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6866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中框、胶框、扩散板及背板;中框设于显示面板的边沿;胶框包括贴靠在中框内侧的侧板和凸设于侧板内侧的支撑部;扩散板的边沿与支撑部的前侧面相抵;背板边沿与支撑部的背面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中框内侧设置胶框,并利用胶框的侧板和支撑部配合,使扩散板的边沿能够抵靠固定在支撑部的前侧面,并使背板贴设固定在支撑部的背面,进而使背板能够间隔地设于扩散板的背侧,并保持背板与扩散板之间的混光距离。只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胶框,调整胶框中支撑部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即可适用于不同混光距离的显示装置,无需改变背板的结构及模具,有利于降低开发费用,并提高生产效率。并提高生产效率。并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装置作为电子设备的显示部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液晶显示器主要包含背板、液晶面板和中框等。其中,中框主要用于支撑液晶面板、背板,限位光学膜片及扩散板等。
[0003]目前,在超薄LED背光模组的方案中,对于不同混光距离的背光模组通常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背板及中框,并设计对应型号的背板及中框模具,因此开发费用较高,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优化相关技术中显示装置的边框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中框,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沿;胶框,设于所述中框的内侧,所述胶框包括贴靠在所述中框的内侧壁上的侧板和凸设于所述侧板的内侧壁上的支撑部;扩散板,间隔地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侧,且所述扩散板的边沿与所述支撑部的前侧面相抵;背板,间隔地设于所述扩散板的背侧,且所述背板的边沿与所述支撑部的背面相抵。
[000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包括侧框和凸设于侧框内侧壁上的支撑筋;所述面板的边沿贴设固定在所述支撑筋的前侧面上;所述侧板设于所述支撑筋的背侧,并贴靠在所述侧框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部间隔地设于所述支撑筋的背侧,所述扩散板的边沿设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支撑筋之间。
[000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筋背面的靠近所述侧框的边沿处凹设有第一夹槽;所述侧框的内侧壁上凹设有沿所述侧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所述侧板的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一卡凸;所述侧板的前端部插接于所述第一夹槽内,且所述第一卡凸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000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的背面的靠近所述侧板的边沿处凹设有第二夹槽;所述背板包括主体部和由主体部的边沿向前侧弯折延伸的折边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支撑部的背面相抵,且所述折边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夹槽内。
[001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由所述侧板的内侧壁向所述扩散板的中心侧凸出延伸;所述第二支撑板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侧边沿向后弯折延伸;所述扩散板的边沿抵靠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侧面上;所述背板的边沿抵靠在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前端面上。
[001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还包括夹壁;所述夹壁由所述第一支撑板的背
面向后凸出延伸;所述夹壁间隔地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靠近所述侧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夹槽形成于所述侧板与所述夹壁之间。
[001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贴设于所述扩散板前侧面上的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间隔地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侧;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前侧面上凸设有向前凸出延伸的挂耳;所述光学膜片的边沿挂接在所述挂耳上。
[001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的前端凸设有凸出部;所述支撑部的前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出部插接配合的定位插孔,所述定位插孔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支撑部;所述凸出部插接于所述定位插孔内。
[001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板上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折边部的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二卡凸;所述第二卡凸与所述第一卡孔相卡接。
[001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的背面上凸设有卡扣;所述主体部上开设有与所述卡扣相对应的第二卡孔;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二卡孔相扣接。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7]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在中框内侧设置胶框,并利用胶框的侧板和支撑部配合,将胶框固定于中框内侧,使扩散板的边沿能够抵靠固定在支撑部的前侧面,并使背板贴设固定在支撑部的背面,进而使背板能够间隔地设于扩散板的背侧,并保持背板与扩散板之间的混光距离。对于不同混光距离的显示装置,只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胶框,调整该胶框中支撑部的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即可适用于不同混光距离的显示装置,无需改变背板的结构及模具,有利于降低开发费用,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正视图。
[0019]图2是图1中显示装置的边沿处的一局部剖视图。
[0020]图3是图1中显示装置的边沿处的另一局部剖视图。
[0021]图4是图1中显示装置的边沿处的又一局部剖视图。
[0022]图5是图1中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图5中胶框和背板的装配示意图。
[0024]图7是图6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图6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6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是图9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11是图9中D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12是图5中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3是图12的胶框在另一视角下的布局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显示面板;2、中框;21、侧框;22、支撑筋;221、第一胶带;222、第二胶带;223、筋条;23、第一夹槽;24、卡槽;3、扩散板;4、光学膜片;41、挂孔;5、背板;51、主体部;511、第二卡孔;52、折边部;521、第二卡凸;522、凸出部;6、胶框;61、侧板;611、第一卡凸;612、第一缺口;613、第一弹性臂;614、第一卡孔;615、第二缺口;616、第二弹性臂;62、支撑部;621、第一支撑板;622、第二支撑板;623、夹壁;63、第二夹槽;64、卡扣;65、挂
耳;66、定位插孔;7、光源板;71、点光源;8、反射片;81、反射件;9、后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体现本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33]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中框,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边沿;胶框,设于所述中框的内侧,所述胶框包括贴靠在所述中框的内侧壁上的侧板和凸设于所述侧板的内侧壁上的支撑部;扩散板,间隔地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侧,且所述扩散板的边沿与所述支撑部的前侧面相抵;背板,间隔地设于所述扩散板的背侧,且所述背板的边沿与所述支撑部的背面相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包括侧框和凸设于侧框内侧壁上的支撑筋;所述面板的边沿贴设固定在所述支撑筋的前侧面上;所述侧板设于所述支撑筋的背侧,并贴靠在所述侧框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部间隔地设于所述支撑筋的背侧,所述扩散板的边沿设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支撑筋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背面的靠近所述侧框的边沿处凹设有第一夹槽;所述侧框的内侧壁上凹设有沿所述侧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卡槽;所述侧板的外侧壁上凸设有第一卡凸;所述侧板的前端部插接于所述第一夹槽内,且所述第一卡凸卡接于所述卡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背面的靠近所述侧板的边沿处凹设有第二夹槽;所述背板包括主体部和由主体部的边沿向前侧弯折延伸的折边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支撑部的背面相抵,且所述折边部插接于所述第二夹槽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志勇吴超唐志强胡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