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522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外套管和下端位于外套管内的内气管,外套管的上端和内气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封头,外套管的下端为开口结构,外套管的下端固定有用于安装在容器排气口处的承接件,内气管的上端为开口结构,内气管的下端转动安装有空心球,空心球内部具有与内气管内部连通的空腔,空心球的底部设有排液孔,空心球的壁面上开设有斜向开口。当含液气体排出时,气流从空心球上的斜向开口内进入内气管,气体进入空心球时会推动球体旋转,同时气体从内气管排出,而液体由于与气体比重不同,在空心球旋转时因离心力作用被甩到外套管中,少量进入空心球的液体也会从空心球底部的排液孔流出流回到容器。底部的排液孔流出流回到容器。底部的排液孔流出流回到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液分离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适用于需要排气且有部分液体随气流喷出的容器使用,属于化工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气液分离器主要用于气液两相的分离,目前,常规的气液分离器的容器排气口皆为直通式,在排气过程中,若容器内压力较大,会有部分液体随气流喷出,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若是有机溶剂,还会产生人员安全隐患;同时,气液分离完毕,气体排放后,若需要对有机液相进行二次回收,采用现有的气液分离器,也会造成人员安全隐患。而且现存的气液分离器体积较大,占用场地面积,有局限性;造价较高,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使容器内气液混合物缓慢排出的气液分离器。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液分离器,其包括外套管和下端位于外套管内的内气管,外套管的上端和内气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封头,外套管的下端为开口结构,外套管的下端固定有用于安装在容器排气口处的承接件,内气管的上端为开口结构,内气管的下端转动安装有空心球,空心球内部具有与内气管内部连通的空腔,空心球的底部设有排液孔,空心球的壁面上开设有斜向开口。
[0005]所述外套管的下端为向下逐渐缩小的锥形段,所述承接件固定在锥形结构的最下端。
[0006]所述承接件为焊接在锥形段外周的环形件,环形件上开设有连接件穿孔。
[0007]所述封头焊接在外套管和内气管之间。
[0008]所述斜向开口为弧形开口,弧形开口的切线与水平面具有30

60
°
的夹角。
[0009]所述斜向开口的数量至少有两个,各斜向开口在空心球水平截面的周向上均匀分布。
[0010]所述斜向开口宽度不大于5mm,斜向开口长度等于空心球直径,所述排液孔直径不大于3mm。
[0011]所述内气管的下端和空心球之间设有轴承。
[0012]所述轴承采用不锈钢深沟球轴承或陶瓷深沟球轴承。
[0013]所述内气管的上端从外套管中伸出。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时可通过法兰或螺纹丝扣直接与密闭容器进行连接,当含液气体排出时,气流从空心球上的斜向开口内进入内气管,气体进入空心球时会推动球体旋转,同时气体从内气管排出,而液体由于与气体比重不同,在空心球旋转时,因离心力作用被甩到外套管中,少量进入空心球的液体也会从空心球底部的排液孔流出,最终液体流回到容器。本技术可有效减少容器内液体试剂的浪费,避免液体溅
出,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收率。
[0015]本技术体积小,利用自身内部旋转结构,可根据气相与液相的比重不同将混合气液分离;因其结构与原理简单,体积可根据现场使用情况放大或缩小。适用于各种需求场合,特别适用于含液量较大、容器内压力大于0.02MPa的气液分离。同时,本技术可垂直安装在设备或容器上,不占用现场场地空间,气体由排气口排放,可连接相关VOC
S
等尾气处理设备,液相凝聚后可根据自身重量再次流回设备或容器内部,无需相关操作人员进行二次回收操作,减少了液相的流失、浪费,避免环境污染以及人员伤害。
[0016]优选的,外套管的下端为锥形段,当气流进入锥形段时,流速会下降,有利于气液分离。
[0017]优选的,承接件为环形件,便于安装在容器设备的出口上。
[0018]优选的,内气管的下端和空心球之间设有轴承,使得空心球的旋转更加顺利。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使用状态图;
[0020]图2是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中内气管的示意图。
[0022]图中:1

外套管,2

锥形段,3

承接件,4

轴承,5

内气管,6

空心球,7

斜向开口,8

排液孔,9

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4]本技术一种气液分离器的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包括外套管1和下端位于外套管内的内气管5,外套管1的上端和内气管5之间固定连接有封头9,外套管1的下端为开口结构,外套管1的下端固定有用于安装在容器排气口处的承接件3,内气管5的上端为开口结构,内气管5的下端转动安装有空心球6,空心球6内部具有与内气管5内部连通的空腔,空心球6的底部设有排液孔8,空心球6的壁面上开设有斜向开口7,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向开口7为弧形开口,弧形开口的切线与水平面具有30

60
°
的夹角,所述斜向开口的数量至少有两个,本实施例中斜向开口共六个,斜向开口与水平线成45
°
夹角斜开口,斜向开口宽度不大于5mm,斜向开口长度等于空心球直径。各斜向开口在空心球6水平截面的周向上均匀分布,排液孔8直径不大于3mm。
[0025]所述外套管1的下端为向下逐渐缩小的锥形段2,所述承接件3固定在锥形结构的最下端。所述承接件3为焊接在锥形段2外周的环形件,环形件上开设有连接件穿孔。通过连接法兰或者螺纹丝扣将气液分离器安装在容器出口上。
[0026]所述封头9焊接在外套管1和内气管5之间。所述内气管5的下端和空心球6之间设有轴承4,所述内气管5的上端从外套管1中伸出。
[0027]所述承接件、锥形段、外套管、内气管、封头连接方式,为保证密封性均为焊接,这些部件可根据气液化学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材料。轴承采用不锈钢深沟球轴承或陶瓷深沟球轴承(平面轴承),封头为环形结构,封头外径等于外套管直径,封头内径等于内部管直径,
所述内气管顶端与封头的高度差等于外套管的半径。
[0028]本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使用时可通过法兰或螺纹丝扣直接与密闭容器进行连接,尤其适用于含液量较大的气液分离。当含液气体排出时,气流从空心球上的斜向开口内进入内气管,气体进入空心球时会推动球体旋转,同时气体从内气管排出,而液体由于与气体比重不同,在空心球旋转时因离心力作用被甩到外套管中,少量进入空心球的液体也会从空心球底部的排液孔流出,最终液体流回到容器。本技术可有效减少容器内液体试剂的浪费,避免液体溅出,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降低了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了生产收率。
[0029]本技术体积小,利用自身内部旋转结构,可根据气相与液相的比重不同将混合气液分离,因其结构与原理简单,体积可根据现场使用情况放大或缩小。适用于各种需求场合,特别适用于含液量较大、容器内压力大于0.02MPa的气液分离。同时,本技术可垂直安装在设备或容器上,不占用现场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套管和下端位于外套管内的内气管,外套管的上端和内气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封头,外套管的下端为开口结构,外套管的下端固定有用于安装在容器排气口处的承接件,内气管的上端为开口结构,内气管的下端转动安装有空心球,空心球内部具有与内气管内部连通的空腔,空心球的底部设有排液孔,空心球的壁面上开设有斜向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的下端为向下逐渐缩小的锥形段,所述承接件固定在锥形结构的最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件为焊接在锥形段外周的环形件,环形件上开设有连接件穿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焊接在外套管和内气管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波张威刘伟张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万邦金桥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