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852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前盖,电机壳体前端中部设置有皮带轮,且皮带轮左右两侧开设有扁位槽,所述皮带轮内壁连接有轴承,所述前盖连接于电机壳体前端内部,且前盖中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左右两端设置有扁位块,所述前盖表面开设有开槽口,且开槽口内部连接有冲压叶片。该外转子无刷电机设置有皮带轮,皮带轮内部中空连接有一块结构尺寸相吻合的轴承,其便于针对电机工作时驱动皮带轮进行传动,相应皮带轮外侧左右两端开设有两个平滑的扁位槽,其结构与前盖中部左右两端设置的扁位块相契合,使得在皮带轮与前盖相连接时通过扁位槽与扁位块进行限位卡扣,避免皮带轮受驱动时打转的情况发生。避免皮带轮受驱动时打转的情况发生。避免皮带轮受驱动时打转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无刷电机由电动机主体和驱动器组成,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无刷电机是以自控式运行的,所以不会像变频调速下重载启动的同步电机那样在转子上另加启动绕组,也不会在负载突变时产生振荡和失步。
[0003]市场上的无刷电机存在结构不强,容易打滑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包括电机壳体和前盖,电机壳体前端中部设置有皮带轮,且皮带轮左右两侧开设有扁位槽,所述皮带轮内壁连接有轴承,所述前盖连接于电机壳体前端内部,且前盖中部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左右两端设置有扁位块,所述前盖表面开设有开槽口,且开槽口内部连接有冲压叶片。
[0006]优选的,所述皮带轮外壁连接面与连接槽内壁连接面相互贴合,且皮带轮与前盖卡合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扁位槽关于皮带轮中轴线呈左右对称分布,且皮带轮呈中空状。
[0008]优选的,所述皮带轮中轴线与前盖中轴线相互重合,且前盖与电机壳体卡合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开槽口关于前盖竖直中轴线呈环状等距离分布,且开槽口设置有九个。
[0010]优选的,所述冲压叶片与前盖呈一体化,且冲压叶片呈倾斜状。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外转子无刷电机,通过限制皮带轮与电机盖以及电机盖与电机之间的连接,使得皮带轮中部的驱动轴在驱动过程中不会带动整个皮带轮进行转动导致打滑,相应多孔倾斜的槽口能够有效提高该电机的散热效果;
[0012]该外转子无刷电机设置有皮带轮,皮带轮内部中空连接有一块结构尺寸相吻合的轴承,其便于针对电机工作时驱动皮带轮进行传动,相应皮带轮外侧左右两端开设有两个平滑的扁位槽,其结构与前盖中部左右两端设置的扁位块相契合,使得在皮带轮与前盖相连接时通过扁位槽与扁位块进行限位卡扣,避免皮带轮受驱动时打转的情况发生;
[0013]该外转子无刷电机设置有前盖,前盖与电机壳体之间通过冲床铆压的方式可和限位于一体,取消了传统的螺丝锁紧的连接方式,提高整个电机安装的整体性;
[0014]该外转子无刷电机设置有冲压叶片,前盖外侧等距离开设九块环状等距离分布的开槽口,在开槽口的内侧均固定有冲压叶片,使得在电机高频工作时能够引导空气进行流
通,进而对电机内部内外气体进行交换,对电机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前盖与皮带轮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皮带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电机壳体;2、皮带轮;3、扁位槽;4、轴承;5、前盖;6、连接槽;7、扁位块;8、开槽口;9、冲压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和前盖5,电机壳体1前端中部设置有皮带轮2,且皮带轮2左右两侧开设有扁位槽3,皮带轮2内壁连接有轴承4,扁位槽3关于皮带轮2中轴线呈左右对称分布,且皮带轮2呈中空状,皮带轮2内部中空连接有一块结构尺寸相吻合的轴承4,其便于针对电机工作时驱动皮带轮2进行传动,相应皮带轮2外侧左右两端开设有两个平滑的扁位槽3,其结构与前盖5中部左右两端设置的扁位块7相契合,便于对扁位槽3进行卡扣限位。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前盖5连接于电机壳体1前端内部,且前盖5中部开设有连接槽6,皮带轮2中轴线与前盖5中轴线相互重合,且前盖5与电机壳体1卡合连接,前盖5与电机壳体1之间通过冲床铆压的方式可和限位于一体,取消了传统的螺丝锁紧的连接方式,提高整个电机安装的整体性。皮带轮2外壁连接面与连接槽6内壁连接面相互贴合,且皮带轮2与前盖5卡合连接,皮带轮2贯穿于前盖5中部开设的连接槽6内与其相贴合,其紧配进连接槽6内,配合长度加长,提高组合后两者的同心度和垂直度。连接槽6左右两端设置有扁位块7,前盖5表面开设有开槽口8,且开槽口8内部连接有冲压叶片9,开槽口8关于前盖5竖直中轴线呈环状等距离分布,且开槽口8设置有九个,冲压叶片9与前盖5呈一体化,且冲压叶片9呈倾斜状,前盖5外侧等距离开设九块环状等距离分布的开槽口8,在开槽口8的内侧均固定有冲压叶片9,使得在电机高频工作时能够引导空气进行流通,进而对电机内部内外气体进行交换,对电机进行散热。
[0021]综上,该外转子无刷电机,首先在电机前端的皮带轮2内部中空连接有一块结构尺寸相吻合的轴承4,其便于针对电机工作时驱动皮带轮2进行传动,相应皮带轮2外侧左右两端开设有两个平滑的扁位槽3,其结构与前盖5中部左右两端设置的扁位块7相契合,使得在皮带轮2与前盖5相连接时通过扁位槽3与扁位块7进行限位卡扣,避免皮带轮2受驱动时打转的情况发生,而皮带轮2贯穿于前盖5中部开设的连接槽6内与其相贴合,其紧配进连接槽6内,配合长度加长,提高组合后两者的同心度和垂直度,相应前盖5与电机壳体1之间通过冲床铆压的方式可和限位于一体,取消了传统的螺丝锁紧的连接方式,提高整个电机安装的整体性,并且前盖5外侧等距离开设九块环状等距离分布的开槽口8,在开槽口8的内侧均固定有冲压叶片9,使得在电机高频工作时能够引导空气进行流通,进而对电机内部内外气体进行交换,对电机进行散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包括电机壳体(1)和前盖(5),其特征在于,电机壳体(1)前端中部设置有皮带轮(2),且皮带轮(2)左右两侧开设有扁位槽(3),所述皮带轮(2)内壁连接有轴承(4),所述前盖(5)连接于电机壳体(1)前端内部,且前盖(5)中部开设有连接槽(6),所述连接槽(6)左右两端设置有扁位块(7),所述前盖(5)表面开设有开槽口(8),且开槽口(8)内部连接有冲压叶片(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转子无刷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轮(2)外壁连接面与连接槽(6)内壁连接面相互贴合,且皮带轮(2)与前盖(5)卡合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东
申请(专利权)人:三谷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