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548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恒温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箱体、供氧单元、恒温机及供水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恒温养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先经由所述供水单元给所述养殖室供水,水从养殖室进入净化室,并在净化室中经由过滤单元过滤,当水面高度超过水泵时,所述水泵将所述循环室中的水送入所述恒温机中,以供所述恒温机调节水温并将水送入所述养殖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恒温养殖系统能够对养殖箱体中的水进行恒温、增氧和水质净化处理,当强降雨及山洪暴发时,山泉水将受到严重污染,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恒温养殖系统不会严重威胁冷水鱼养殖。统不会严重威胁冷水鱼养殖。统不会严重威胁冷水鱼养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养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渔业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恒温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冷水鱼养殖已有40多年的历史,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全国各地对冷水性鱼类品种的养殖需求与日俱增,在中国很多山区富有常年温度较低的山泉水,近些年来利用这些山泉水进行冷水鱼类的养殖成为冷水鱼养殖的主要导向。冷水性鱼类味道鲜美,尤其是鲑鳟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这些冷水鱼的养殖条件极度苛刻,其不仅需要养殖水体处于低温环境,且需要较高的溶氧量,养殖水体需要清澈,无污染,无杂菌。尽管山泉水可满足上述冷水鱼养殖条件,然而环境因素对于山泉水养殖冷水鱼是巨大的威胁,在降雨及山洪暴发时,山泉水将受到严重污染,致使养殖水体夹杂大量的泥沙和杂质,严重威胁冷水鱼养殖。
[0003]专利CN210869428U公布了室外鱼塘恒温养殖系统,该技术公开了室外鱼塘恒温养殖系统,该室外鱼塘恒温养殖系统在养殖池塘中设置热交换管路,热交换管路分别与加热容器及冷却容器连通,加热容器中升温后的热循环水进入热交换管路内,由热循环水对养殖池塘中的养殖水进行加热升温处理,冷却容器中降温后的冷循环水进入热交换管路内,由冷循环水对养殖池塘中的养殖水进行冷却处理,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室外鱼塘恒温养殖系统,包括养殖池塘,该养殖池塘中置有养殖水,水产生物投放于养殖水中;加热容器,该加热容器中置有热循环水,该热循环水在加热容器中加热升温;冷却容器,该冷却容器中置有冷循环水,该冷循环水在冷却容器中冷却降温;热交换管路,该热交换管路置于养殖池塘内,并浸没于养殖水中,其进水口分别与加热容器以及冷却容器连通,其出水口与回收设备连通,加热容器中升温后的热循环水进入热交换管路内,由热循环水对养殖池塘中的养殖水进行加热升温处理,冷却容器中降温后的冷循环水进入热交换管路内,由冷循环水对养殖池塘中的养殖水进行冷却处理。
[0004]上述室外鱼塘恒温养殖系统的不足之处:1、在使用上述的室外鱼塘恒温养殖系统时,不能对养殖箱体中的水进行恒温、增氧和水质净化处理,当强降雨及山洪暴发时,山泉水将受到严重污染,会严重威胁冷水鱼养殖;2、在使用上述的室外鱼塘恒温养殖系统时,没有设置过滤单元,不能对水质进行人为的净化,不利于冷水鱼养殖,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恒温养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养殖系统,可先经由所述供水单元给所述养殖室供水,水从养殖室进入净化室,并在净化室中经由过滤单元过滤,当水面高度超过水泵时,所述水泵将所述循环室中的水送入所述恒温机中,以供所述恒温机调节水温并将水送入所述养殖室,因此,本技术的恒温养殖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箱体、供氧单元、恒温机及供水单元;
[0008]所述养殖箱体的顶部开口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经由一隔板阻隔成一养殖室和一净化室,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缺口,以供所述养殖室与所述净化室相连通,所述净化室内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过滤单元,且所述过滤单元将所述净化室阻隔成相互连通的过滤室和循环室,所述过滤室靠近所述缺口,所述循环室远离所述缺口,所述循环室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恒温机管道连通,所述恒温机的出水口与所述养殖室相连通,所述供氧单元用于给所述养殖室供氧,所述供水单元用于给所述养殖室供水,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循环室中的水送入所述恒温机中,以供所述恒温机调节水温并将水送入所述养殖室。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第一过滤挡水板和第二过滤挡水板,所述第一过滤挡水板和第二过滤挡水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水质处理的生化处理室。
[0010]进一步的,所述供氧单元包括增氧机,与所述增氧机管道连通的输气管,设置在所述输气管上的多个出气端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气端口的气石,所述气石位于所述养殖室的内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管的排布呈矩形。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端口设置有八个。
[0013]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与所述恒温机相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恒温机的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二阀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水泵与所述恒温机经由PVC管相连通。
[0015]进一步的,所述养殖箱体由黑色防辐射隔热膜玻璃制成。
[0016]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室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口,所述养殖箱体对应所述排污口设置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还设置有排污阀。
[0017]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对应所述缺口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用于卡接挡板。
[001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恒温养殖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先经由所述供水单元给所述养殖室供水,水从养殖室进入净化室,并在净化室中经由过滤单元过滤,当水面高度超过水泵时,所述水泵将所述循环室中的水送入所述恒温机中,以供所述恒温机调节水温并将水送入所述养殖室,本技术的恒温养殖系统能够对养殖箱体中的水进行恒温、增氧和水质净化处理,当强降雨及山洪暴发时,山泉水将受到严重污染,使用本技术的恒温养殖系统不会严重威胁冷水鱼养殖。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恒温养殖系统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恒温养殖系统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2中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恒温养殖系统一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养殖箱体;11、容纳腔;111、养殖室;112、净化室;1121、过滤室;
11211、排污口;11212、排污管道;11213、排污阀;1122、循环室;11221、水泵;2、供氧单元;21、增氧机;22、输气管;23、出气端口;3、恒温机;4、供水单元;5、隔板;51、缺口;52、卡条;6、过滤单元;61、第一过滤挡水板;62、第二过滤挡水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技术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范围。
[0026]如图1至4所示,一种恒温养殖系统,包括养殖箱体1、供氧单元2、恒温机3及供水单元4;
[0027]所述养殖箱体1的顶部开口且内部形成容纳腔11,所述容纳腔11经由一隔板5阻隔成一养殖室111和一净化室112,且所述隔板5上开设有一缺口51,以供所述养殖室111与所述净化室112相连通,所述净化室112内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过滤单元6,且所述过滤单元6将所述净化室112阻隔成相互连通的过滤室1121和循环室1122,所述过滤室1121靠近所述缺口51,所述循环室1122远离所述缺口51,所述循环室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箱体、供氧单元、恒温机及供水单元;所述养殖箱体的顶部开口且内部形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经由一隔板阻隔成一养殖室和一净化室,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一缺口,以供所述养殖室与所述净化室相连通,所述净化室内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水中杂质的过滤单元,且所述过滤单元将所述净化室阻隔成相互连通的过滤室和循环室,所述过滤室靠近所述缺口,所述循环室远离所述缺口,所述循环室内部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恒温机管道连通,所述恒温机的出水口与所述养殖室相连通,所述供氧单元用于给所述养殖室供氧,所述供水单元用于给所述养殖室供水,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循环室中的水送入所述恒温机中,以供所述恒温机调节水温并将水送入所述养殖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第一过滤挡水板和第二过滤挡水板,所述第一过滤挡水板和第二过滤挡水板之间形成有用于水质处理的生化处理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单元包括增氧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镇于永耀翟雪徐皓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