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铲作业辅助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795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采矿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铲作业辅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盒体,设置在此绝缘盒体内的弧形滑道,设置在此弧形滑道上的导电金属球,设置在弧形滑道两端的导线柱,与此导线柱相连接的电气控制部,弧形滑道包括中部的塑料滑道,塑料滑道两侧的两个金属滑道,导电金属球设置在塑料滑道上,导线柱设置在每个金属滑道的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用简单,检测结果直观,便于电铲操作人员在现场使用,辅助操作人员在铲装作业的过程中直观准确的掌握作业面高低差,保证了工作平台的平整度,减少工人停产处理作业面的时间,降低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率。降低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率。降低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铲作业辅助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采矿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铲作业辅助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采装工作是露天开采全部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采装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矿床的开采强度、生产能力和经济效果,而电铲设备作业过程中工作平台的推进平整又是影响铲装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实际工作中,由于没有实时的辅助测量装置,经常需要电铲司机停车离线肉眼观察作业面情况,挖掘推进作业面仅凭个人感观经验,并且因为个人操作方式不同造成作业面高低起伏不平,造成同一台设备同一工作平台高低不平,直接导致作业面有倾角,下雨地面积水排不出,影响设备安全;运矿车辆行驶颠簸、费减震、车速慢影响作业效率;钻孔达不到设定值,爆破出根底,二次作业;电铲出现三条腿作业,铲装作业时,造成铲斗跳动大,加速设备老化等,严重影响了矿山正常生产秩序。
[0003]因此如何降低电铲设备作业过程中作业面产生的基准偏差,使岗位操作铲装设备掘进更加规范快速,对于生产工艺纪律,设备效率、人员安全和企业生产顺行都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铲作业辅助检测装置,辅助操作人员在铲装作业的过程中直观准确的掌握作业面高低差,保证了工作平台的平整度,减少工人停产处理作业面的时间,降低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率。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技术的电铲作业辅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盒体,设置在此绝缘盒体内的弧形滑道,设置在此弧形滑道上的导电金属球,设置在所述弧形滑道两端的导线柱,与此导线柱相连接的电气控制部,
[0007]所述的弧形滑道包括中部的塑料滑道,所述塑料滑道两侧的两个金属滑道,所述的导电金属球设置在所述的塑料滑道上,所述的导线柱设置在每个金属滑道的端部,
[0008]每个金属滑道包括两个金属导片,此金属导片的端部与所述的导线柱相连接。
[0009]所述的电气控制部包括启动按钮、复位按钮、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报警灯、声音报警器、开关和导线,两组开关分别连接所述弧形滑道两侧的金属导片。
[0010]所述的塑料滑道的弧度0.7
°‑1°
,弧长8cm
ꢀ‑
11cm,宽1cm
ꢀ‑
2cm。
[0011]所述的金属滑道为铝合金导电金属滑道,弧度8
°‑9°
,弧长8 cm
ꢀ‑
11cm,宽1 cm
ꢀ‑
2cm,中间部镂空宽度3mm
ꢀ‑
4mm 。
[0012]本技术的优点:
[0013]本技术的电铲作业辅助检测装置,实用简单,检测结果直观,便于电铲操作人员在现场使用,辅助操作人员在铲装作业的过程中直观准确的掌握作业面高低差,保证了工作平台的平整度,减少工人停产处理作业面的时间,降低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率,降低运矿
车辆耗损,提升采矿设备工作效率,提升钻孔精确率,防止因为平台标高不达标造成的二次作业,及因为作业面不平造成的作业设备抖动,降低故障率,减少备品备件损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弧形滑道的俯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2和3所示,本技术的电铲作业辅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盒体1,设置在此绝缘盒体1内的弧形滑道,设置在此弧形滑道上的导电金属球4,设置在所述弧形滑道两端的导线柱5,与此导线柱5相连接的电气控制部,
[0019]所述的弧形滑道包括中部的塑料滑道3,所述塑料滑道3两侧的两个金属滑道2,所述的导电金属球4设置在所述的塑料滑道3上,所述的导线柱5设置在每个金属滑道2的端部,
[0020]每个金属滑道2包括两个金属导片2

1,此金属导片2

1的端部与所述的导线柱5相连接。
[0021]所述的电气控制部包括启动按钮SB1、复位按钮SB2、时间继电器KT、中间继电器KM1、热继电器KH、报警灯HL、声音报警器、开关K2和K3、导线,两组开关K2和K3分别连接所述弧形滑道两侧的金属导片2

1。
[0022]所述的塑料滑道3的弧度0.7
°‑1°
,弧长8cm
ꢀ‑
11cm,宽1cm
ꢀ‑
2cm。
[0023]所述的金属滑道2为铝合金导电金属滑道,弧度8
°‑9°
,弧长8 cm
ꢀ‑
11cm,宽1 cm
ꢀ‑
2cm,中间部镂空宽度3mm
ꢀ‑
4mm 。
[0024]本技术的电铲作业辅助检测装置,根据采矿生产作业工艺要求,作业面100米误差+0.5米,6米误差+0.1米,利用反三角函数设计一款适用岗位工人使用的直观大精度水平仪,并能做超限报警,提示岗位操作人员路面变化情况。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
[0025]1、弧形滑道由两部分组成,中间部塑料滑道3采用塑料不导电材料制作,弧度0.7
°‑1°
,弧长8cm
ꢀ‑
11cm,宽1cm
ꢀ‑
2cm。两侧均为材料尺寸相同的铝合金导电金属滑道,弧度8
°‑9°
,弧长8 cm
ꢀ‑
11cm,宽1 cm
ꢀ‑
2cm,中间部镂空宽度3mm
ꢀ‑
4mm,即一端的金属滑道两侧导片不相连,两端滑道共四个金属片2

1通过导线柱5外接导线。
[0026]2、导电金属球4直径小于滑道宽度,大于镂空部位宽度,放置在弧形滑道中,随角度偏移滑动。
[0027]3、电气控制部分由启动按钮SB1、复位按钮SB2、时间继电器KT、中间继电器KM1、热继电器KH、报警灯HL、声音报警器、开关K2和K3、导线组成,两组开关K2和K3分别连接弧形滑道两侧的金属导片2

1。
实施例
[0028]1、将弧形滑道封装于大小适中的透明绝缘盒体1(如图1),并安装在岗位操作台
前,便于岗位直观察看,安装时要用水平尺找正,正常静止时要求金属小球处于中心点处,连接两侧金属片的导线从塑料罩中穿出,接至电气控制线路。
[0029]2、当电铲作业面基差不超过0.5
°
时,导电金属球4处于中部塑料滑道3内;当作业面偏差大于0.5
°
时,导电金属球4滑至两侧金属导片2

1上,两个金属导片2

1联通,K2(或K3)开关导通,报警灯HL亮,提示岗位人员瞬间超差,并且时间继电器KT开始计时;当作业面长时间偏差大于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铲作业辅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盒体,设置在此绝缘盒体内的弧形滑道,设置在此弧形滑道上的导电金属球,设置在所述弧形滑道两端的导线柱,与此导线柱相连接的电气控制部,所述的弧形滑道包括中部的塑料滑道,所述塑料滑道两侧的两个金属滑道,所述的导电金属球设置在所述的塑料滑道上,所述的导线柱设置在每个金属滑道的端部,每个金属滑道包括两个金属导片,此金属导片的端部与所述的导线柱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铲作业辅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气控制部包括启动按钮、复位按钮、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热继电器、报警灯、声音报警器、开关和导线,两组开关分别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广游朱智周立峰许广明谷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