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132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多个隔板以及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换热器,各个隔板和换热器将壳体分隔成若干室内空气流道和若干室外空气流道,每个换热器均具有交叉且独立设置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室内空气流道与第一换热流道连通以形成室内循环通道,室外空气流道与第二换热流道连通以形成室外循环通道,室内循环通道内的流体和室外循环通道内的流体通过换热器实现热交换。由于本方案在空调器内布置了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换热器,因此,在同样的芯体体积下,可以增大第一或第二换热流道内的换热器迎风换热面积,减小空气流通阻力,换热效率增加,进而提升空调能效比。进而提升空调能效比。进而提升空调能效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节能减排的倡导,绿色数据中心的理念越来越被重视,蒸发冷却技术也被推广应用到机房空调领域,以利用室外空气和换热器对机房进行换热降温,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清洁能源。间接蒸发冷却是蒸发冷却的一种独特等湿降温方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直接蒸发冷却后的空气(称为二次空气)和水,通过换热器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新风(称为一次空气)冷却。由于空气不与水直接接触,其含湿量保持不变,一次空气变化过程是一个等湿降温过程。该技术可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冷量,与一般常规机械制冷相比,在炎热干燥地区可节能80%~90%,在炎热潮湿地区可节能20%~25%,在中等湿度地区可节能40%,从而大大降低空调制冷能耗。
[0003]然而,现有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气流组织复杂,局部阻力大,能效比低。
[0004]因此,如何降低系统阻力,提升换热器的效率,提升空调器的能效比,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用于降低系统阻力,提升换热器的效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隔板以及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换热器,各个所述隔板和所述换热器将所述壳体分隔成若干室内空气流道和若干室外空气流道,每个所述换热器均具有交叉且独立设置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所述室内空气流道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连通以形成室内循环通道,所述室外空气流道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连通以形成室外循环通道,所述室内循环通道内的流体和所述室外循环通道内的流体通过所述换热器实现热交换。
[0008]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或进口连通于同一个所述室内空气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或出口连通于同一个所述室外空气流道。
[0009]优选地,所述室外空气流道包括第一室外流道和第二室外流道,所述室内空气流道包括第一室内流道和第二室内流道,所述第一室外流道、所述第二室外流道、所述第一室内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室内流道围绕所述换热器周向分布,所述第一室内流道和所述第二室内流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一室外流道和所述第二室外流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和出口。
[0010]优选地,所述室外空气流道布置有喷射部件。
[0011]优选地,所述喷射部件为喷淋器,所述喷淋器设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和/或
出口一侧的所述室外空气流道内。
[0012]优选地,所述喷射部件为喷雾器,所述喷雾器设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一侧的所述室外空气流道内。
[0013]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还包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包括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布置于所述室内循环通道中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位置。
[0014]优选地,本技术提供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还包括压缩制冷循环系统,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布置于所述室外循环通道中并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下游位置。
[0015]优选地,所述换热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换热器、所述室内空气流道以及所述室外空气流道在所述壳体内呈轴对称分布。
[0016]优选地,所述壳体为一体式壳体,所述一体式壳体及其内部布置的各个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隔板形成一体式机组;
[0017]或者,所述壳体包括多个独立壳体,每个所述独立壳体内部设置有一个所述换热器和若干所述隔板,所述独立壳体及其内部布置的所述换热器和所述隔板形成独立机组,所述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由至少两个所述独立机组拼装组成。
[0018]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之间直接相接或通过所述隔板相连。
[0019]优选地,所述换热器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中的任意一种。
[0020]优选地,所述隔板为相对所述壳体侧壁垂直布置或平行布置或倾斜布置的直板结构,或者,所述隔板为弯折板结构。
[0021]优选地,所述换热器在所述壳体内的安装角度为0
°
~360
°

[0022]本技术提供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多个隔板以及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换热器,各个隔板和换热器将壳体分隔成若干室内空气流道和若干室外空气流道,每个换热器均具有交叉且独立设置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室内空气流道与第一换热流道连通以形成室内循环通道,室外空气流道与第二换热流道连通以形成室外循环通道,室内循环通道内的流体和室外循环通道内的流体通过换热器实现热交换。
[0023]由于本方案在空调器内布置了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换热器,因此,在同样的芯体体积下,可以增大第一或第二换热流道内的换热器迎风换热面积,减小空气流通阻力,同时,并排布置的换热器增加了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的空气在换热器内的换热温差,因此换热效率增加,进而提升空调能效比。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的气流流动三维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的气流流动二维示意图;
[0027]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的第一种气流组织形式示意图;
[0028]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的第二种气流组织形式示意图;
[0029]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的第三种气流组织形式示意图;
[0030]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的第四种气流组织形式示意图;
[0031]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两个独立机组拼装示意图;
[0032]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不同换热器尺寸对比示意图;
[0033]图9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不同换热器形状示意图;
[0034]图10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换热器不同安装角度示意图;
[0035]图1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隔板的不同布置形式示意图;
[0036]图1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喷射部件的不同布置形式示意图;
[0037]图1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冷凝器的不同布置形式示意图;
[0038]图1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蒸发器的不同布置形式示意图。
[0039]图1至图14中的各项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隔板以及至少两个并排布置的换热器,各个所述隔板和所述换热器将所述壳体分隔成若干室内空气流道和若干室外空气流道,每个所述换热器均具有交叉且独立设置的第一换热流道和第二换热流道,所述室内空气流道与所述第一换热流道连通以形成室内循环通道,所述室外空气流道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连通以形成室外循环通道,所述室内循环通道内的流体和所述室外循环通道内的流体通过所述换热器实现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的第一换热流道的出口或进口连通于同一个所述室内空气流道,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器的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或出口连通于同一个所述室外空气流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空气流道包括第一室外流道和第二室外流道,所述室内空气流道包括第一室内流道和第二室内流道,所述第一室外流道、所述第二室外流道、所述第一室内流道以及所述第二室内流道围绕所述换热器周向分布,所述第一室内流道和所述第二室内流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换热流道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一室外流道和所述第二室外流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和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空气流道布置有喷射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部件为喷淋器,所述喷淋器设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和/或出口一侧的所述室外空气流道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部件为喷雾器,所述喷雾器设于所述第二换热流道的进口一侧的所述室外空气流道内。7.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实龙郭宝坤李伟蔡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英维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