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部定位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63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部定位枕,包括左侧枕、右侧枕和调节带,左侧枕和右侧枕沿左右方向进行放置并围成定位空间,右侧枕的侧壁上设有调节通道,调节带的一端固定在左侧枕的右侧壁上,调节带的另一端从右侧枕的左侧壁上穿过调节通道,调节带可拆卸连接在右侧枕上,左侧枕的顶面设有第一容纳槽,右侧枕的顶面设有第二容纳槽,该头部定位枕贴合耳根,提高舒适度,方便耳道检测,同时,适用于不同被测试者的头围,避免操作时头部侧偏,减少婴幼儿插式小耳塞易跌出、ABR检查时间长的情况,提高结果准确性和实用性。确性和实用性。确性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部定位枕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部定位枕。

技术介绍

[0002]ABR检查是听性脑干反应,是进行听力检查的重要的客观手段。人体生理活动很多需要电信号,或者是电反应来维持,包括听觉就是有由耳蜗将机械的声能转化成电能,电信号传递至听觉的皮层或中枢,从而引起听觉,ABR就是记录从耳蜗到听觉中枢之间的电信号反应,从而判断听觉的功能,以及通路的结构是否有异。ABR的检查一般在安静情况下或者镇静情况下就能完成,对婴幼儿听力的检测尤为重要,但是,婴幼儿ABR检测时,大多采用常规普通枕,而在检查操作过程中,婴幼儿的头部往往会活动,使得头部发生侧偏,导致插在婴幼儿耳道内的耳塞跌出,需要重新插入耳塞,ABR检查时间长,并且数据容易出现偏差,影响诊断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部定位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头部定位枕,包括:左侧枕、右侧枕和调节带,所述左侧枕和所述右侧枕沿左右方向进行放置并围成定位空间,所述右侧枕的侧壁上设有调节通道,所述调节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左侧枕的右侧壁上,所述调节带的另一端从所述右侧枕的左侧壁上穿过所述调节通道,所述调节带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右侧枕上,所述左侧枕的顶面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右侧枕的顶面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延伸至所述左侧枕的左右侧壁,所述第二容纳槽延伸至所述右侧枕的左右侧壁。
[0005]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被测试者的头部可定位于左侧枕和右侧枕之间,而且被测试者的左、右耳部可分别放置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上,随后,将调节带从右侧枕上拆卸下来,并可以通过调整调节带连接右侧枕的长度,改变左侧枕和右侧枕之间的距离,该头部定位枕贴合耳根,提高舒适度,方便耳道检测,提高使用者使用体验,同时,结构可靠,适用于不同被测试者的头围,可根据个体大小灵活调节松紧,固定头部,避免操作时头部侧偏,减少婴幼儿插式小耳塞易跌出、ABR检查时间长的情况,以及提高结果准确性,提高实用性。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容纳槽延伸至所述左侧枕的左右侧壁,所述第二容纳槽延伸至所述右侧枕的左右侧壁。提高舒适度,方便耳道检测,提高使用者使用体验。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左侧枕的右侧壁与所述右侧枕的左侧壁均呈凹状的弧面型,所述左侧枕与所述右侧枕围成定位空间,所述左侧枕的右侧壁后部向所述定位空间的方向凸起形成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左侧枕的底面,所述支撑块的顶面低于所述左侧枕的顶面,所述左侧枕和所述右侧枕形状对称。左侧枕和右侧
枕呈弧面的形状更贴合被测试者的头型,同时也为被测试者的脖颈部分提供支撑,提高检测过程的舒适度,提高使用者使用体验。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调节带的顶面为毛面材质,所述右侧枕的左侧壁上设有勾面,所述调节带可穿过所述调节通道并粘贴在所述勾面上。调节带穿过调节通道,通过被测试者的头围,改变调节带穿过调节通孔的长度,以调整左侧枕和右侧枕之间的距离,待调整完毕后,将调节带设有毛面的位置对应粘贴在右侧枕设有勾面的位置上,实现左侧枕和右侧枕之间的位置固定,提高舒适度,并且调整方便、快捷。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还包括定位头带,所述定位头带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左侧枕和所述右侧枕上,所述定位头带具有弹性。定位头带围绕于被测试者的前额,提高头部定位枕对头部的固定作用,并且因为定位头带具有弹性,可以适应不同头围的被测试者,提高实用性。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头带的端面上设有多个定位通孔,多个所述定位通孔沿所述定位头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右侧枕的顶面设有卡块和扣合块,所述卡块与所述扣合块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扣合块相互扣合围成锁紧空间,所述卡块的内底面设有向所述扣合块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卡块的侧面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卡块的另一侧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锁紧空间相连通,所述定位头带的一端固定在左侧枕的顶面,所述定位头带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定位柱穿过所述定位通孔。使用者根据被测试者的头围,调整定位柱插入定位头带上对应的通孔,最终将卡块和扣合块相互扣合,从而实现定位头带的长度调节,方便快捷,结构可靠,提高头部定位枕的适用性。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块的内底面上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顶面设有盲孔,所述扣合块的内底面上设有凸粒,所述凸粒的形状、位置与所述盲孔的形状、位置相互匹配。定位头带调整到对应的长度后,扣合块绕卡块转动,并且扣合块上的凸粒卡入安装柱上的盲孔内,实现扣合块和卡块之间的配合固定,提高稳定性。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左侧枕的底面还设有护枕垫,所述护枕垫延伸至所述右侧枕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右侧枕的下方。被测试者的头部的底下垫有护枕垫,可以保护头颈,提高舒适度。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侧枕和所述右侧枕的材质均为乳胶。左侧枕和右侧枕透气、回弹性和贴合性好,软硬适中,可以承载不同头围和头部重量的人,提高舒适度,提高对不同被测试者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头部定位枕的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头部定位枕的俯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头部定位枕的剖面图。
[0018]附图中:110

左侧枕、111

第一容纳槽、112

支撑块、120

右侧枕、121

调节通道、122

第二容纳槽、130

调节带、140

定位头带、 141

定位通孔、150

卡块、160

扣合块、170

护枕垫、310

定位柱、 320

安装柱、330

凸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定位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枕(110)、右侧枕(120)和调节带(130),所述左侧枕(110)和所述右侧枕(120)沿左右方向进行放置并围成定位空间,所述右侧枕(120)的侧壁上设有调节通道(121),所述调节带(130)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左侧枕(110)的右侧壁上,所述调节带(130)的另一端从所述右侧枕(120)的左侧壁上穿过所述调节通道(121),所述调节带(13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右侧枕(120)上,所述左侧枕(110)的顶面设有第一容纳槽(111),所述右侧枕(120)的顶面设有第二容纳槽(1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11)延伸至所述左侧枕(110)的左右侧壁,所述第二容纳槽(122)延伸至所述右侧枕(120)的左右侧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枕(110)的右侧壁与所述右侧枕(120)的左侧壁均呈凹状的弧面型,所述左侧枕(110)的右侧壁后部向所述定位空间的方向凸起形成有支撑块(112),所述支撑块(112)的底面延伸至所述左侧枕(110)的底面,所述支撑块(112)的顶面低于所述左侧枕(110)的顶面,所述左侧枕(110)和所述右侧枕(120)形状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定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带(130)的顶面为毛面材质,所述右侧枕(120)的左侧壁上设有勾面,所述调节带(130)可穿过所述调节通道(121)并粘贴在所述勾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部定位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头带(140),所述定位头带(14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玲梅虞幼军何丽君周晓娓王茂华肖健香欧泽英刘天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