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及作业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37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所述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包括:行走组件、工作台、第一伸缩组件和第二伸缩组件,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行走组件的上方,工作台上设有作业区,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第一端与行走组件相连,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第二端与工作台相连,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工作台与行走组件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括支护立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护立柱的第一端与工作台相连,所述支护立柱的第二端与支撑板相连,所述支护立柱用于调节支撑板与工作台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适用性较好。适用性较好。适用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及作业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炭开采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和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矿开采需要在井下开掘大量巷道,保持巷道畅通和围岩稳定对煤矿建设与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开采深度、广度及开采强度不断提高,地质条件日趋复杂化,尤其是出现特大断面巷道,增加了巷道支护难度。
[0003]在相关技术中,煤矿巷道支护经历了木垛支护、砌碹支护、型钢支护、单体支护到现在的锚杆锚索支护。对于特大断面巷道,出现超高巷道顶板,煤矿工人很难完成锚杆锚索支护工作,导致巷道支护效率低、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以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适用性好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
[000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的作业方法。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包括:多个液压支架,多个所述液压支架间隔排布在巷道内,所述液压支架包括:行走组件;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行走组件的上方,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作业区;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行走组件相连,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工作台与所述行走组件之间的距离;第二伸缩组件,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括支护立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护立柱的第一端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所述支护立柱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支护立柱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距离。
[000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通过设置多个液压支架,以根据不同高度的巷道的顶板进行支护,当巷道的顶部较高时,可以通过第一伸缩组件升高工作台,然后支护立柱调节支撑板与工作台之间的距离,以使得支撑板对巷道的顶板进行支护,从而可以使得液压支架对较高的巷道进行支护。当巷道的顶部较低时,可以直接通过工作台对巷道进行支护,从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具有较大的收缩比,进而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适用性较好。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枢转,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支护立柱的轴向与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之间具有夹角,以便所述支撑板支护巷道顶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支护立柱的轴向与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大体平行设置,以便所述工作台支护巷道顶板。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伸缩组件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支护立柱相连,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护立柱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
位置之间转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避让槽,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位于所述避让槽内。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盖设在所述避让槽的上端。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伸缩组件间隔排布在所述工作台上。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包括伸缩立柱和连杆部件,所述伸缩立柱的第一端与所述行走组件相连,所述伸缩立柱的第二端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所述连杆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行走组件相连,所述连杆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工作台相连。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立柱为多个,多个所述伸缩立柱沿所述连杆部件的第二端的周向间隔排布,所述连杆部件与所述工作台可枢转地相连,所述连杆部件和所述工作台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中部。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还包括防护栏,所述防护栏设于所述工作台的外周沿,所述防护栏在伸展位置和折叠位置可移动,在所述伸展位置,所述防护栏向上伸展以与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围成有防护区,在所述折叠位置,所述防护栏向下折叠以与所述工作台的下端面围成有遮盖区。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的作业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所述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的作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将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均处于收缩状态,以便驱动所述行走组件在巷道空间行进;
[0019]在到达超高巷道的指定施工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一伸缩组件将所述工作台提升至第一预设高度,通过所述支护立柱将所述支撑板提升至第二预设高度,以使所述支撑板支护所述巷道的顶板;
[0020]将防护栏向上伸展以与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围成有防护区,以便在所述防护区进行作业。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的作业方法,具有较大的收缩比,从而可以对不同高度的巷道进行支护,进而满足不同工况的使用需求,适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在第一位置时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在第二位置时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的俯视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的主视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的工作场景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行走组件;11、驱动本体;12、履带;
[0029]2、工作台;21、避让槽;22、防护板;
[0030]3、第一伸缩组件;31、伸缩立柱;32、连杆部件;321、杆体;
[0031]4、第二伸缩组件;41、支护立柱;42、支撑板;43、驱动部件;
[0032]5、防护栏;
[0033]6、伸缩爬梯;
[0034]7、电液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6]下面参考图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和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的作业方法。
[0037]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包括多个液压支架,多个液压支架间隔排布在巷道内。液压支架包括行走组件1、工作台2、第一伸缩组件3和第二伸缩组件4。
[0038]工作台2上设有作业区,以用于操作人员在作业区内进行施工作业。工作台2设于行走组件1的上方,第一伸缩组件3的第一端(如图1中第一伸缩组件3的下端)与行走组件1相连,第一伸缩组件3的第二端(如图1中第一伸缩组件3的上端)与工作台2相连,第一伸缩组件3用于调节工作台2与行走组件1之间的距离。第二伸缩组件4包括支护立柱41和支撑板42,支护立柱41的第一端(如图1中支护立柱41的下端)与工作台2相连,支护立柱41的第二端(如图1中支护立柱41的上端)与支撑板42相连,支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组件;工作台,所述工作台设于所述行走组件的上方,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作业区;第一伸缩组件,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行走组件相连,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工作台与所述行走组件之间的距离;第二伸缩组件,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包括支护立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护立柱的第一端与所述工作台相连,所述支护立柱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板相连,所述支护立柱用于调节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工作台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枢转,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支护立柱的轴向与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之间具有夹角,以便所述支撑板支护巷道顶板,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支护立柱的轴向与所述工作台的上端面大体平行设置,以便所述工作台支护巷道顶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还包括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与所述工作台和所述支护立柱相连,所述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护立柱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避让槽,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位于所述避让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盖设在所述避让槽的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巷道多功能辅助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缩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伸缩组件间隔排布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郑毅闫飞闫殿华刘玉波李莉王琦张银星谢学斌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