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连环转动的连接结构体系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950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25
本申请提出一套物块相连互转的连环连接结构体系,特别是一系列连环连接结构,结合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艺而创新物物连接方式并形成体系。连环元件同构互连形成连环,可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套连环转动的连接结构体系与应用


[0001]本申请提出一套物块相连互转的连环连接结构体系,特别是一系列连环连接结构,结合新理念新材料新工 艺而创新物物连接方式并形成体系,可应用于玩具拼图、模型构建、办公文具、家居用品、展示装饰等领 域和智慧创新营造等场景。

技术介绍

[0002]本申请的提出者作为超媒体(HyperMedia)信息管理系统
始于1990年的探索研究者, 曾就此撰写硕士论文,2000年代提出和构建广义的硬件软件之外之中之上的第三件[超件 (HyperWare)]创新知识体系,长期实践探索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关系化和品牌化的五 化融合创新并提供面向高端人才的创新顾问服务,2015年起沉淀探索,着手探究人本智慧的 可视化、产品化、体系化、集群化和生态化,致力于通过超链接创新实现知识产品与智慧体 系的构建和呈现,本申请即为其中一项物物连接结构体系与系列实体产品的原创构建,探索 通过实体产品融合知识内容和挖掘智慧内涵构成三次元的创新体系。
[0003]此套连环连接结构体系自2015年起创作,2018年采用弹性和刚性合适的新材料注塑生产样 品,一直持续测试体验和改进优化,现已品牌化命名为“超连环HyperSpark”体系与多子品 牌系列,可应用于玩具拼图、模型构建、办公文具、家居用品、展示装饰等领域和智慧创新 营造等场景。
[0004][0005]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提出一种物块相连形成连环转动的连接结构,每物块在头尾两端具有两个同构的连接节点单元,其 中物块基础造型为长方型等厚度的薄块体(以下简称为“直块”),直块可设计为不同造型,可进一步设计 为“折块”,折块又可设计为多种造型;头尾两端设计为连接节点可形成连接,连接后可相对环绕轴心转 动,每物块的两连接节点也因应块体变化而又有不同的空间分布方式;以上多个同构的物块可形成连环连 接;由此,各种元素变化构成多种组合,形成连环可转动的连接结构体系。
[0007]以上为基本框架的概略描述,以下结合附图,逐步递进地分为几部分来详细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的连环连接结构 整体体系与其构建过程:
[0008]一、基于“直块”的连环基本结构的构建
[0009]如图1组图所示,直块设计为两端为半圆型的长方体,在两圆心处垂直面体开孔,左端正面为平底圆环体 凹型,背面为平底圆环体凸型;右端正面为平底圆环体凸型,背面为平底圆环体凹型。两同构直块连接时, 由第二块左端背面凸型底面与第一块右端正面凸底型面呈现面面相对,圆心对齐为连接轴心,外部为两平 底圆环体凹型,由紧固件固定为弹性连接,两直块可以以双孔圆心径向垂直线为轴线相对360
°
转动;如 此类似地连接第三块,第四块
……
多块连接后,最后一块的尾部右端正面凸型底面与第一块头部左端背面 凸
型底面相对连接而完成接龙,形成连环闭环。
[0010]图1组图图示基础元件立体造型的各视图,其中:
[0011]图1A为立体主视图;
[0012]图1B为俯视图;
[0013]图1C为仰视图;
[0014]图1D为左视图;
[0015]图1E为主视图;
[0016]图1F为右视图;
[0017]图1G为后视图;
[0018]图2组图图示三组基础元件连接的立体造型主要视图,其中图2A为俯视图,图2B为主视图。
[0019]如图3组图所示,八块连环直块中间间隔两块的两块中间还夹入同构“夹块”,由长轴的紧固件形成连接。 注意图中夹块与主体连环件是同面的,两夹块所被夹入部分则不同。
[0020]以上所构建的连环基本结构单元,以下简称拟名为“连环元件”,“夹块”以下简称拟名为“连环夹件”。 连环夹件可以与连环元件完全同构,还可以延申连接多个连环元件,甚至连接另外的连环形成连环群,也 可另行设计为只有一端可与连环主体夹入或者特别设计其功能。下文中除非特别说明,默认连环夹件与连 环元件构造完全一样,以简化说明,其实连环夹件在产品注塑生产中也可与连环元件共用同一套模具,同 时连环夹件自由端的凹凸也可与其他节点契合。
[0021]其中,连环元件的材料需要有适合的弹性和一定的刚性,如可一体化注塑制造的塑料材料等,若需要,此 连环元件模块由弹性材料生产后,可嵌入刚性强度较高的框体材料中;或者采用紧固件可弹性连接,甚至 可选用可拆卸或者可由用户自行组装的紧固件,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功能性能要求,可考虑配合使用相应的 紧固件垫片,在说明附图中均省略紧固件包括必要的连接垫片等的呈现,突出主体连环体,也可特别呈现 连接关节点的内部构成;再加上统筹设计,结合材料的弹性或者紧固件的弹性,解决连接厚度带来的位置 偏移和不同角度的转动滞阻等问题,此多块连环闭环可成功形成运动,各连接关节的动态旋转和静态固定 的双重指标可取得良好配合,达到实用需要。
[0022]设计实现时,需考虑连环元件各部分各元素的大小比例与各处的距离和间隙等,以适合连接的接合和连环 体接龙与各连接节点相对的旋转,包括两端凹凸型、边缘圆环体的圆弧造型和多处圆形倒角等诸多细节, 并考虑制造工艺(如注塑)实现生产的要求和限制,充分实现人体工学设计。物块连接结构的整体同构设计 实现产品模块化,具有经济实用价值。
[0023]连环元件的中间长方形部分双面及两端均可进行内容设计和造型设计,强化产品的功能特征,丰富产品表 现形式,呈现品牌内容和标识:
[0024]图3组图图示一款八连环产品,连环体中间相间隔二个连环单元夹入两个同构且同面的夹件,连环元件正 面设计为天地图,由上向下分别为太阳、天际线、五彩彩虹线和地球,背面则为三柱块形成整体支撑和便 于用手指拿捏把控,其中:
[0025]图3A为立体主视图;
[0026]图3B为俯视图;
[0027]图3C为仰视图;
[0028]图3D为左视图;
[0029]图3E为主视图;
[0030]图3F为右视图;
[0031]图3G为后视图;
[0032]图4A图示一款十连环产品,连环体中间隔三夹入了两个同构且同面的夹件,连环元件正面呈现为五环串 联;
[0033]图4B图示一款十二连环产品,连环体中间连续分别隔二、隔三夹入三个同构且同面的夹件,连环元件正 面呈现为五组正八方块和五组正十二方块的上下并联;
[0034]图4C图示一款十六连环产品,连环体中间连续分别隔四、隔三夹入三个同构且同面的夹件,连环元件正 面呈现为七组圆环体和七组正十六方块的上下并联。
[0035]在直块连环产品系列中,各连环元件可连环组成任意块数的产品,规格大小同构的连环元件也可组合使用, 夹块则可按需设置间隔和数量。其中,八连环加两个隔二夹块的连环体已可组成十几类、几百种的造型。
[0036]二、连环元件的圆弧造型拓展
[0037]以上所述直块型连环元件可拓展为圆弧造型,各元件两孔轴心之间的面体构建为圆弧段,两端相应地连接 半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块相连互转的连环连接结构体系,特别是一系列连环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基于直块型基本连环元件构建为连环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直块基本连环元件两端为半圆型的长方体,在两圆心处垂直面体开孔,左端正面为平底凹型,背面为平底凸型;右端正面为平底凸型,背面为平底凹型;并且

所述两同构直块连接时,由第二块左端背面凸型底面与第一块右端正面凸底型面呈现面面相对,圆心对齐为连接轴心,外部为两平底凹型,由紧固件固定为弹性连接,两直块可以以双孔圆心径向垂直线为轴线相对360
°
转动;如此类似地连接第三块,第四块
……
多块连接后,最后一块的尾部右端正面凸型底面与第一块头部左端背面凸型底面相对连接而完成接龙,形成连环闭环;并且

所述连环体中间若干间隔的两块连环元件中间可夹入连接同构的连环夹块,由长轴的紧固件形成连接;并且

所述连接结构中的各元素具有合适的大小比例与恰当的距离和间隙,适合连接的接合和连环体接龙与各连接节点相对的旋转,包括两端凹凸型、边缘造型和多处倒角等;并且

以上所述和以下所述的各系列连环元件的各连环元件,均可连环组合成任意块数的产品应用,连接结构单元规格大小同构的连环元件均可组合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的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单元的材料需要有适合的弹性和一定的刚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结构的连环夹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训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锐顾问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