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滑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874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5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菌防滑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抗菌防滑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砖坯表面施防滑釉,所述防滑釉的矿物组成为刚玉;将施防滑釉后的砖坯进行第一阶段烧成;所述第一阶段烧成的最高温度为1200~1220℃,烧成周期为50~60min;完成第一阶段烧成后,在施防滑釉后的砖坯表面施抗菌釉并进行第二阶段烧成以使得抗菌釉熔融并实现抗菌釉和防滑釉牢固结合且固定在砖坯表面,获得抗菌防滑陶瓷砖;所述第二阶段烧成的最高温度为650~750℃,烧成周期为5~10min。烧成周期为5~10min。烧成周期为5~10m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滑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防滑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砖生产制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建筑装饰的档次不断提高,大量的公共建筑如酒店、写字楼、商厦以及高档公寓等的地面,大量采用高雅石材板材、抛釉砖等,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却也带来日益突出的地面滑倒的安全隐患问题。目前国内公共场所由于地面过于光滑而导致意外滑倒致伤致残等事件不断增多,地面防滑已经成为公共安全的新问题。同时这些公共场所,潮湿的环境、食物残渣、飞沫等极易滋生细菌,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将会造成大量的细菌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开发出具有抗菌防滑功能的瓷砖产品,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降低滑倒和感染细菌的风险。目前部分陶瓷企业推出了具有防滑功能的瓷砖,这些瓷砖将较粗的刚玉加入到保护釉中或者使用高温干粒来实现防滑。但是,为了避免刚玉细度过小而被反应掉因此需要使用足够大的刚玉在保护釉外层产生凸起才能具有防滑效果,但是裸露在保护釉外层的凸起容易造成手感粗糙和卡污。部分陶瓷制造企业也推出具有抗菌功能的瓷砖,例如添加负离子粉杀菌,但是由于负离子粉主要依靠放射性元素激发,因而陶瓷产品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例如光催化机理杀菌,主要通过产品表面涂覆纳米二氧化钛,但是由于纳米二氧化钛的抗菌作用需依靠紫外线激发,为保持抗菌活性,经常需要对该产品进行300℃左右的低温处理,另外该类陶瓷产品的抗菌耐久性有待提高,且紫外线对人体有危害;例如将银等抗菌剂添加到釉料中直接烧成,但是高温环境容易造成银被氧化从而降低抗菌能力。
专利技术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防滑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同时使用防滑釉和抗菌釉并调整制备工艺,实现了瓷砖抗菌防滑功能的结合,并且该抗菌防滑陶瓷砖手感不粗糙,防滑性能高,抗菌功能优异,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菌防滑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砖坯表面施防滑釉,所述防滑釉的矿物组成为刚玉;将施防滑釉后的砖坯进行第一阶段烧成;所述第一阶段烧成的最高温度为1200~1220℃,烧成周期为50~60min;完成第一阶段烧成后,在施防滑釉后的砖坯表面施抗菌釉并进行第二阶段烧成以使得抗菌釉熔融并实现抗菌釉和防滑釉牢固结合且固定在砖坯表面,获得抗菌防滑陶瓷砖;所述第二阶段烧成的最高温度为650~750℃,烧成周期为5~10min。
[0005]较佳地,所述防滑釉的施加方式为喷釉,防滑釉的比重为1.10~1.15g/cm3,施釉量为60~80g/m2。
[0006]较佳地,所述抗菌釉的化学组成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SiO2:21~26%、Al2O3:1.0~1.5%、CaO:18~21%、MgO:0.2~0.3%、K2O:0.2~0.3%、Na2O:6~8%、B2O3:15~19%、
P2O5:4~6%、Ag:0.20~0.30%、ZnO:6~8%、ZrO2:5~7%、烧失:8.8~12%。
[0007]较佳地,所述抗菌釉的施加方式为喷釉,抗菌釉的比重为1.05~1.10g/cm3,施釉量为70~90g/m2。
[0008]较佳地,所述抗菌釉的始融温度为500~550℃。
[0009]较佳地,所述抗菌釉的原料组成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熔块粉:50~60%,抗菌剂40~50%;优选地,所述熔块的化学组成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SiO2:38~42%、Al2O3:1~3%、CaO:11~14%、MgO:0.2~0.4%、K2O:0.1~0.3%、Na2O:10~13%、B2O3:28~32%;所述抗菌剂的化学组成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Na2O:1~2%、P2O5:11~13%、Ag:0.5~0.7%、SiO2:1~3%、CaO:28~30%、MgO:0.1~0.3%、ZnO:17~18%、ZrO2:14~15%、烧失:21~24%。
[0010]较佳地,所述刚玉的目数为325~400目。
[0011]较佳地,在砖坯表面施防滑釉前,在砖坯表面施面釉,喷墨打印图案并施保护釉。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抗菌防滑陶瓷砖。所述抗菌防滑陶瓷砖的大肠杆菌抗菌率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在95%以上,干摩擦系数和湿摩擦系数均在0.9以上。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抗菌防滑陶瓷砖在光镜下放大倍数为100倍的砖面效果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抗菌防滑陶瓷砖在光镜下放大倍数为100倍的砖面效果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抗菌防滑陶瓷砖在光镜下放大倍数为100倍的砖面效果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3抗菌防滑陶瓷砖在光镜下放大倍数为100倍的砖面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通过下述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各百分含量指质量百分含量。
[0018]以下示例性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抗菌防滑陶瓷砖的制备方法。
[0019]利用坯体粉料成型获得砖坯。可利用压机干压成型。所述坯体粉料的组成不受限制,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陶瓷砖坯体粉料。例如,所述坯体粉料的化学组成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SiO2:63.2~65.1%、Al2O3:20~23%、Fe2O3:0.4~0.8%、TiO2:0.2~0.3%、CaO:0.2~0.3%、MgO:0.4~0.60%、K2O:2.2~2.6%、Na2O:2.1~2.6%、烧失:4.4~5.4%。
[0020]将砖坯干燥。干燥后的砖坯水分控制在0.3~0.4wt%。上述干燥时间可为70~80分钟。
[0021]制备面釉。上述面釉的化学组成可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SiO2:61.90~64.15%、Al2O3:19.78~22.08%、Fe2O3:0.22~0.4%、TiO2:0.15~0.25%、CaO:0.20~0.4%、MgO:0.1~0.2%、K2O:3~4%、Na2O:3.15~3.77%、ZrO2:3.2~9.6%、烧失:1.50~2.0%。
[0022]所述面釉的原料组成可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钾长石粉:28~35%,钠长石:15~21%,高岭土12~18%,石英砂12~18%,硅酸锆8~12%,氧化铝5~9%,煅烧高岭土3~8%。
[0023]作为示例,所述面釉的原料组成为:以质量百分比计,钾长石粉:30%,钠长石:
18%,高岭土15%,石英砂15%,硅酸锆10%,氧化铝7%,煅烧高岭土5%。
[0024]将面釉按照上述原料配比混合后球磨,过筛,获得面釉釉浆。在球磨过程中,向混合后的原料加入辅料和水。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面釉釉浆的配比为:以质量百分比计,面釉干料(即“所有面釉原料”)70%,三聚磷酸钠0.25%,羧甲基纤维素钠0.15%,水29.75%。所述面釉的325目筛余≤0.6wt%。
[0025]可采用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滑陶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砖坯表面施防滑釉,所述防滑釉的矿物组成为刚玉;将施防滑釉后的砖坯进行第一阶段烧成;所述第一阶段烧成的最高温度为1200~1220℃,烧成周期为50~60min;完成第一阶段烧成后,在施防滑釉后的砖坯表面施抗菌釉并进行第二阶段烧成以使得抗菌釉熔融并实现抗菌釉和防滑釉牢固结合且固定在砖坯表面,获得抗菌防滑陶瓷砖;所述第二阶段烧成的最高温度为650~750℃,烧成周期为5~10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釉的施加方式为喷釉,防滑釉的比重为1.10~1.15 g/cm3,施釉量为60~80 g/m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釉的化学组成包括:以质量百分比计,SiO2:21~26%、Al2O3:1.0~1.5%、CaO:18~21%、MgO:0.2~0.3%、K2O:0.2~0.3%、Na2O:6~8%、B2O3:15~19%、P2O5:4~6%、Ag:0.20~0.30%、ZnO:6~8%、ZrO2:5~7%、烧失:8.8~1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釉的施加方式为喷釉,抗菌釉的比重为1.05~1.10 g/cm3,施釉量为70~90 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军杨元东张克林王贤超郑贵友程科木
申请(专利权)人: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