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输送带的环带接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968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输送带的环带接驳机,涉及接驳机领域,包括用于安装支撑接驳机的主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机构,通过将舌板与下压板的一侧拼接,此时将第一抵块贯穿入舌板、下压板相接触位置处的孔槽,使第二抵块进入下压板的内部,通过转动第一抵块、第二抵块九十度,使第二抵块的一侧钩住下压板的内侧,再给予第一抵块向外的拉力,第一抵块移动将带动活动杆、限位板、定位杆移动,且给予第二弹簧压力,此时再次转动第一抵块、第二抵块九十度,使第一抵块的一侧外壁卡在主体的未凹下的外壁上,达到了对舌板与下压板进行快速安装的目的,优化过渡接头加热区和非加热区厚度误差压痕。非加热区厚度误差压痕。非加热区厚度误差压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输送带的环带接驳机


[0001]本技术涉及接驳机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更换输送带的环带接驳机。

技术介绍

[0002]皮带接驳机是一种对两段皮带进行热压连接的设备,使两段独立的皮带能实现无痕连接,输送带,又称运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
[0003]一般的接驳机在使用时,舌板安装繁琐,接头平整度要求精度高的问题,不便于使用,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更换输送带的环带接驳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接驳机舌板安装拆卸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更换输送带的环带接驳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输送带的环带接驳机,包括:
[0006]用于安装支撑接驳机的主体;
[0007]升降杆,位于主体的一端内部且贯穿至主体的外部,用于对接驳机进行固定连接;
[0008]上压板,位于升降杆的内侧,用于对输送带的上表面进行热合;
[0009]下压板,位于上压板的下方且与升降杆的外壁固定连接,用于对输送带的下表面进行热合;
[0010]升降机构,位于主体的一侧外部且贯穿至主体的内部,用于对升降杆进行升降;
[0011]连接机构,位于下压板的外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位于下压板的外部的舌板,用于下压板与舌板的快速安装。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有把手、限位杆,所述把手位于主体一侧外部且贯穿至主体内部的,所述限位杆位于主体的外部且位于把手的上方,所述把手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设置有丝杆,所述把手的外壁位于主体一侧外部设置有齿环,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位于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壁连接有第一弹簧。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舌板外部设置有贯穿至舌板内部的第一抵块,所述第一抵块的一端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位于第一抵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抵块,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位于第二抵块的内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活动杆的外壁位于限位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贯穿至第二抵块内壁的定位杆。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抵块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杆移动轨迹
相匹配的滑槽,所述第二抵块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板移动轨迹相匹配的凹槽。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压板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抵块外壁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二抵块、第一抵块的横截面呈“L”形结构。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壁与第二齿轮的外壁相啮合,所述升降杆的内部设置有与丝杆外壁相匹配的螺纹。
[001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与限位杆移动轨迹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主体的内壁设置有与齿环移动轨迹相匹配的滑槽,所述齿环与滑槽的横截面均呈“L”形结构。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通过设置升降机构,通过给予限位杆向上的力,限位杆移动将带动活动板、伸缩杆移动,且给予第一弹簧压力,直到限位杆的移动至“L”滑槽的一端,那么限位杆将不再对齿环进行限位,此时即可转动把手,把手转动将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将带动升降杆沿着丝杆的外壁移动,从而带动上压板、下压板移动,达到了对此装置进行升降的目的,最大程度上适用于各种机型,以及后期的产品升级优化后尺寸更改时的适用度;
[0020]2、通过设置连接机构,通过将舌板与下压板的一侧拼接,此时将第一抵块贯穿入舌板、下压板相接触位置处的孔槽,使第二抵块进入下压板的内部,通过转动第一抵块、第二抵块九十度,使第二抵块的一侧钩住下压板的内侧,再给予第一抵块向外的拉力,第一抵块移动将带动活动杆、限位板、定位杆移动,且给予第二弹簧压力,此时再次转动第一抵块、第二抵块九十度,使第一抵块的一侧外壁卡在主体的未凹下的外壁上,达到了对舌板与下压板进行快速安装的目的,优化过渡接头加热区和非加热区厚度误差压痕。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为本技术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抵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主体;2、升降杆;3、上压板;4、下压板;5、升降机构;501、把手;502、第一齿轮;503、第二齿轮;504、丝杆;505、齿环;506、限位杆;507、活动板;508、伸缩杆;509、第一弹簧;6、连接机构;601、舌板;602、第一抵块;603、第二抵块;604、活动杆;605、第二弹簧;606、限位板;607、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9]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更换输送带的环带接驳机,包括:
[0030]用于安装支撑接驳机的主体1;
[0031]升降杆2,位于主体1的一端内部且贯穿至主体1的外部,用于对接驳机进行固定连接;
[0032]上压板3,位于升降杆2的内侧,用于对输送带的上表面进行热合;
[0033]下压板4,位于上压板3的下方且与升降杆2的外壁固定连接,用于对输送带的下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输送带的环带接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支撑接驳机的主体(1);升降杆(2),位于主体(1)的一端内部且贯穿至主体(1)的外部,用于对接驳机进行固定连接;上压板(3),位于升降杆(2)的内侧,用于对输送带的上表面进行热合;下压板(4),位于上压板(3)的下方且与升降杆(2)的外壁固定连接,用于对输送带的下表面进行热合;升降机构(5),位于主体(1)的一侧外部且贯穿至主体(1)的内部,用于对升降杆(2)进行升降;连接机构(6),位于下压板(4)的外部,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有位于下压板(4)的外部的舌板(601),用于下压板(4)与舌板(601)的快速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输送带的环带接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有把手(501)、限位杆(506),所述把手(501)位于主体(1)一侧外部且贯穿至主体(1)内部的,所述限位杆(506)位于主体(1)的外部且位于把手(501)的上方,所述把手(50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502),所述第一齿轮(50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齿轮(503),所述第二齿轮(503)的内壁设置有丝杆(504),所述把手(501)的外壁位于主体(1)一侧外部设置有齿环(505),所述限位杆(506)的外壁位于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板(507),所述活动板(507)的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508),所述伸缩杆(508)的外壁连接有第一弹簧(50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输送带的环带接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张庆彬
申请(专利权)人:日志动力传送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