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干油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806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干油泵,包括进油桶、驱动机构、主出油管、用于使干油由上至下运输的第一螺杆组件和用于使干油排出所述主出油管的第二螺杆组件;所述主出油管的一端装设于所述进油桶的下端并与所述进油桶连通;所述第一螺杆组件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进油桶内;所述第二螺杆组件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主出油管内;所述第一螺杆组件与所述第二螺杆组件相互垂直地设置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主出油管的另一端,且所述驱动机构的活动端穿过所述主出油管与所述第二螺杆组件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干油泵的结构,在确保连续出油的情况下,仅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缩小了干油泵的体积。缩小了干油泵的体积。缩小了干油泵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式干油泵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螺旋式干油泵。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炭、矿山、机械等领域,为了给中大型设备输送润滑用的干油,目前通常采用干油泵进行干油输送。而现有的干油泵一般是采用凸轮分配泵对各个出油管柱依次输送干油,这类干油泵无法实现连续输送干油。因此,目前出现了螺杆式干油泵。而现有的螺杆式干油泵,一般需要设置两个驱动,分别实现进油和出油功能,且其中一个驱动还需要外设,导致设备整体的体积较大,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式干油泵,简化驱动结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螺旋式干油泵,包括进油桶、驱动机构、主出油管、用于使干油由上至下运输的第一螺杆组件和用于使干油排出所述主出油管的第二螺杆组件;
[0006]所述主出油管的一端装设于所述进油桶的下端并与所述进油桶连通;
[0007]所述第一螺杆组件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进油桶内;
[0008]所述第二螺杆组件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主出油管内;
[0009]所述第一螺杆组件与所述第二螺杆组件相互垂直地设置并传动连接;
[0010]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主出油管的另一端,且所述驱动机构的活动端穿过所述主出油管与所述第二螺杆组件传动连接。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副出油管;
[0012]所述副出油管设置于所述主出油管的侧壁且所述副出油管位于所述主出油管靠近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一锥齿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0014]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装设于所述进油桶内的上端和下端;
[0015]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二支架设置;
[0016]所述第一锥齿轮装设于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螺杆组件传动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进油桶呈倒置的圆台型;
[0018]所述第一螺杆的螺纹半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在俯视角度下均具有多个镂空的扇形区域,多个镂空的所述扇形区域用于使干油注入进油桶内。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杆组件包括第二螺杆、第二锥齿轮和轴承;
[0021]所述第二螺杆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与所述主出油管内壁的侧部可转动连接;
[0022]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轴承依次装设于所述第二螺杆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
[0023]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二螺杆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0024]所述轴承位于所述第二锥齿轮和所述侧部之间。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主出油管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
[0026]进一步地,所述间隙为2mm~5mm。
[002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技术中,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螺杆组件,后由第二螺杆组件驱动第一螺杆组件运行,仅通过一个驱动机构便可同时带动两个螺杆组件运行,简化传动机构,减小了干油泵整体的体积,进而减小干油泵的占用空间,提高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螺旋式干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螺旋式干油泵的剖视图;
[0030]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中第一支架的俯视图。
[0032]标号说明:
[0033]1、进油桶;2、驱动机构;3、主出油管;31、侧部;
[0034]4、第一螺杆组件;41、第一螺杆;42、第一锥齿轮;43、第一支架;44、第二支架;431、凸台;432、扇形区域;
[0035]5、第二螺杆组件;51、第二螺杆;52、第二锥齿轮;53、轴承;54、间隙;6、副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37]请参照图1

图4,一种螺旋式干油泵,包括进油桶、驱动机构、主出油管、用于使干油由上至下运输的第一螺杆组件和用于使干油排出所述主出油管的第二螺杆组件;
[0038]所述主出油管的一端装设于所述进油桶的下端并与所述进油桶连通;
[0039]所述第一螺杆组件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进油桶内;
[0040]所述第二螺杆组件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主出油管内;
[0041]所述第一螺杆组件与所述第二螺杆组件相互垂直地设置并传动连接;
[0042]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主出油管的另一端,且所述驱动机构的活动端穿过所述主出油管与所述第二螺杆组件传动连接。
[004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
[0044]通过驱动机构同时带动第二螺杆组件和第一螺杆组件运行,以一个驱动机构取代原有的两个驱动机构,缩小了干油泵整体的体积。
[0045]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本技术中,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螺杆组件,后由第二螺杆组件驱动第一螺杆组件运行,仅通过一个驱动机构便可同时带动两个螺杆组件运行,简化传动机构,减小了干油泵整体的体积,进而
减小干油泵的占用空间,提高运行可靠性。
[0046]进一步地,还包括副出油管;
[0047]所述副出油管设置于所述主出油管的侧壁且所述副出油管位于所述主出油管靠近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
[004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一锥齿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0049]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装设于所述进油桶内的上端和下端;
[0050]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二支架设置;
[0051]所述第一锥齿轮装设于所述第一螺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螺杆组件传动连接。
[0052]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用于在进油桶内装设第一螺杆,对第一螺杆在轴向和径向上限位,确保第一螺杆能够保持周向运动,以将干油稳定地输送至主出油管内。
[0053]进一步地,所述进油桶呈倒置的圆台型;
[0054]所述第一螺杆的螺纹半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0055]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螺杆的螺纹半径由上至下逐渐缩小,
[005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在俯视角度下均具有多个镂空的扇形区域,多个镂空的所述扇形区域用于使干油注入进油桶内。
[0057]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设置有多个镂空区域,为干油留出注油口,在对第一螺杆提供支撑的同时,确保干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干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桶、驱动机构、主出油管、用于使干油由上至下运输的第一螺杆组件和用于使干油排出所述主出油管的第二螺杆组件;所述主出油管的一端装设于所述进油桶的下端并与所述进油桶连通;所述第一螺杆组件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进油桶内;所述第二螺杆组件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主出油管内;所述第一螺杆组件与所述第二螺杆组件相互垂直地设置并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固定端装设于所述主出油管的另一端,且所述驱动机构的活动端穿过所述主出油管与所述第二螺杆组件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干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出油管;所述副出油管设置于所述主出油管的侧壁且所述副出油管位于所述主出油管靠近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干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一锥齿轮、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装设于所述进油桶内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螺杆的下端可转动地穿过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斌黎宋祖铨刘建马乾潘正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鼎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