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676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陶瓷多管除尘器、旋流板脱硫除尘器及引风机,旋流板脱硫除尘器烟气入口处设有立式文丘里管,引风机设置在封闭的风机室内,风机室通过导风道与烟囱连接,引风机出风口伸入导风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工作运转稳定可靠且节能环保等优点。工作运转稳定可靠且节能环保等优点。工作运转稳定可靠且节能环保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焚烧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垃圾产量已达数亿吨,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垃圾减容、减量、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目前较为积极的方法是焚烧处理。现有技术的烟气净化系统均是设置在室外,在长期风雨侵蚀作用下,设备连接位置极易出现损坏故障,影响设备使用安全,且设备运转能耗及噪声较大,环保指数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工作运转稳定可靠且节能环保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陶瓷多管除尘器、旋流板脱硫除尘器及引风机,旋流板脱硫除尘器烟气入口处设有立式文丘里管,引风机设置在封闭的风机室内,风机室通过导风道与烟囱连接,引风机出风口伸入导风道内。
[0005]本技术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通过在旋流板脱硫除尘器烟气入口处设有立式文丘里管,提高从陶瓷多管除尘器到旋流板脱硫除尘器的烟气流速,提升烟气处理效率,降低设备运行能耗。通过将引风机设置在封闭空间内,减少风雨侵蚀对引风机本身及其进出风连接位置的破坏。且采用导风道代替常用的烟气接管,在大型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中,将大大减少连接点,降低工作量,且导风道相比普通的烟气接管,耐久性大大提高,基本不存在损坏可能性,最大限度降低运行故障,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并能有效减少引风机工作噪声散逸。综上,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工作运转稳定可靠且节能环保等优点。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陶瓷多管除尘器进烟口连接有水平的第一烟道,陶瓷多管除尘器与第一烟道连接位置下侧设有加强斜支撑,陶瓷多管除尘器与立式文丘里管之间通过倒U型的第二烟道连接,陶瓷多管除尘器顶部与第二烟道水平段之间设有竖向支撑架,进一步提高连接位置连接可靠性。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烟道前端设有第一双波补偿器,第二烟道与立式文丘里管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双波补偿器,防止因烟气温度较高导致的管道连接位置变形损坏。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导风道内设有设有降噪层,进一步降低设备运行噪声。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陶瓷多管除尘器底部连接有粉尘加湿搅拌机,粉尘加湿搅拌机出料口连接有刮板输送机。通过粉尘加湿搅拌机搅拌及刮板输送机实现陶瓷
多管除尘器排放的烟气所含的大颗粒物的排放输送,防止扬尘污染。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陶瓷多管除尘器、旋流板脱硫除尘器、引风机及粉尘加湿搅拌机纵向平行设置有多组,刮板输送机横向连接在所有粉尘加湿搅拌机的底部,所有引风机均设置在风机室内,结构设计紧凑合理,有效扩展了烟气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烟囱进风口设置在导风道后侧中部,引风机出风口伸入导风道前侧且出风朝向烟囱进风口方向倾斜,导风道前侧中部设有V型导流凸起,使得烟气流动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的风机室及导风道连接位置俯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的陶瓷多管除尘器连接位置俯视图。
[0015]其中,1陶瓷多管除尘器,2旋流板脱硫除尘器,3引风机,4立式文丘里管,5风机室,6导风道,7烟囱,8第一烟道,9加强斜支撑,10第一双波补偿器,11第二烟道,12竖向支撑架,13第二双波补偿器,14粉尘加湿搅拌机,15刮板输送机,16导流凸起,17降噪层,18进出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的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陶瓷多管除尘器1、旋流板脱硫除尘器2及引风机3,旋流板脱硫除尘器2烟气入口处设有立式文丘里管4,引风机3设置在封闭的风机室5内,风机室5通过导风道6与烟囱7连接,引风机3出风口伸入导风道6内。从而,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首先通过陶瓷多管除尘器1,以过滤掉烟气中的大颗粒物(没有附着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有害物质,不需作为危险废弃物处理)。接着,烟气(包含大量小颗粒物,其上附着有大量的重金属和二噁英等有害物质)通过陶瓷多管除尘器1顶部出烟口进入旋流板脱硫除尘器2底侧进烟口,以实现烟气脱硫及飞灰过滤同步处理。然后,净化过后的烟气从旋流板脱硫除尘器2顶部排出,通过倒L型烟道进入引风机3进风口,再通过引风机3出风口进入导风道6内,最后经由烟囱7排出。
[0017]如图1所示,陶瓷多管除尘器1进烟口连接有水平的第一烟道8,陶瓷多管除尘器1与第一烟道8连接位置下侧设有加强斜支撑9,防止因大风等极端天气影响导致连接松动并提供有力支撑。第一烟道8前端设有第一双波补偿器10,防止因烟气温度较高导致的管道连接位置变形损坏。
[0018]陶瓷多管除尘器1与立式文丘里管4之间通过倒U型的第二烟道11连接,陶瓷多管除尘器1顶部与第二烟道11水平段之间设有竖向支撑架12,进一步提高连接位置连接可靠性。第二烟道11与立式文丘里管4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双波补偿器13,防止因烟气温度较高导致的管道连接位置变形损坏。
[001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包含4组平行设置的烟气处理设备,烟气处理能力强大。并且,每个陶瓷多管除尘器1底部均连接有粉尘加湿搅拌机14,粉尘加湿搅拌机14出料口连接有横向设置的刮板输送机15。通过粉尘加湿搅拌机14搅
拌及刮板输送机15实现陶瓷多管除尘器1排放的烟气所含的大颗粒物的排放输送,防止扬尘污染。
[0020]如图3所示,所有引风机3均设置在风机室5内。烟囱7进风口设置在导风道6后侧中部,引风机3出风口伸入导风道6前侧且出风朝向烟囱7进风口方向倾斜,导风道6前侧中部设有V型导流凸起16,使得烟气流动更加顺畅。导风道6内设有设有降噪层17,进一步降低设备运行噪声。风机室5前侧设有进出门18,方便检修人员进出。
[0021]本实施例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通过在旋流板脱硫除尘器2烟气入口处设有立式文丘里管4,提高从陶瓷多管除尘器1到旋流板脱硫除尘器2的烟气流速,提升烟气处理效率,降低设备运行能耗。通过将引风机3设置在封闭空间内,减少风雨侵蚀对引风机3本身及其进出风连接位置的破坏。且采用导风道6代替常用的烟气接管,在大型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中,将大大减少连接点,降低工作量,且导风道6相比普通的烟气接管,耐久性大大提高,基本不存在损坏可能性,最大限度降低运行故障,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并能有效减少引风机3工作噪声散逸。
[0022]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陶瓷多管除尘器、旋流板脱硫除尘器及引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板脱硫除尘器烟气入口处设有立式文丘里管,所述引风机设置在封闭的风机室内,所述风机室通过导风道与烟囱连接,所述引风机出风口伸入导风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多管除尘器进烟口连接有水平的第一烟道,所述陶瓷多管除尘器与第一烟道连接位置下侧设有加强斜支撑,所述陶瓷多管除尘器与立式文丘里管之间通过倒U型的第二烟道连接,所述陶瓷多管除尘器顶部与第二烟道水平段之间设有竖向支撑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道前端设有第一双波补偿器,所述第二烟道与立式文丘里管连接位置设有第二双波补偿器。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留平朱安翔徐峰宋飞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泰达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