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豪天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0143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包括:机架固定在底座上,曲轴的前、后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机架上;驱动电机与曲轴连接,第一连接部上具有通孔,曲轴的轴径穿过通孔后使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在曲轴上,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第一连接部上,锅体固定架固定在支撑杆的上端,且锅体固定在锅体固定架上后锅体的锅底朝向底座。摇臂的下端活动固定在底座上,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杆的第二端活动连接在摇臂上,弹性部件的上端连接在连接杆的第二端上,弹性部件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该炒菜装置利用颠锅机构巧妙地模拟颠锅的动作,有效克服了现有的颠锅炒菜机对菜品颠起的幅度小、噪声大、造价成本高以及炒锅难以更换等问题。难以更换等问题。难以更换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餐饮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主要应用于快餐店、食堂、饭店等。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
技术介绍
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颠锅能使得菜受热更均匀、调味料也可以更好的均匀分布,还具有能代替铲子翻炒的作用,避免菜焦糊。通常人们开始学习颠锅时,由于锅和菜很重,时间一长,人的手容易酸痛导致工作效率慢,并且时间一长,手容易抓不住锅,导致锅脱落损坏,所以人们会颠锅一段时间就需要休息一会,导致作业效率较低。目前,市面上的一些颠锅炒菜机存在体积庞大、笨重、难以搬运等方面的不足,而且在颠锅时噪声很吵,菜品颠起的幅度太小,而且现在的炒菜机价格普遍在两万元以上,价格高昂;另外,现在的一些炒菜机还存在使用起来难以操控,炒锅难以更换等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该装置能够利用颠锅机构巧妙地模拟颠锅的动作,有效克服了现有的颠锅炒菜机对菜品颠起的幅度小、笨重、噪声大以及炒锅难以更换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包括:底座、机架、曲轴、驱动电机、第一连接部、支撑杆、锅体固定架、摇臂、连接杆和弹性部件,其中:所述机架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曲轴的前、后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与曲轴连接,以便于带动曲轴转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具有通孔,曲轴的轴径穿过通孔后使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在曲轴上,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第一连接部上,所述锅体固定架固定在支撑杆的上端,且锅体固定在所述锅体固定架上后锅体的锅底朝向底座。所述摇臂的下端活动固定在底座上,且摇臂位于两个所述机架之间。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杆的第二端活动连接在摇臂上,所述弹性部件的上端连接在连接杆的第二端上,弹性部件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
[000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曲轴之间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链条传动、蜗杆传动等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现动力传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曲轴下方的底座或者机架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方”并不特指曲轴的正下方,例如,驱动电机可以设置在曲轴的正下方、斜下方等部位。
[000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机架的顶端均固定有轴承座,所述曲轴的前、后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轴承座中。通过轴承座既可以对曲轴起到支撑作用,又便于曲轴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转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曲轴的轴径处固定有轴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曲轴的轴径之间通过该轴承实现活动连接。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曲轴之间的活动连接保证两者能够顺利进行相对运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优选为金属弹簧,其主要作用是利用曲轴的运动进行蓄力,进而在适当的时间节点释放后实现颠锅的动作。
[001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以及摇臂的上端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还包括穿过该第一连接孔的第一连接销,从而使连接杆和摇臂活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摇臂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还包括穿过该第二连接孔的第二连接销,从而使摇臂的下端活动连接在底座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锅体固定架包括:环形支撑架以及固定在该环形支撑架上的第一锅沿卡扣和第二锅沿卡扣,且第二锅沿卡扣位于第一锅沿卡扣对侧,其中:所述环形支撑架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第一锅沿卡扣为倒置的“L”形结构,该倒置的“L”形结构的下端固定在环形支撑架上,该倒置的“L”形结构的上端向至环形支撑架内侧延伸。所述第二锅沿卡扣包括固定座和螺杆,所述螺杆位于固定座上且两者螺纹连接,螺杆的一端穿过固定座后朝向环形支撑架内侧。
[0014]进一步地,还包括外壳和加热灶,所述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位于外壳中,且锅体固定架位于外壳的上方,所述加热灶位于锅体固定架下方。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废水箱,所述废水箱连接于外壳内,以便于盛接炒菜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等。
[0016]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关、用于控制驱动电机转动速率的第一调节按钮以及用于控制加热灶火力大小的第二调节按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锅体固定架可以方便地实现锅体的可拆卸安装,当锅体放置在环形支撑架中后,锅体的锅沿位于第一锅沿卡扣的上端下面,然后调节螺杆向锅体运动,将锅体紧固在环形支撑架中,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锅体与锅体固定架的可拆卸固定,进而可以将锅体拆卸下来,实现锅体的清洁、更换等,有效克服了现在的一些炒菜机上的炒锅难以更换或者炒锅更换繁琐不便的问题。
[0019](2)在曲轴向下转动的行程中,连接杆的第一端随着第一连接部下降,进而将摇臂向外推,同时连接杆的第二端相对于其连接部位旋转,弹性部件被压缩,从而完成了对弹性部件的蓄力,使弹性部件产生恢复的动力,从而为接下来的颠锅动作奠定了基础。上述的动作过程完成后,锅体随着曲轴向上运动,此时,弹性部件瞬间恢复,从而提供向上的抬力,将锅体中的菜高高颠起。可以看出,通过弹性部件与连接杆、摇臂、曲轴等部件之间的巧妙配合,实现了模拟颠锅的动作,有效克服了现有的颠锅炒菜机对菜品颠起的幅度小的问题。另外,弹性部件在运行过程中除了起到提供向上的抬力之外,还起到了缓冲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从而降低了机械噪音。
[0020](3)主体部分结构均为机械装置,核心部件为曲轴和摇臂,由减速电机带动曲轴,曲轴再带动摇臂进行运动,不采用电子元器件,避免了在厨房环境中因为高温潮湿、油污、老鼠、蟑螂等对电路和电子元器件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00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和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摇臂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销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锅体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中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的主视图。
[0029]图8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中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的后视图。
[0030]图中标记分别代表:1

底座、2

机架、3

曲轴、4

驱动电机、5
‑ꢀ
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机架,所述机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曲轴,所述曲轴的前、后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机架上;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曲轴连接;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具有通孔,所述曲轴的轴径穿过所述通孔后使第一连接部活动连接在曲轴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在第一连接部上;锅体固定架,所述锅体固定架固定在支撑杆的上端,且锅体固定在所述锅体固定架上后锅体的锅底朝向底座;摇臂,所述摇臂的下端活动固定在底座上,且摇臂位于两个所述机架之间;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部上,连接杆的第二端活动连接在摇臂上,以及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上端连接在连接杆的第二端上,弹性部件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与曲轴之间通过带传动、齿轮传动、链条传动、蜗杆传动中的任意一种实现动力传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曲轴下方的底座或者机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机架的顶端均固定有轴承座,所述曲轴的前、后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该轴承座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的轴径处固定有轴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曲轴的轴径之间通过该轴承实现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颠锅功能的炒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金属弹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颠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豪天
申请(专利权)人:孙豪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