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桁架混合梁斜拉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7464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2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桁架混合梁斜拉桥,包括索塔、斜拉索、中跨桁架梁、边跨桁架梁和钢混结合段;中跨桁架梁包括中跨钢桁架和与中跨钢桁架连接的下层钢桥面结构;中跨桁架梁与索塔之间通过多根斜拉索连接;边跨桁架梁包括边跨钢桁架和下层混凝土结构;边跨钢桁架包括两片边跨主桁,边跨主桁包括边跨上弦杆和多根边跨腹杆,边跨腹杆的底端与下层混凝土结构连接;中跨桁架梁沿纵桥向的相对两端的每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边跨桁架梁,每个中跨桁架梁与索塔之间分别通过多根斜拉索连接;下层钢桥面结构与每个边跨桁架梁的下层混凝土结构之间分别通过一个钢混结合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桁架混合梁斜拉桥在保证行车舒适性的同时,经济性也相对较高。济性也相对较高。济性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桁架混合梁斜拉桥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桁架混合梁斜拉桥。

技术介绍

[0002]钢桁梁是大跨度斜拉桥常用的加劲梁形式之一,钢桁梁斜拉桥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结构刚度,行车舒适性较高,不仅适用于大跨度公路、铁路桥梁,也是大跨度公铁合建桥梁的优选桥型。
[0003]但是,钢桁梁斜拉桥的用钢量较大,经济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保证行车舒适性的同时,经济性相对较高的桁架混合梁斜拉桥。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桁架混合梁斜拉桥,包括:
[0007]索塔;
[0008]斜拉索;
[0009]中跨桁架梁,所述中跨桁架梁包括中跨钢桁架和与所述中跨钢桁架的底端连接的下层钢桥面结构;所述中跨桁架梁与所述索塔之间通过多根所述斜拉索连接;
[0010]边跨桁架梁,所述边跨桁架梁包括边跨钢桁架和与所述边跨钢桁架连接的下层混凝土结构;所述边跨钢桁架包括两片沿横桥向间隔设置的边跨主桁,所述边跨主桁包括边跨上弦杆和多根边跨腹杆,所述多根边跨腹杆的顶端与所述边跨上弦杆连接,所述多根边跨腹杆的底端与所述下层混凝土结构连接;所述中跨桁架梁沿纵桥向的相对两端的每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边跨桁架梁,每个所述中跨桁架梁与所述索塔之间分别通过多根所述斜拉索连接;
[0011]钢混结合段,所述下层钢桥面结构与每个所述边跨桁架梁的所述下层混凝土结构之间分别通过一个所述钢混结合段连接。
[00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跨桁架梁还包括第一桥面结构,所述边跨桁架梁还包括第二桥面结构,所述第一桥面结构与所述中跨钢桁架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桥面结构与所述边跨钢桁架的顶端连接。
[00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桥面结构为钢混组合梁;或,所述第二桥面结构为正交异性桥面板。
[00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跨钢桁架包括多个中跨横联和两片中跨主桁;
[0015]所述两片中跨主桁沿横桥向间隔设置,所述下层钢桥面结构与所述两片中跨主桁连接,所述多个中跨横联沿纵桥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两片中跨主桁连接。
[001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中跨主桁包括中跨上弦杆、中跨下弦杆和多根中跨腹杆,所述多根中跨腹杆的顶端与所述中跨上弦杆连接,所述多根中跨腹杆的底端与所述中跨下弦
杆连接;
[0017]所述下层钢桥面结构沿横桥向的相对两侧的每一侧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中跨主桁的所述中跨下弦杆连接。
[001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边跨钢桁架包括多个边跨横联;
[0019]两片边跨主桁所述多个边跨横联沿纵桥向间隔设置且与所述两片边跨主桁连接。
[002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边跨主桁包括边跨上弦杆和多根边跨腹杆,所述多根边跨腹杆的顶端与所述边跨上弦杆连接,所述多根边跨腹杆的底端与所述下层混凝土结构连接。
[0021]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钢混结合段远离所述中跨桁架梁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索塔;或,
[0022]每个所述钢混结合段远离所述边跨桁架梁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索塔。
[002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边跨桁架梁与所述中跨桁架梁的跨径比值为0.35~0.4。
[002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桁架混合梁斜拉桥还包括连接墩和辅助墩,每个所述边跨桁架梁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连接墩和至少一个所述辅助墩。
[002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桁架混合梁斜拉桥为上承式公路斜拉桥、上承式铁路斜拉桥、下承式公路斜拉桥和下承式铁路斜拉桥的其中之一。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桁架混合梁斜拉桥,该桁架混合梁斜拉桥由中跨桁架梁和边跨桁架梁所构成,其中,中跨桁架梁由中跨钢桁架和与中跨钢桁架连接的下层钢桥面结构构成,边跨桁架梁由边跨钢桁架和与边跨钢桁架连接的下层混凝土结构构成,也就是说,中跨桁架梁为钢结构,边跨桁架梁的下层混凝土结构为混凝土结构。边跨钢桁架41包括两片沿横桥向间隔设置的边跨主桁412,边跨主桁412的边跨腹杆4122的底端与下层混凝土结构42连接,也就是说,本申请的边跨钢桁架41没有下弦杆。在结构性能上,由于下层混凝土结构的自重较大、刚度高,所以,边跨桁架梁不仅可以融边跨压重和结构受力于一体,还能够对中跨桁架梁起到有效的锚固作用,以提高中跨桁架梁的刚度,由此,可以增强桁架混合梁斜拉桥的整体性和刚度,提高中跨和边跨的跨越能力,保证行车舒适性,同时,下层混凝土结构的造价相对较低,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桁架混合梁斜拉桥可以节省建造成本,提高经济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桁架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所示的中跨桁架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中所示的边跨桁架梁的横截面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索塔10;斜拉索20;中跨桁架梁30;中跨钢桁架31;中跨横联311;中跨主桁312;中跨上弦杆3121;中跨下弦杆3122;中跨腹杆3123;下层钢桥面结构32;第一桥面结构33;边跨桁架梁40;边跨钢桁架41;边跨横联411;边跨主桁412;边跨上弦杆4121;边跨腹杆4122;下层混凝土结构42;第二桥面结构43;钢混结合段50;连接墩60;辅助墩70。
具体实施方式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0033]在本申请中,“纵桥向”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横桥向”、“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桁架混合梁斜拉桥,请参阅图1至图3,该桁架混合梁斜拉桥包括索塔10、斜拉索20、中跨桁架梁30、边跨桁架梁40和钢混结合段50。中跨桁架梁30包括中跨钢桁架31和与中跨钢桁架31的底端连接的连接的下层钢桥面结构32;中跨桁架梁30与索塔10之间通过多根斜拉索20连接;边跨桁架梁40包括边跨钢桁架41和与边跨钢桁架41连接的下层混凝土结构42;边跨钢桁架41包括两片沿横桥向间隔设置的边跨主桁412,边跨主桁412包括边跨上弦杆4121和多根边跨腹杆4122,多根边跨腹杆4122的顶端与边跨上弦杆4121连接,多根边跨腹杆4122的底端与下层混凝土结构42连接;中跨桁架梁30沿纵桥向的相对两端的每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边跨桁架梁40,每个中跨桁架梁30与索塔10之间分别通过多根斜拉索20连接;下层钢桥面结构32与每个边跨桁架梁40的下层混凝土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桁架混合梁斜拉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索塔;斜拉索;中跨桁架梁,所述中跨桁架梁包括中跨钢桁架和与所述中跨钢桁架的底端连接的下层钢桥面结构;所述中跨桁架梁与所述索塔之间通过多根所述斜拉索连接;边跨桁架梁,所述边跨桁架梁包括边跨钢桁架和与所述边跨钢桁架连接的下层混凝土结构;所述边跨钢桁架包括两片沿横桥向间隔设置的边跨主桁,所述边跨主桁包括边跨上弦杆和多根边跨腹杆,所述多根边跨腹杆的顶端与所述边跨上弦杆连接,所述多根边跨腹杆的底端与所述下层混凝土结构连接;所述中跨桁架梁沿纵桥向的相对两端的每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边跨桁架梁,每个所述中跨桁架梁与所述索塔之间分别通过多根所述斜拉索连接;钢混结合段,所述下层钢桥面结构与每个所述边跨桁架梁的所述下层混凝土结构之间分别通过一个所述钢混结合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桁架混合梁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跨桁架梁还包括第一桥面结构,所述边跨桁架梁还包括第二桥面结构,所述第一桥面结构与所述中跨钢桁架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桥面结构与所述边跨钢桁架的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桁架混合梁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桥面结构为钢混组合梁;或,所述第二桥面结构为正交异性桥面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桁架混合梁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跨钢桁架包括多个中跨横联和两片中跨主桁;所述两片中跨主桁沿横桥向间隔设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标文望青严爱国夏正春印涛杨得旺姜洪劲胡方杰聂利芳李桂林周刚李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