统箱式烘干机的基础上,使用了能够交替升降的伸缩支架,使内部的安装框在伸缩支架的作用下轮流向两侧倾斜,在倾斜的过程中茶叶不断的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两侧翻滚,达到了自动翻拌的效果,使茶叶的状态处于变化中,水蒸气也更容易排出,使烘干更加均匀高效;采用上述茶叶加工烘干装置,本装置在安装框两侧设置了安装槽,并在内部利用配重块驱动传动齿轮,配重块的重量较大,传动齿轮和滚耙的重量与配重块存在较大的重量差值,在安装框倾斜时,配重块向靠近下侧的一侧下滑,使传动齿轮被拉扯,将滚耙带到较高的一侧,在传动齿轮移动的过程中受到齿条的限制发生转动,即滚耙转动,对茶叶再次进行梳理,且滚耙相对于托盘底部的高度一定,在向上移动的同时会将在底部堆积的茶叶向上推起,重新摊成薄层,避免摇晃导致的茶叶堆积影响烘干效果,且多次重复摊匀,能够有效的使茶叶烘干更加均匀,本装置达成反复摊匀的工序主要利用了重力的作用,而不是为每个托盘设置单独的驱动结构,既能够降低成本,也避免了由于设置辅助的驱动结构造成的内部空间浪费,避免了烘干量受到影响而缩小,在提高烘干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避免了负面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茶叶加工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茶叶加工烘干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茶叶加工烘干装置中伸缩支架和放置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茶叶加工烘干装置中安装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茶叶加工烘干装置中放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烘干箱;2、出风窗;3、放置组件;301、封板;302、安装框;303、滚耙;304、球铰;305、托盘;306、配重块;307、牵引绳;308、齿条;309、传动齿轮;310、轨道槽;311、限位柱;312、套筒;313、安装槽;314、轮架;315、支撑环;316、搭扣;317、纱网;4、伸缩支架;41、限位杆;42、支撑框;43、伸缩杆;44、通孔;5、支撑腿;6、烘干组件;61、加热丝;62、风机;63、烘
干盒;64、栅板;7、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一种茶叶加工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1、烘干组件6、伸缩支架4和放置组件3;所述烘干箱1内部安装有烘干组件6和伸缩支架4;所述伸缩支架4包括两组平行排列的支撑框42,所述支撑框42通过伸缩杆43连接烘干箱1内部;所述伸缩支架4内部转动安装有多组放置组件3;所述放置组件3包括安装框302、滚耙303和托盘305;所述安装框302两侧内部开有安装槽313,所述安装槽313两端分别安装有限位柱311;所述滚耙303两端连接位于两侧安装槽313内的传动齿轮309,所述传动齿轮309外侧转动安装有套筒312,所述套筒312两端分别连接牵引绳307,所述牵引绳307绕过安装槽313两端的限位柱311连接配重块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加工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烘干组件、伸缩支架和放置组件;所述烘干箱内部安装有烘干组件和伸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架包括两组平行排列的支撑框,所述支撑框通过伸缩杆连接烘干箱内部;所述伸缩支架内部转动安装有多组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安装框、滚耙和托盘;所述安装框两侧内部开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两端分别安装有限位柱;所述滚耙两端连接位于两侧安装槽内的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外侧转动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两端分别连接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绕过安装槽两端的限位柱连接配重块,并形成闭环结构;所述安装槽上表面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烘干组件用于提供热量,所述放置组件用于放置茶叶,所述伸缩支架用于控制放置组件交替向两侧倾斜;所述配重块用于在放置组件倾斜时使滚耙发生滚动,将茶叶摊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加工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内侧开有轨道槽,所述滚耙两端插入两侧的轨道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加工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为柱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进武樊伟伟陈冬梅
申请(专利权)人: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