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铝合金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42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铝合金轮毂,包括铝合金轮毂本体,所述铝合金轮毂本体包括两个轮体,两个所述轮体之间设为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外壁上套设有两个限制环,每个所述限制环与相邻的轮体之间形成安装槽,每个所述限制环朝向安装槽一侧贴合有粗糙垫,两个所述限制环之间设有上下两个调节盒,每个所述调节盒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背一侧皆设有滑动于调节盒内部的滑板,所述滑板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滑板另一侧连接有穿出调节盒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有挤压块,所述连接体外壁上设有两个冷却液安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避免轮胎与轮毂打滑相互错位的现象,并且散热性能好,增加了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铝合金轮毂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铝合金轮毂的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铝合金轮毂。

技术介绍

[0002]轮毂,别名轮圈,即轮胎内廓用以支撑轮胎的圆桶形、中心装配在轴上的部件。常见的汽车轮毂有钢质轮毂及铝合金质轮毂。钢质轮毂的强度高,常用于大型载重汽车;但钢质轮毂质量重,外形单一,不符合如今低碳、时尚的理念,正逐渐被铝合金轮毂替代。
[0003]例如专利号为201721370946.2的专利,包括采用铝合金材质一体化铸造成型的轮辋和轮辐,所述轮辐包括多根呈辐射状分布的辐条,所述辐条上设置有减重的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加强筋,所述轮辋包括轮辋主体以及设置在轮辋主体两侧凸起的轮缘,所述轮辋主体包括第一轮辋体和第二轮辋体,第一轮辋体径向设置为凹槽,所述第二轮辋体径向设置为凸台,所述凸台和凹槽之间设置有过渡的斜面,所述斜面设置有气门孔,所述轮辋主体的内侧设置有多条仿轮辋主体的横向支撑台,所述横向支撑台与轮辐连接。虽然增强轮辋主体的整体强度,但是在高速运转过程中,过于光滑的轮毂盘会导致轮胎与轮毂打滑相互错位的现象,并且散热性能不好,在汽车高速行驶过程中,制动器和轮毂轴承都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不及时散出,会对轮毂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铝合金轮毂,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铝合金轮毂,包括铝合金轮毂本体,所述铝合金轮毂本体包括两个轮体,两个所述轮体之间设为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外壁上套设有两个限制环,每个所述限制环与相邻的轮体之间形成安装槽,每个所述限制环朝向安装槽一侧贴合有粗糙垫,两个所述限制环之间设有上下两个调节盒,每个所述调节盒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背一侧皆设有滑动于调节盒内部的滑板,所述滑板与固定板之间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滑板另一侧连接有穿出调节盒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另一端连接有挤压块,所述连接体外壁上设有两个冷却液安装腔。
[0006]优选的,两个所述冷却液安装腔皆位于两个限制环之间,且分别位于每个所述调节盒两侧。
[0007]优选的,每个所述调节盒内部中心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每个所述滑板与转动柱之间皆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位于挤压弹簧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体内部设有对称的两个通风口,所述转动柱一端穿过调节盒且位于通风口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柱远离调节盒一侧偏心位置连接有把手。
[0010]优选的,每个所述通风口上皆设有防护网。
[0011]优选的,每个所述限制环上皆设有对称的两个开口,且所述挤压块滑动于开口内
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轮胎安装时,侧边位于安装槽内,通过与粗糙垫相接触,增大摩擦,避免过于光滑的轮毂盘导致轮胎与轮毂打滑相互错位,从而提高使用安全性,并且通过挤压弹簧推动挤压块,紧紧压住轮胎,进一步增加稳固度,避免轮胎与轮毂打滑相互错位;采用冷却液安装腔,通过冷却液,可以快速吸收热量,将内部降温,避免高温对轮毂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使用寿命;采用通风口,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提高实用性。
[0013]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局部侧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调节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铝合金轮毂本体;11、轮体;12、连接体;13、限制环;14、安装槽;15、粗糙垫;16、通风口;17、把手;18、防护网;2、调节盒;21、固定板;22、滑板;23、挤压弹簧;24、连接杆;25、挤压块;26、转动柱;27、连接绳;3、冷却液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请着重参照附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铝合金轮毂,包括铝合金轮毂本体1,所述铝合金轮毂本体1包括两个轮体11,两个所述轮体11之间设为连接体12,所述连接体12外壁上套设有两个限制环13,每个所述限制环13与相邻的轮体11之间形成安装槽14,每个所述限制环13朝向安装槽14一侧贴合有粗糙垫15,轮胎安装时,轮胎侧边位于安装槽14内,通过轮胎侧边与粗糙垫15相接触,增大摩擦,避免铝合金轮毂本体1过于光滑,导致轮胎与铝合金轮毂本体1打滑相互错位,从而提高使用安全性。
[0023]请着重参照附图1

4,两个所述限制环13之间设有上下两个调节盒2,每个所述调节盒2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21,两个所述固定板21相背一侧皆设有滑动于调节盒2内部
的滑板22,所述滑板22与固定板21之间连接有挤压弹簧23,所述滑板22另一侧连接有穿出调节盒2的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另一端连接有挤压块25,每个所述调节盒2内部中心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6,所述转动柱26位于两个固定板21之间,每个所述滑板22与转动柱26之间皆连接有连接绳27,所述连接绳27位于挤压弹簧23之间,每个所述限制环13上皆设有对称的两个开口,且所述挤压块25滑动于开口内部,所述转动柱26远离调节盒2一侧偏心位置连接有把手17。进行安装轮胎时,转动把手17,使得转动柱26旋转,将连接绳27收缩,使得滑板22朝向固定板21一侧移动,挤压弹簧23收缩,然后安装轮胎,结束安装后松开把手17,挤压弹簧23复位,推动滑板22移动,使得连接杆24推动挤压块25移动,使得挤压块25紧紧压住轮胎内侧边,增加轮胎的牢固度,进一步避免轮胎与铝合金轮毂本体1打滑相互错位。
[0024]请着重参照附图1

3,所述连接体12内部设有对称的两个通风口16,所述转动柱26一端穿过调节盒2且位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铝合金轮毂,包括铝合金轮毂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轮毂本体(1)包括两个轮体(11),两个所述轮体(11)之间设为连接体(12),所述连接体(12)外壁上套设有两个限制环(13),每个所述限制环(13)与相邻的轮体(11)之间形成安装槽(14),每个所述限制环(13)朝向安装槽(14)一侧贴合有粗糙垫(15),两个所述限制环(13)之间设有上下两个调节盒(2),每个所述调节盒(2)内部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板(21),两个所述固定板(21)相背一侧皆设有滑动于调节盒(2)内部的滑板(22),所述滑板(22)与固定板(21)之间连接有挤压弹簧(23),所述滑板(22)另一侧连接有穿出调节盒(2)的连接杆(24),所述连接杆(24)另一端连接有挤压块(25),所述连接体(12)外壁上设有两个冷却液安装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铝合金轮毂,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冷却液安装腔(3)皆位于两个限制环(13)之间,且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贵林李刚严开宏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锡海铝业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