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57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其包括混凝土墙板、保温系统、聚合物砂浆保护层和若干个锚固部件,若干个所述锚固部件均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内侧,所述混凝土墙板浇注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内侧并与若干个所述锚固部件相连接,以实现所述保温系统采用反打工艺连接在所述混凝土墙板上,所述聚合物砂浆保护层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外侧。通过保温反打工艺可将保温系统与混凝土墙板紧密连接,大大提升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连接性能,减轻预制构件加工生产、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降低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为项目有效增加效益。加效益。加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采用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由于在工厂制作,混凝土浇筑条件较现场更好,混凝土表面较为平整光滑,当采用传统外保温湿贴薄抹灰系统时,保温与结构仅通过胶粘材料连接固定,连接效果较差,即便采用密度较小的有机保温板,在使用过程也易产生保温脱落现象或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
[0003]为应对上述外保温湿贴造成的问题,后采用预制夹心保温墙板,包括内叶板、保温层、混凝土保护层。工厂加工时,先浇筑混凝土保护层,在混凝土保护层凝固前铺贴保温板,随后再浇筑内叶板(结构),内外叶板与保温板通过锚固钉贯通,加工工艺较为复杂要求较高,易出现锚固钉与结构连接不牢,若产生坠落相比外保温湿贴将造成更大人员生命财产损失。同时,为保证外叶板板连接牢固,加大加密了锚固钉,在材料上可以选择不锈钢钢筋等连接件,造成更多冷热桥,建筑能耗进一步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其包括混凝土墙板、保温系统、聚合物砂浆保护层和若干个锚固部件,若干个所述锚固部件均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内侧,所述混凝土墙板浇注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内侧并与若干个所述锚固部件相连接,以实现所述保温系统采用反打工艺连接在所述混凝土墙板上,所述聚合物砂浆保护层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外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锚固部件包括塑料管件和金属插件,所述塑料管件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所述金属插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混凝土墙板,所述金属插件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塑料管件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塑料管件包括锚盘和贯穿部,所述锚盘连接于所述贯穿部的一端并沿所述贯穿部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且所述锚盘抵靠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外侧,所述贯穿部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保温系统并连接于所述混凝土墙板,所述金属插件嵌设于所述贯穿部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系统具有若干个通孔和若干个凹槽,若干个所述凹槽、若干个所述通孔与若干个所述锚固部件一一对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所述锚盘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锚盘的外表面与所述保温系统的外侧面相互齐平,所述贯穿部贯穿所述通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贯穿部的外周面上具有若干个向外凸起的加强筋。
[0011]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系统为A级防火保温材料。
[0012]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系统的材料为无机保温材料。
[0013]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系统包括相互连接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连接于所述混凝土墙板,所述外层连接于所述聚合物砂浆保护层,所述内层的材料为有机保温材料,所述外层的材料为无机保温材料。
[0014]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系统包括若干个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外壁拼接面设置有企口,任意相邻两个所述保温板的两个所述企口相互贴合抵靠。
[0015]进一步地,所述聚合物砂浆保护层包括聚合物砂浆层和抗裂网格布,所述聚合物砂浆层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外侧,所述抗裂网格布位于所述聚合物砂浆层内。
[0016]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系统的内侧具有若干个横向抗剪槽,所述混凝土墙板连接于若干个所述横向抗剪槽内。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保温反打工艺可将保温系统与混凝土墙板紧密连接,大大提升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连接性能,减轻预制构件加工生产、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降低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为项目有效增加效益。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保温系统以及锚固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保温系统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保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混凝土墙板1
[0026]保温系统2
[0027]通孔21
[0028]凹槽22
[0029]保温板23
[0030]企口231
[0031]横向抗剪槽24
[0032]聚合物砂浆保护层3
[0033]聚合物砂浆层31
[0034]抗裂网格布32
[0035]锚固部件4
[0036]金属插件41
[0037]锚盘411
[0038]贯穿部412
[0039]加强筋413
[0040]塑料管件42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技术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0042]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包括混凝土墙板1、保温系统2、聚合物砂浆保护层3和若干个锚固部件4,若干个锚固部件4均连接于保温系统2的内侧,混凝土墙板1浇注连接于保温系统2的内侧并与若干个锚固部件4相连接,以实现保温系统2采用反打工艺连接在混凝土墙板1上,聚合物砂浆保护层3连接于保温系统2的外侧。
[0043]在工厂加工时,混凝土墙板1作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基层,将承受保温系统2、聚合物砂浆保护层3、锚固部件4的荷载,且若干个锚固部件4深入至混凝土墙板1。在工厂预制时保温系统2一般采用平放制作,外侧朝下,采用反打工艺,利用混凝土墙板1重力,可使保温系统2与混凝土墙板1紧密连接,避免外保温湿贴过程造成的粘贴不牢固现象。通过保温反打工艺可将保温系统2与混凝土墙板1紧密连接,大大提升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连接性能,减轻预制构件加工生产、现场施工的劳动强度,降低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为项目有效增加效益。
[0044]其中,保温系统2可以为A级防火保温材料。加强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防火性能和保温性能,可有效避免使用过程中火灾等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的安全稳定性。
[0045]保温系统2的材料为无机保温材料。采用无机保温材料的保温系统2,可明显提高外墙保温与结构的连接作用,降低保温坠落风险与火灾风险,减轻工程工人劳动强度,方便预制墙板质量控制,对安全质量要求较高、工期较紧的项目,可明显的提升施工。
[0046]保温系统2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混凝土墙板、保温系统、聚合物砂浆保护层和若干个锚固部件,若干个所述锚固部件均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内侧,所述混凝土墙板浇注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内侧并与若干个所述锚固部件相连接,以实现所述保温系统采用反打工艺连接在所述混凝土墙板上,所述聚合物砂浆保护层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部件包括塑料管件和金属插件,所述塑料管件连接于所述保温系统,所述金属插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混凝土墙板,所述金属插件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塑料管件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件包括锚盘和贯穿部,所述锚盘连接于所述贯穿部的一端并沿所述贯穿部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且所述锚盘抵靠于所述保温系统的外侧,所述贯穿部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保温系统并连接于所述混凝土墙板,所述金属插件嵌设于所述贯穿部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保温一体化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系统具有若干个通孔和若干个凹槽,若干个所述凹槽、若干个所述通孔与若干个所述锚固部件一一对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通孔的外侧,所述锚盘位于所述凹槽内,且所述锚盘的外表面与所述保温系统的外侧面相互齐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耀忠陈伟达曹刘坤李丽曹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雷恩昆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