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化纤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544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化纤布,包括化纤布基层,所述化纤布基层底部设有透气层和吸水层,所述化纤布基层顶部设有抗褶皱层、抗菌涂层、防火层和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化纤布基层底部设置透气层和吸水层并在化纤布基层顶部设置抗褶皱层、抗菌涂层、防火层和耐磨层,使该化纤布产品具备优异的吸汗性、透气性、韧性、抗菌性、防火性和耐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体舒适度,且层层叠加的设计使该化纤布功能丰富,相比传统布料综合性能更高,可以适用于户外运动,另外通过将第一纤维线和第二纤维线呈六十度角交错分布制成化纤布基层,从而提高了化纤布基层的结构强度和弹性,使该化纤布产品更耐用。使该化纤布产品更耐用。使该化纤布产品更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化纤布


[0001]本技术涉及化纤布
,尤其涉及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化纤布。

技术介绍

[0002]布料是人们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如广泛用于制作衣服、装物袋、台布和床上用品等,随着人们户外运动、休闲旅游次数的增多,对具有特殊功能的布匹、服装更是喜爱有加,使化纤布料逐渐被消费者所喜爱,化学纤维织物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型衣料,种类较多,主要是指由化学纤维加工成的纯纺、混纺或交织物,也就是说由纯化纤织成的织物,化纤织物的特性由织成它的化学纤维本身的特性决定;
[0003]现有的布料或者服装主要以柔软、透气、增加穿着舒适性为主,多为纯棉纺织产品,重量轻,表面柔软、光滑,适合贴身穿着,而这种布料缺不具备很好的耐磨性,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从而不能很好的适用于户外运动中,且现有的一些化纤布料大都结构单一,不具备良好的防火和防风功能,功能性较差,另外由于户外运动中人体极易出汗,但现有的化纤布料由不具备良好的吸水功能,容易导致汗水过量停留在人体表面,从而带来不适感,并降低了用户舒适度,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化纤布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化纤布,该耐磨效果好的化纤布通过在化纤布基层底部设置透气层和吸水层并在化纤布基层顶部设置抗褶皱层、抗菌涂层、防火层和耐磨层,使该化纤布产品具备优异的吸汗性、透气性、韧性、抗菌性、防火性和耐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体舒适度。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化纤布,包括化纤布基层,所述化纤布基层底部设有透气层和吸水层,所述透气层位于化纤布基层和吸水层之间,所述透气层和吸水层之间通过蚕丝缝合连接,所述化纤布基层顶部设有抗褶皱层、抗菌涂层、防火层和耐磨层,所述抗褶皱层设于化纤布基层上表面,所述抗菌涂层设于抗褶皱层上表面,所述防火层设于抗菌涂层上表面,所述耐磨层设于防火层上表面,所述耐磨层上表面设有耐磨胶点和参数标签,所述耐磨胶点8在耐磨层7呈等距均匀分布。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化纤布基层由第一纤维线和第二纤维线织造而成,所述第一纤维线和第二纤维线呈六十度角交错分布,且相邻所述第一纤维线之间和相邻所述第二纤维线之间留有空隙。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吸水层由单股棉纱线纱织而成的纯棉无捻纱编制而成,所述透气层为涤纶纤维针织而成的透气网布,所述透气层通过棉线缝合连接于化纤布基层下表面。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抗褶皱层由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混合织造而成并通过胶粘
剂粘接于化纤布基层上表面,所述抗菌涂层为金属离子涂料且均匀喷涂于抗褶皱层上表面。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火层由腈纶棉纤维和玻璃棉纤维混合织造而成并通过胶粘剂粘接于抗菌涂层上表面,所述耐磨层由尼龙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组合织造而成并通过胶粘剂粘接于防火层上表面。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透气层的厚度与吸水层的厚度相同,所述抗褶皱层的厚度小于化纤布基层的厚度且大于防火层的厚度,所述防火层的厚度与耐磨层的厚度相同。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包括化纤布基层,通过在化纤布基层底部设置透气层和吸水层并在化纤布基层顶部设置抗褶皱层、抗菌涂层、防火层和耐磨层,使该化纤布产品具备优异的吸汗性、透气性、韧性、抗菌性、防火性和耐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体舒适度,且层层叠加的设计使该化纤布功能丰富,相比传统布料综合性能更高,可以适用于户外运动,另外通过将第一纤维线和第二纤维线呈六十度角交错分布制成化纤布基层,从而提高了化纤布基层的结构强度和弹性,使该化纤布产品更耐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截面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化纤布基层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化纤布基层;2、透气层;3、吸水层;4、抗褶皱层;5、抗菌涂层;6、防火层;7、耐磨层;8、耐磨胶点;9、参数标签;101、第一纤维线;102、第二纤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7]实施例一
[0018]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化纤布,包括化纤布基层1,化纤布基层1底部设有透气层2和吸水层3,透气层2位于化纤布基层1和吸水层3之间,透气层2和吸水层3之间通过蚕丝缝合连接,化纤布基层1顶部设有抗褶皱层4、抗菌涂层5、防火层6和耐磨层7,抗褶皱层4设于化纤布基层1上表面,抗菌涂层5设于抗褶皱层4上表面,防火层6设于抗菌涂层5上表面,耐磨层7设于防火层6上表面,通过层层叠加的设计使该化纤布功能丰富,相比传统布料综合性能更高。
[0019]化纤布基层1由第一纤维线101和第二纤维线102织造而成,第一纤维线101和第二纤维线102呈六十度角交错分布,且相邻第一纤维线101之间和相邻第二纤维线102之间留有空隙,提高了化纤布基层1的结构强度和弹性。
[0020]吸水层3由单股棉纱线纱织而成的纯棉无捻纱编制而成,透气层2为涤纶纤维针织而成的透气网布,从而提高该化纤布的吸汗性能,透气层2通过棉线缝合连接于化纤布基层1下表面,从而提高该化纤布的透气性,并提高人体舒适度。
[0021]抗褶皱层4由涤纶纤维和锦纶纤维混合织造而成并通过胶粘剂粘接于化纤布基层1上表面,提高了该化纤布的韧性,减小化纤布的褶皱率,抗菌涂层5为金属离子涂料且均匀
喷涂于抗褶皱层4上表面,使该化纤布具备良好的抗菌能力,避免外界细菌进入。
[0022]防火层6由腈纶棉纤维和玻璃棉纤维混合织造而成并通过胶粘剂粘接于抗菌涂层5上表面,提高了该化纤布的防火性能,耐磨层7由尼龙纤维和聚乙烯纤维组合织造而成并通过胶粘剂粘接于防火层6上表面,提高了该化纤布的耐磨性。
[0023]透气层2的厚度与吸水层3的厚度相同,抗褶皱层4的厚度小于化纤布基层1的厚度且大于防火层6的厚度,防火层6的厚度与耐磨层7的厚度相同。
[0024]耐磨层7上表面设有耐磨胶点8和参数标签9,耐磨胶点8在耐磨层7呈等距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了该化纤布的耐磨性,参数标签9通过棉线缝合于耐磨层7上,便于硬质布料参数,以供消费者知晓。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化纤布,包括化纤布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纤布基层(1)底部设有透气层(2)和吸水层(3),所述透气层(2)位于化纤布基层(1)和吸水层(3)之间,所述透气层(2)和吸水层(3)之间通过蚕丝缝合连接,所述化纤布基层(1)顶部设有抗褶皱层(4)、抗菌涂层(5)、防火层(6)和耐磨层(7),所述抗褶皱层(4)设于化纤布基层(1)上表面,所述抗菌涂层(5)设于抗褶皱层(4)上表面,所述防火层(6)设于抗菌涂层(5)上表面,所述耐磨层(7)设于防火层(6)上表面,所述耐磨层(7)上表面设有耐磨胶点(8)和参数标签(9),所述耐磨胶点(8)在耐磨层(7)呈等距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效果好的化纤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化纤布基层(1)由第一纤维线(101)和第二纤维线(102)织造而成,所述第一纤维线(101)和第二纤维线(102)呈六十度角交错分布,且相邻所述第一纤维线(101)之间和相邻所述第二纤维线(102)之间留有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留福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纤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