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091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8
本申请涉及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涉及汽车前部结构设计领域。本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的连接模块包括第一连接件和至少一第二连接件,其竖直面与前端框架靠近车头的一面相连,水平面与第一连接件相连,并用于修正前端框架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以使第一连接件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不大于预设误差,还用于辅助第一连接件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位置定位,前贯穿组合灯模块包括至少两根沿车尾方向延伸设置的连接臂,并与第一连接件相连,以用于沿竖直方向、车身长度方向和车身宽度方向的位置定位。本申请提供的定位装置解决了在安装的过程中前端框架易沿车身的前后方向发生转动而导致安装定位在其上的前贯穿组合灯的位置精度较差的问题。合灯的位置精度较差的问题。合灯的位置精度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前部结构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的外观造型和感知质量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汽车前脸区域的大灯、前格栅、前保的造型又是整车外观感知的重点研究对象,尤其是随着新能源车企的介入与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相比传统燃油车由于驱动形式的巨大变化,前脸大灯能可以在更自由的状态下进行设计与布置,传统燃油车想要实现一些电动车的高感知造型特征,需要在DTS定义以及结构保证方面做出改变,达到整车的感知评价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0003]前贯穿组合灯与其周边多个零件配合,例如与信号灯、机罩、前格栅、前保和翼子板等结构之间都存在间隙、面差的装调配合要求。目前由于车身尺寸链过长,各链环公差累积导致前贯穿组合灯的定位安装点波动较大,无法按照传统方式实现快速准确的自定位装配,通常采用人工调整装配的方式,在总装调线进行调整。由于前贯穿组合灯与前端总成结构连接固定,而前端总成结构连接固定在白车身的左右纵梁上,纵梁一般具有高强度且成型易变形特点,往往在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端模块(1),其包括前端框架(10);连接模块(2),其包括第一连接件(20)和至少一第二连接件(21),所述第二连接件(21)呈L形,所述第二连接件(21)的竖直面与所述前端框架(10)靠近车头的一面相连,水平面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21)用于修正所述前端框架(10)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20)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不大于预设误差,还用于辅助所述第一连接件(20)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位置定位;前贯穿组合灯模块(3),其包括至少两根沿车尾方向延伸设置的连接臂(30),所述连接臂(30)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相连,以用于沿竖直方向、车身长度方向和车身宽度方向的位置定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1)的竖直面上设有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定位调节孔,所述前端框架(10)上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定位调节孔用于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配合,且所述第一定位调节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连接模块(2)还包括多个调节垫片(22),所述调节垫片(22)可拆卸地设于其中一所述第一定位调节孔与第一固定孔之间,以用于修正所述前端框架(10)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以使所述第一连接件(20)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不大于预设误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1)具有塑性变形能力,且所述第二连接件(21)的硬度小于所述前端框架(10)和第一连接件(20)的硬度,以用于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0)连接时辅助所述调节垫片(22)修正所述前端框架(10)沿竖直方向的定位误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0)包括第一连接部(200),所述第一连接部(200)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二定位调节孔(204),所述第二连接件(21)的水平面上设有至少一第三定位调节孔,所述第二定位调节孔(204)用于与所述第三定位调节孔匹配,且所述第二定位调节孔(204)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定位调节孔的尺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贯穿组合灯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庆龙黄泽银吴帆林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