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5567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涉及园林水处理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大多处理效果不好,要经过反复过滤才能达到灌溉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破坏了园林的生长环境的问题。所述装置壳体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装置壳体之间均安装有安装架,所述装置壳体的上方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方外部安装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一侧安装有培养皿外壳,所述培养皿外壳的下方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所述防护隔板的外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防护隔板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器,所述装置壳体的一侧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安装有加压水泵。压水泵。压水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生态是指环境水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和生物对各种水分条件的适应。生命起源于水中,水又是一切生物的重要组分。生物体不断地与环境进行水分交换,环境中水的质(盐度)和量是决定生物分布、种的组成和数量,以及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园林灌溉是补充园林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水分,以改善其生长条件的技术措施。利用人工的方法或机械的方法以不同的灌水形式,补充园林绿地的土壤水分,满足植物的水分需求。
[0003]现有的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大多处理效果不好,要经过反复过滤才能达到灌溉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破坏了园林的生长环境;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大多处理效果不好,要经过反复过滤才能达到灌溉的要求,从而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破坏了园林的生长环境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装置壳体之间均安装有安装架,所述装置壳体的上方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方外部安装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一侧安装有培养皿外壳,所述培养皿外壳的下方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下方安装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隔板,所述防护隔板的外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防护隔板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器,所述装置壳体的一侧安装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安装有加压水泵,所述加压水泵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安装有水质传感器,所述培养皿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上方安装有微生态菌培养皿。
[0006]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外表面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水质传感器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装置壳体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一端延伸至装置壳体内部与搅拌桨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密封板通过滑槽与装置壳体滑动连接,所述过滤板通过密封垫层与密封板密封连接,且所述密封板的外部安装有拉板,所述拉板与过滤板固定连接,所述拉板的外部安装有把手。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嵌入装置壳体内部与装置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延伸至防护罩内部与防护罩密封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微生态菌培养皿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板,且所述微生态菌培养皿与散热器贴合,所述微生态菌培养皿的下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两端分别与培养皿外壳和微生态菌培养皿密封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技术通过装置壳体的设置,使用时,可将需要进行处理的水源导入进水管内部,通过进水管导入装置壳体内部,可通过多个过滤板进行过滤,进入装置壳体内部下方,可通过加压水泵进行吸出,吸出过程中,水源经过防护隔板外部的过滤网和内部的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多次过滤,过滤后可通过出水管排出,可通过出水管外表面的水质传感器对水分质量进行检测,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方便长期工作,且通过抽拉拉板和过滤板,可将过滤板拆卸,进行清理,方便后续工作。
[0013]2.该技术通过培养皿外壳的设置,可在过滤前,在微生态菌培养皿中培养微生物菌,通过散热器保持微生态菌培养皿内部温度稳定,可将培养后的微生物菌通过电磁阀导入装置壳体内部,可打开搅拌桨,使微生物菌与水源混合,微生物菌可以利用水体中的小分子有机质进行自身繁殖氨基酸和溶解氮氨亚硝酸盐净化水质,提高水分处理的效果,提高了园林的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培养皿外壳的内部结构图。
[0017]图中:1、装置壳体;2、培养皿外壳;3、防护罩;4、出水管;5、显示屏; 6、安装架;7、电动机;8、密封板;9、拉板;10、把手;11、安装套筒;12、进水管;13、连接法兰;14、过滤板;15、搅拌桨;16、防护隔板;17、过滤网;18、活性炭过滤器;19、加压水泵;20、水质传感器;21、微生态菌培养皿;22、散热器;23、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装置壳体1之间均安装有安装架6,装置壳体1的上方安装有进水管12,进水管12的下方外部安装有安装套筒11,安装套筒11的一侧安装有培养皿外壳2,培养皿外壳2的下方安装有密封板8,密封板8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14,过滤板14的下方安装有搅拌桨15,搅拌桨15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隔板16,防护隔板16的外部安装有过滤网17,防护隔板16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器18,装置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防护罩3,防护罩3的内部安装有加压水泵19,加压水泵19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4,出水管4的外表面安装有水质传感器20,培养皿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散热器22,散热器22的上方安装有微生态菌培养皿21,微生物菌采用光合细菌,微生物菌可以利用水体中的小分子有机质进行自身繁殖氨基酸和溶解氮氨亚硝酸盐净化水质,提高水分处理的效果,提高了园林的生长
环境。
[0020]进一步,装置壳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显示屏5,显示屏5与水质传感器20 电性连接,通过出水管4外表面的水质传感器20对水分质量进行检测,通过显示屏5进行显示,水质传感器20采用SIN

PTU110在线浊度仪。
[0021]进一步,装置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电动机7,电动机7的一端延伸至装置壳体1内部与搅拌桨15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可将培养后的微生物菌通过电磁阀 23导入装置壳体1内部,可打开搅拌桨15,使微生物菌与水源混合。
[0022]进一步,密封板8通过滑槽与装置壳体1滑动连接,过滤板14通过密封垫层与密封板8密封连接,且密封板8的外部安装有拉板9,拉板9与过滤板14 固定连接,拉板9的外部安装有把手10,通过抽拉拉板9和过滤板14,可将过滤板14拆卸,进行清理,方便后续工作。
[0023]进一步,防护罩3嵌入装置壳体1内部与装置壳体1固定连接,出水管4 延伸至防护罩3内部与防护罩3密封连接,可将需要进行处理的水源导入进水管12内部,通过进水管12导入装置壳体1内部。
[0024]进一步,微生态菌培养皿21的上端设置有密封盖板,且微生态菌培养皿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装置壳体(1)之间均安装有安装架(6),所述装置壳体(1)的上方安装有进水管(12),所述进水管(12)的下方外部安装有安装套筒(11),所述安装套筒(11)的一侧安装有培养皿外壳(2),所述培养皿外壳(2)的下方安装有密封板(8),所述密封板(8)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板(14),所述过滤板(14)的下方安装有搅拌桨(15),所述搅拌桨(15)的一侧安装有防护隔板(16),所述防护隔板(16)的外部安装有过滤网(17),所述防护隔板(16)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过滤器(18),所述装置壳体(1)的一侧安装有防护罩(3),所述防护罩(3)的内部安装有加压水泵(19),所述加压水泵(19)的一侧安装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的外表面安装有水质传感器(20),所述培养皿外壳(2)的内部安装有散热器(22),所述散热器(22)的上方安装有微生态菌培养皿(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用水源生态环境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外表面安装有显示屏(5),所述显示屏(5)与水质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展欣生态环境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