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650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

技术介绍

[0002]水体富营养化是全球性的水环境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向大自然排放的生活废水和工业污水也越来越多。这些废水和污水进入水体后,使得水体内总氮、总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疯狂繁殖,致使水中生物的种群种类数量发生改变,从而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目前,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1)物理法:如污水分流或改道、换水/稀释、底泥疏浚、过滤除藻、黏土除藻、气浮除藻、曝气增氧等,一方面工程量巨大、运行成本高,另一方面容易使水体环境面临二次污染的风险;(2)化学法:如投放各类药剂或臭氧来进行除藻,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治理不彻底、成本高的问题;(3)生物

生态法:如放养控藻型动物、构建人工湿地、种植水生植被等,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0003]生态浮床是一项新型的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高分子材料或者无机非金属材料等作为载体,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污染、恢复生态、改善景观等多重功效。现有的生态浮床一般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人为将挺水植物种植在富营养化的水体表面,通过根系吸收、吸附水体中的氮、磷以及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0004]目前,现有的生态浮床其结构简单,且功能较为单一,虽然能够从根源上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但若水体氮磷含量过高的话,仅依靠水生植物是很难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为了进一步研究植物

微生物组合技术带来的效果,突显微生物对脱氮除磷净化效果的优势,提高治理效果,有必要对现有的生态浮床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包括:
[0007]浮床,其设有通光孔,所述浮床用于种植挺水植物,所述挺水植物种植在水面上;
[0008]安装架,其连接在所述浮床的下方,所述安装架内设有用于培养微生物的生物床,所述生物床设有避让于所述通光孔的避让孔;
[0009]沉床,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沉床位于所述生物床的下方,所述沉床用于种植沉水植物,所述沉水植物种植在水中。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有浮床和沉床,通过种植水生植物来吸收、吸附、截留水中溶解态
和悬浮态的污染物,且在这两层水生植物之间设有用于培养微生物的生物床,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并对水体进行立体式净化,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氮磷污染物;除此之外,所述通光孔和所述避让孔的设置,能够为所述生物床上的部分微生物以及所述沉床上的沉水植物提供阳光,以提高其存活率,从而可持续地对水体进行生物净化。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生物床包括骨架和培养载体,所述骨架安装于所述安装架,所述培养载体设于所述骨架。在所述培养载体上均匀撒下光合细菌、聚磷菌、硝化细菌以及用于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使得所述生物床能够形成优质的脱氮除磷微生物菌落,水中的浮游生物也可以附着在所述培养载体上,以形成种类丰富的生物层,与此同时,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也可以作为水生植物的营养成分,以此促进良好的生态循环。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生物床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生物床上下分层设置。这样的设置,能够减少水流对所述生物床的冲击。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架的外周缠绕有防护纱网,所述防护纱网起到缓冲水流和隔离水体动物的作用,以避免急流或者水体动物对所述生物床造成的破坏,从而延长所述生物床的使用寿命。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还包括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泵和曝气管,所述曝气泵安装在所述浮床的上表面,所述曝气泵与所述曝气管连接,所述曝气管向下延伸至所述沉床,以对所述生物床和所述沉床进行供氧,保证所述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对水体的净化和修复效果。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优化所述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的结构,所述通光孔和所述避让孔统称为阳光孔,所述曝气管位于所述阳光孔内。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曝气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架内的溶解氧检测器,所述溶解氧检测器与所述曝气泵电信号连接。一旦所述溶解氧检测器检测到水体净化空间中的含氧量处于低值时,所述溶解氧检测器便向所述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的控制器进行反馈,从而让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曝气泵,以增加水体净化空间中的含氧量,直至所述溶解氧检测器检测到水体净化空间中的含氧量处于合理值为止。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还包括位于所述安装架内的搅动装置,所述搅动装置驱动有可转动的叶轮,所述搅动装置配置有水流检测器。一旦所述水流检测器检测到水体净化空间中的水流处于低值时,所述水流检测器便向所述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的控制器进行反馈,从而让所述控制器间歇性地启动所述搅动装置,避免因水流停滞而降低对水体的净化效率。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降低所述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对市电的依赖,所述浮床的上表面设有光伏发电装置,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设有蓄电池。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固定所述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的位置,所述安装架的下端连接有固定锚,所述固定锚可沉入至河床中。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
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的正视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的俯视图。
[0024]附图中:100

浮床、200

生物床、300

沉床、110

通光孔、120

种植孔、80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其特征在于,包括:浮床(100),其设有通光孔(110),所述浮床(100)用于种植挺水植物(800);安装架(201),其连接在所述浮床(100)的下方,所述安装架(201)内设有用于培养微生物的生物床(200),所述生物床(200)设有避让于所述通光孔(110)的避让孔(230);沉床(300),其连接于所述安装架(201),所述沉床(300)位于所述生物床(200)的下方,所述沉床(300)用于种植沉水植物(9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床(200)包括骨架(210)和培养载体(220),所述骨架(210)安装于所述安装架(201),所述培养载体(220)设于所述骨架(2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床(20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生物床(200)上下分层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01)的外周缠绕有防护纱网(20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

微生物复合式水体生态净化浮岛,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泵(4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妍董杰锋梁德乐潘国威黄展聪詹梓晗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