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673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断点小型断路器结构复杂、布局繁琐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包括壳体;动触头组件,位于壳体下部,动触架转动安装在壳体上,两个动触头分别安装在动触架的左右两侧;静触头,设有两个且适于与动触头配合以实现断路器通断,静触头固定于壳体内且位于动触头远离动触架的一侧;接线端子,设有两个且皆固定于壳体上,接线端子位于静触头远离动触头的一侧且与静触头相接;灭弧机构,固定于壳体内,灭弧机构设有两个且位于动触架与接线端子之间;操作机构,适于驱动动触架转动且位于壳体上部;热磁保护机构,适于带动操作机构动作且位于操作机构一侧。适于带动操作机构动作且位于操作机构一侧。适于带动操作机构动作且位于操作机构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元件
,具体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小型断路器,又名微型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230/400V、额定电流至125A线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之用,也可以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操作转换之用。小型断路器一般由操作机构、触头机构、灭弧机构、热磁保护机构及接线端子组成。现有小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一般在15KA以下,分断能力弱严重制约小型断路器的发展。所以,部分企业为提高小型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将断点设为两个,例如公布号为CN104217906A等专利所述,但这些断路器结构都存在结构复杂、布局臃肿的缺陷,不能较好的满足小型断路器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断点小型断路器结构复杂、布局繁琐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双触点的小型断路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
[0005]壳体;
[0006]动触头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下部,所述动触头组件包括动触架和两个动触头,所述动触架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两个所述动触头分别安装在所述动触架的左右两侧;
[0007]静触头,设有两个且适于与所述动触头配合以实现断路器通断,所述静触头固定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动触头远离所述动触架的一侧;
[0008]接线端子,设有两个且皆固定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静触头远离所述动触头的一侧且与所述静触头相接;
[0009]灭弧机构,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灭弧机构设有两个且位于所述动触架与所述接线端子之间;
[0010]操作机构,适于驱动所述动触架转动且位于所述壳体上部;
[0011]热磁保护机构,适于带动操作机构动作且位于所述操作机构一侧。
[0012]可选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
[0013]连杆组件,适于带动所述动触架旋转并使所述动触架在分闸位置与合闸位置之间切换;
[0014]手柄,适于绕所述壳体转动;
[0015]拉簧,其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手柄转动连接;
[0016]所述手柄通过所述拉簧带动所述连杆组件动作。
[0017]可选的,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凸耳,所述动触架上固定有适于跟随所述动触架转动的挡块,当所述触头组件处于异常合闸状态时,所述挡块阻挡所述凸耳移动以限制所述手柄由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移动,并在所述拉簧的带动下使所述手柄复位至合闸位置。
[0018]可选的,所述手柄包括:
[0019]U型支架,卡于所述壳体外侧,所述U型支架两端皆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0020]所述凸耳固定于所述U型支架的其中一个翼部;
[0021]推拉件,安装于所述U型支架的腹部外侧,所述推拉件与所述拉簧的第二端转动连接。
[0022]可选的,所述热磁保护机构包括:
[0023]跳杆,其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其中部与所述连杆组件端部转动连接;
[0024]卡扣,转动安装在壳体内,适于被双金属片驱动旋转,所述卡扣卡接于所述跳杆第二端。
[0025]可选的,所述动触头转动安装在所述动触架上且转动轴与所述动触架转动轴重合,所述动触头组件还包括:
[0026]弹性件,适于驱使所述动触头向靠近所述静触头的方向旋转。
[0027]可选的,所述热磁保护机构包括:
[0028]双金属片,其下端为固定端,上端为自由端;
[0029]固定件,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其第一端与所述静触头/接线端子相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接线端子/静触头连接,所述固定件适于引导电流由第一端向第二端流动,所述固定件上至少部分区域形成有第一安装片;
[0030]所述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二端的部位与所述双金属片下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一端的部位与所述双金属片中部区域相贴合或形成预设间隙,所述预设间隙适于避让所述双金属片变形且可通过热辐射传热。
[0031]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片与所述双金属片平行设置,所述双金属片由所述中部区域至所述第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安装片相贴合或形成预设间隙。
[0032]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片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固定件第一端垂直于电流方向的截面积。
[0033]可选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
[0034]第一连接片,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一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0035]第二安装片,适于安装静触头,所述第二安装片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第二端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0036]第二连接片,其长度方向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二端的部位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0037]第三安装片,适于安装接线端子,所述第三安装片与所述第二连接片第二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
[0038]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9]1.本技术提供的小型断路器,采用双断点结构,使得触点间的开距变大,能更快的阻止电弧间的吸附,将断路器的分段能力提升至150KA左右,并且将两个动触头分别设置在动触架的两侧,将静触头、灭弧机构及接线端子设置在动触头旁侧,将操作机构设在动触头组件上侧,将电磁保护机构设在操作机构旁侧,结构紧凑,能够适应小型断路器体积小的特点,布局合理,结构简单;
[0040]2.本技术提供的小型断路器,通过在动触架上设置挡块,在手柄上设置凸耳,使得断路器正常时挡块随着动触架旋转而不会干涉手柄动作,而在断路器存在动静触头粘结的故障时,凸耳会通过旋转抵接挡块,从而阻挡手柄旋转,使手柄无法扳动至分闸位置,这样保障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时,动静触头之间肯定存在间隙,具有隔离功能,进而保证了维修人员维修安全;
[0041]3.本技术提供的小型断路器,手柄包括U型支架和推拉件,U型支架卡于壳体外侧,凸耳固定于U型支架的其中一个翼部,因为实际结构中手柄与动触头组件一般相距较远,本结构为凸耳与挡块的配合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结构较为简单,且在壳体外进行安装,安装更加方便;
[0042]4.本技术提供的小型断路器,双金属片第一端固定在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二端的部位,第一安装片靠近第一端的部位与双金属片的中部贴合或形成预设间隙,这样热量伴随电流的流动方向最先接触双金属片的部位即是双金属片的中部,缩短了热量向双金属片工作区域传递的距离,减少了热损失,保证了双金属片的受热充足;
[0043]5.本技术提供的小型断路器,热量从第一端向第二端传递时,只有通过第一安装片这一条路径,不会从其他路径散失,减少了热损失,保证了双金属片的受热量;
[0044]6.本技术提供的小型断路器,第一安装片的截面积小于固定件第一端截面积,增大了电阻,提高了发热量,从而进一步保证了双金属片的受热充足;
[0045]7.本技术提供的小型断路器,还设有第一连接片、第二连接片、第二安装片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动触头组件(2),位于所述壳体(1)下部,所述动触头组件(2)包括动触架(21)和两个动触头(22),所述动触架(21)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两个所述动触头(22)分别安装在所述动触架(21)的左右两侧;静触头(3),设有两个且适于与所述动触头(22)配合以实现断路器通断,所述静触头(3)固定于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动触头(22)远离所述动触架(21)的一侧;接线端子(4),设有两个且皆固定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接线端子(4)位于所述静触头(3)远离所述动触头(22)的一侧且与所述静触头(3)相接;灭弧机构(5),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灭弧机构(5)设有两个且位于所述动触架(21)与所述接线端子(4)之间;操作机构(6),适于驱动所述动触架(21)转动且位于所述壳体(1)上部;热磁保护机构(7),适于带动操作机构(6)动作且位于所述操作机构(6)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6)包括:连杆组件(61),适于带动所述动触架(21)旋转并使所述动触架(21)在分闸位置与合闸位置之间切换;手柄(63),适于绕所述壳体(1)转动;拉簧(62),其第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61)转动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手柄(63)转动连接;所述手柄(63)通过所述拉簧(62)带动所述连杆组件(61)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3)上设置有凸耳(633),所述动触架(21)上固定有适于跟随所述动触架(21)转动的挡块(211),当所述触头组件处于异常合闸状态时,所述挡块(211)阻挡所述凸耳(633)移动以限制所述手柄(63)由合闸位置向分闸位置移动,并在所述拉簧(62)的带动下使所述手柄(63)复位至合闸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63)包括:U型支架(631),卡于所述壳体(1)外侧,所述U型支架(631)两端皆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凸耳(633)固定于所述U型支架(631)的其中一个翼部;推拉件(632),安装于所述U型支架(631)的腹部外侧,所述推拉件(632)与所述拉簧(62)的第二端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磁保护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荣徐高明左浩王炳钊洪东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泰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