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90232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测工装,包括:支架;检测板组件,检测板组件包括本体及安装在本体上的多个探针,多个探针与待检测电池模组的多个电池的正极一一对应地设置;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部及第一驱动部,旋转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第一驱动部安装在旋转部上,第一驱动部的输出端与本体连接,以驱动多个探针靠近或远离待检测电池模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检测工装通过旋转组件带动多个探针的移动即可实现对待检测电池模组的绝缘耐压检测,需要检测时,通过旋转组件将检测板组件移动至对应的位置,可完成检测,无需布置大量的铜排,也无需铜排外露,结构更加简单,也可避免短路。也可避免短路。也可避免短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检测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模组检测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为防止电芯壳体的腐蚀,目前采用的是电芯壳体与正极导通,以降低正极对壳体的电位,电池成组时,需要多个电池紧贴在一起,再将多个电池通过金属侧板和端板组成电池模组,为避免多个电池之间,以及电池与侧板或端板之间壳体导通,每个电池的外表面都包覆绝缘膜,但在电池成组的过程中,绝缘膜容易划伤或破损,当电池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产生过电压,划伤或破损的绝缘膜容易被击穿,这时,就需要采用绝缘耐压检测工装对电池模组进行检测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0003]现有技术往往采用将若干个测试探头设置在支撑板上,并与动力电池模组的电芯极柱一一对应设置,若干测试探头通过铜条互相连接以使对应的动力电池模组中的电芯串联或并联,铜条部分裸露在支撑板外用于与测试表配合检测动力电池模组的绝缘耐压性能。但是,目前的技术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工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绝缘耐压工装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检测板组件(3),所述检测板组件(3)包括本体及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的多个探针(31),多个所述探针(31)与待检测电池模组(2)的多个电池的正极一一对应地设置;旋转组件(4),所述旋转组件(4)包括第一驱动部(41),所述第一驱动部(41)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部(41)的输出端与所述本体连接,以驱动多个所述探针(31)的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待检测电池模组(2);测量仪(5),所述测量仪(5)与多个所述探针(31)的另一端电连接,以通过所述测量仪(5)测量所述待检测电池模组的多个所述电池的绝缘耐压情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4)还包括旋转部,所述旋转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第一驱动部(41)安装在所述旋转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4)还包括第二驱动部(45),所述第二驱动部(45)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第二驱动部(45)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部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部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4)还包括连接轴(44),所述连接轴(44)两端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旋转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轴(44)上,所述第二驱动部(45)的一端与所述支架(1)铰接,所述第二驱动部(45)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部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45)的输出端设有推杆(451),所述推杆(451)的端部与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亚琼卢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