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722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涉及降尘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底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U形块,所述U形块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一侧,所述U形块的表面靠近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与U形块为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表面靠近转杆的位置处贯穿设置有固定短杆。通过设置防护装置,起到了保护降尘设备的功能,实际使用时,当遇到满是石子的施工路面时,防护板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并且在不使用防护板时,可以将防护板竖起来,这样在平整路面遇到撞击时,可以起到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的作用。外界冲击力的作用。外界冲击力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降尘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除尘设备是利用除尘水管和压风管路,在水中加入一定的添加剂,引入风压,通过专用设备,完成吸料
‑‑‑
混料
‑‑‑
发泡等一系列工艺流程,产生泡沫,通过分配器、喷头支架组件喷洒至尘源上。泡沫通过良好的覆盖、湿润、黏附等方式作用于粉尘,有效地降低粉尘浓度,极大地改善了建筑中工作面的工作环境,有效降低一线职工尘肺病的发病率。
[0003]目前现有建筑用降尘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尤其是在路面不平整的碎砾石地段作业时,地上的大石块会卡住车轮并且阻碍除尘设备的移动,进而给除尘过程中的作业员带来极大的困难同时大大降低了作业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底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
[0006]所述防护装置包括U形块,所述U形块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一侧,所述U形块的表面靠近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与U形块为转动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板,所述转动板的表面靠近转杆的位置处贯穿设置有固定短杆,所述固定短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固定短杆的表面靠近把手的位置处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板和把手固定连接,所述U形块靠近转动板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
[0007]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托盘,所述托盘固定安装在底板的另一侧,所述托盘的顶面靠近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粗杆,所述粗杆的顶端贯穿设置有细杆,所述粗杆的表面靠近细杆的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表面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细杆的表面固定安装有矩形板,所述细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方向盘。
[0008]优选的,所述细杆与粗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细杆与粗杆均为铁素体不锈钢材质,所述螺纹杆与矩形板为转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靠近防护装置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水管,所述水管的顶端连通有喷头。
[0010]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形状为圆角矩形,所述防护板的材料为PE塑料。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面转动连接有万向轮,且万向轮均匀分布于底板的底面四角。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护装置,在U形块、转杆、转动板、固定短杆、把手、拉
簧、定位孔、连接杆和防护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实际使用时,拔出固定短杆且不松手,同时逆时针转动防护板九十度,此时防护板带动连接杆,连接杆带动转杆转动,同时按压固定短杆,此时拉簧的拉力带动固定短杆运动,使固定短杆贯穿至定位孔,此时防护板被限位,当不需要使用防护板时,拔出固定短杆且不松手,此时拉簧的拉力带动固定短杆运动,使固定短杆移出定位孔,同时将防护板顺时针移动九十度位于底板的顶面,此时再次按压把手将防护板限位,以上整个起到了保护降尘设备的功能,实际使用时,如遇到路面不平整的碎砾石地段时,防护板可以将地面上较大的石块推走,防止石块在作业员移动除尘设备的过程中卡住万向轮,阻碍到除尘设备的前进,甚至发生侧翻造成损失,并且在不使用防护板时,可以将防护板竖起来,这样在平整路面遇到撞击时,可以起到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的作用。
[0014]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在托盘、粗杆、细杆、固定板、螺纹杆、矩形板和方向盘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实际使用时,转动螺纹杆带动矩形板滑动,此时固定在细杆上的矩形板带动细杆位移,随后细杆带动方向盘位移,从而调节了方向盘的高度,以上整个起到了控制方向盘高度的作用,实际使用时,通过调节方向盘的高度可以使不同身高的作业员使用更加舒适,利于实际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的正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图2中A处放大图。
[0018]图例说明:
[0019]1、底板;2、防护装置;201、U形块;202、转杆;203、转动板;204、固定短杆;205、把手;206、拉簧;207、定位孔;208、连接杆;209、防护板;3、控制装置;301、托盘;302、粗杆;303、细杆;304、固定板;305、螺纹杆;306、矩形板;307、方向盘;4、水箱;5、水泵;6、水管;7、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装置2,底板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3,防护装置2包括U形块201,U形块201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一侧,U形块201的表面靠近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转杆202,转杆202与U形块201为转动连接,转杆2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板203,转动板203的表面靠近转杆202的位置处贯穿设置有固定短杆204,固定短杆2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205,固定短杆204的表面靠近把手205的位置处套设有拉簧206,拉簧206的两端分别与转动
板203和把手205固定连接,U形块201靠近转动板203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207,转杆2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08,连接杆2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09。
[0023]本实施方案中,在U形块201、转杆202、转动板203、固定短杆204、把手205、拉簧206、定位孔207、连接杆208和防护板209之间的相互配合下,实际使用时,拔出固定短杆204且不松手,同时逆时针转动防护板209九十度,此时防护板209带动连接杆208,连接杆208带动转杆202转动,同时按压固定短杆204,此时拉簧207的拉力带动固定短杆204运动,使固定短杆204贯穿至定位孔207,此时防护板209被限位,当不需要使用防护板209时,拔出固定短杆204且不松手,此时拉簧206的拉力带动固定短杆204运动,使固定短杆204移出定位孔207,同时将防护板209顺时针移动九十度位于底板1的顶面,此时再次按压把手205将防护板209限位,以上整个起到了保护降尘设备的功能,实际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护装置(2),所述底板(1)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装置(3);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U形块(201),所述U形块(201)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一侧,所述U形块(201)的表面靠近中心处贯穿设置有转杆(202),所述转杆(202)与U形块(201)为转动连接,所述转杆(2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板(203),所述转动板(203)的表面靠近转杆(202)的位置处贯穿设置有固定短杆(204),所述固定短杆(2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205),所述固定短杆(204)的表面靠近把手(205)的位置处套设有拉簧(206),所述拉簧(206)的两端分别与转动板(203)和把手(205)固定连接,所述转杆(20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208),所述连接杆(20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2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降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3)包括托盘(301),所述托盘(301)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另一侧,所述托盘(301)的顶面靠近中心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粗杆(3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术林陶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德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