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5418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和泥仓,其中:泥仓通过厌氧区回流污泥管、缺氧区污泥回流管、好氧区污泥回流管分别与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连接;厌氧区回流污泥管、缺氧区污泥回流管、好氧区污泥回流管上都设有控制阀门;好氧区设有多个用于搅拌的穿孔曝气设备和多个用于充氧的微孔曝气设备。多个用于充氧的微孔曝气设备。多个用于充氧的微孔曝气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


[0001]本市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A2O工艺是一种典型的除磷脱氮工艺,其生物反应池通常由ANAEROBIC(厌氧)、ANOXIC(缺氧)和OXIC(好氧)三段组成,其特点是厌氧、缺氧和好氧三段功能明确,界线分明,可根据进水条件和出水要求,人为地创造和控制空间脱氮的运转条件。只要碳源充足,便可根据需要达到比较高的脱氮率。但现实工程应用中,由于实际进水水质或水量远低于设计进水负荷时,很容易导致负荷偏低,生化过曝,污泥消解流失,厌氧缺氧环境难以形成,污泥量不增长反而会逐渐减少,从而导致污水处理厂很难正常运行,达标变得极为困难。
[0003]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使得污水处理厂在实际运行负荷低于或远低于设计值时,仍然可以确保污水处理厂能够稳定达标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和沉淀区,其中:好氧区与沉淀区相通,沉淀区直接或间接通过厌氧区回流污泥管、缺氧区污泥回流管、好氧区污泥回流管分别与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连接;厌氧区回流污泥管、缺氧区污泥回流管、好氧区污泥回流管上都设有阀门;好氧区设有多个用于搅拌的穿孔曝气设备和多个用于充氧的微孔曝气设备。
[0006]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其中:还设有泥仓,沉淀区与泥仓之间通过回流污泥管或回流污泥渠相通,泥仓直接通过厌氧区回流污泥管、缺氧区污泥回流管、好氧区污泥回流管分别与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连接。
[0007]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泥仓设置在靠近缺氧区和厌氧区的位置。
[0008]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多个穿孔曝气设备和微孔曝气设备交替布置,且通过曝气设备固定装置固定。
[0009]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其中:穿孔曝气设备用于泥水混合搅拌,微孔曝气设备用于微生物代谢充氧功能。
[0010]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好氧区设有供风主管,该供风主管分别与穿孔曝气设备供风主管和微孔曝气设备供风主管相互连接,穿孔曝气设备供风主管和微孔曝气设备供风主管分别设有穿孔供风控制阀门和微孔供风控制阀门。
[0011]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其中:穿孔曝气设备全部连接在穿孔曝气设备供风主管上,微孔曝气设备全部连接在微孔曝气设备供风主管上。
[0012]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和泥
仓分别是好氧池、缺氧池、厌氧池和污泥池。
[0013]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按水流方向顺序排列。
[0014]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曝气设备固定装置是固定架。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曝气设备示意图;
[0017]图3为好氧区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和泥仓,优选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按水流方向顺序排列,泥仓设置优先选择靠近缺氧区和厌氧区的位置。泥仓通过厌氧区回流污泥管11、缺氧区污泥回流管12、好氧区污泥回流管13分别与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连接。优选的,所述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和泥仓分别是好氧池、缺氧池、厌氧池和污泥池。厌氧区回流污泥管11、缺氧区污泥回流管12、好氧区污泥回流管13上都设有阀门。
[0020]如图1中箭头所示,新型A2O污水处理系统按照进水水流方向依次经过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最后流出好氧区进入沉淀区(图中未示出,优选的为沉淀池),好氧区与沉淀区相通。沉淀区与泥仓之间通过回流污泥管(渠)10连接,沉淀的回流污泥可通过回流污泥管(渠)10流入泥仓。泥仓内的污泥可通过厌氧区回流污泥管11、缺氧区污泥回流管12、好氧区污泥回流管13分别流入厌氧区、缺氧区以及好氧区。因此,在负荷较低或超低时,可以通过依次关闭通往厌氧区的厌氧区回流污泥管11、通往缺氧区的缺氧区污泥回流管12的阀门,来达到依次可以超越厌氧区、缺氧区而直接进入好氧区的提升生化池的容积负荷或污泥负荷的效果,从而满足低负荷或超低负荷时污水处理厂仍然可以正常连续安全稳定运行。本专利中,亦可不设置泥仓,由沉淀区通过厌氧区回流污泥管11、缺氧区污泥回流管12、好氧区污泥回流管13分别与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直接连接。
[0021]如图2所示,优先在好氧区设有多个用于搅拌的穿孔曝气设备7和多个用于充氧的微孔曝气设备8,所述多个穿孔曝气设备7和微孔曝气设备8交替布置,且通过曝气设备固定装置6固定。其中穿孔曝气设备7是用于泥水混合的,微孔曝气设备8是用于微生物代谢充氧的。所述曝气设备固定装置6可以是固定架。
[0022]如图3所示,好氧区设有供风主管1,该供风主管1分别与穿孔曝气设备的搅拌供风主管4和微孔曝气设备的充氧供风主管5相互连接,搅拌供风主管4和充氧供风主管5分别设有搅拌供风控制阀门3和充氧供风控制阀门2。穿孔曝气设备7全部连接在搅拌供风主管4上,充氧曝气设备8全部连接在充氧供风主管5上。
[0023]当负荷较低或超低需要将厌氧区和缺氧区全部超越时,此时仅需要将泥仓的污泥完全进入现有的好氧区。为了能够创造出释磷的厌氧、反硝化的缺氧环境及碳化反应和硝化反应时,可以通过定时打开充氧供风主管5的充氧供风控制阀门2,使好氧区达到碳化反
应及硝化反应所需的好氧环境,以实现有机物和氨氮得到彻底降解,确保有机物和氨氮达标。当定时关闭充氧供风控制阀门2,而定时打开搅拌供风主管4上的搅拌供风控制阀门3时,结合在线溶氧仪,通过定时控制穿孔曝气设备的搅拌风量强弱及搅拌时长来控制此时的好氧区的供风强度及供风频率,以创造厌氧或缺氧环境,满足厌氧释磷,缺氧反硝化各自所需要的最佳溶氧控制范围,从而达到总磷和总氮的达标排放。上述搅拌供风控制阀门3和充氧供风控制阀门2优选的是电动阀门。这样以来,可以结合PLC自动控制,实现免人为干预,自动化运行,有利于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
[0024]综上所述,本专利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泥仓分别通向厌氧区、缺氧区及好氧区的污泥输送管道(或渠),并通过设置各可以独立控制开启的阀门,在首先保证污泥可以依次超越厌氧区、缺氧区而可以直接回流到好氧区的前提下,并结合在好氧区同时设置两种功能不同的曝气设备,使得原有的好氧区可以在厌氧、缺氧及好氧微生物不同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和沉淀区,其特征在于:好氧区与沉淀区相通,沉淀区直接或间接通过厌氧区回流污泥管、缺氧区污泥回流管、好氧区污泥回流管分别与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连接;厌氧区回流污泥管、缺氧区污泥回流管、好氧区污泥回流管上都设有阀门;好氧区设有多个用于搅拌的穿孔曝气设备和多个用于充氧的微孔曝气设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泥仓,沉淀区与泥仓之间通过回流污泥管或回流污泥渠相通,泥仓直接通过厌氧区回流污泥管、缺氧区污泥回流管、好氧区污泥回流管分别与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泥仓设置在靠近缺氧区和厌氧区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O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穿孔曝气设备和微孔曝气设备交替布置,且通过曝气设备固定装置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耦合脱氮的A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运青张双喜张铁军史广宽张文泽陈涛王鑫张广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总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