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呼吸道喷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8519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37
一种儿童呼吸道喷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儿童呼吸道上药不便的问题;包括壳体,壳体右端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杆,上侧的支撑杆可上下移动,支撑杆右端设有弧形牙套,两个弧形牙套开口相背,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板,壳体上侧经出液管设有雾化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使药物均匀喷洒在喷药处,增加了喷药的视角,增加了治疗效果。增加了治疗效果。增加了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呼吸道喷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呼吸内科护理
,特别是一种儿童呼吸道喷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扁桃体发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患者呼吸常见的疾病,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通常利用注射器将药物吹到咽喉部位进行消炎,但这种操作方式药物喷洒不均匀,又由于在呼吸道喷药时会引起患者的不适,儿童患者忍耐力差,喷药过程中会微闭口腔,不配合喷药,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导致口腔了内部视角受限,不能很好地控制药物作用位置,药物效果不能充分发挥,浪费了药物,降低了治疗效果,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儿童呼吸道喷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儿童呼吸道上药不便的问题。
[0004]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壳体,壳体右端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杆,上侧的支撑杆可上下移动,支撑杆右端设有弧形牙套,两个弧形牙套开口相背,壳体内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板,壳体上侧经出液管设有雾化喷头。
[0005]本技术结构巧妙,使用方便,便于使药物均匀喷洒在喷药处,增加了喷药的视角,增加了治疗效果。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07]图2是本技术图1中A的放大图。
[0008]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俯视轴测图。
[0009]图4是本技术的全剖左视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壳体1,壳体1右端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杆2,上侧的支撑杆2可上下移动,支撑杆2右端设有弧形牙套3,两个弧形牙套3开口相背,壳体1内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板4,壳体1上侧经出液管5设有雾化喷头6。
[0012]为了使上侧的支撑杆2上下移动,所述的上侧的支撑杆2与壳体1右侧壁滑动连接,上侧的支撑杆2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左右方向的腰形槽7,腰形槽7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8,导向块8前端经左低右高的连杆与壳体1铰接连接。
[0013]为了限制导向块8的位置,所述的上侧的支撑杆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且下侧与腰形槽7连通的避让槽9,上侧的支撑杆2上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限位槽10,限位槽10开
口朝上且前侧与避让槽9连通,导向块8上设有可插入限位槽10内的限位块11。
[0014]为了便于限位块11的移动,所述的导向块8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滑动槽,限位块11与滑动槽滑动连接,限位块11前端经弹簧与滑动槽固定连接,限位块11后端面为前左后右的倾斜面。
[0015]为了便于活塞板4的上下移动,所述的活塞板4下端经弹簧与壳体1下侧壁固定连接,壳体1下侧壁上滑动连接有滑杆12,滑杆12上端与活塞板4固定连接。
[0016]为了便于控制药液喷出的速度,所述的出液管5上设有流量调节器13。
[0017]为了便于添加药液,所述的壳体1上侧壁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进药槽14,进药槽14内设有开口朝下的单向阀15。
[0018]本技术在使用时,设置两个弧形牙套3相互接触,流量调节器13关闭的初始状态,拉动壳体1,将弧形牙套3放入患者口腔内,使其咬合在弧形牙套3上;
[0019]患者咬合在弧形牙套3上后,向左按动连杆,连杆带动导向块8向左移动,导向块8带动限位块11向左移动,限位槽10推动限位块11向前移动,右侧的弹簧被压缩,导向块8向左移动同时,连杆推动上侧的支撑杆2向上移动,上侧的支撑杆2逐步打开患者口腔;
[0020]当患者口腔打开至合适大小后,停止按压连杆,限位块11在右侧的弹簧弹力作用下插入对应的限位槽10内,完成对患者口腔的扩张;
[0021]扩张患者口腔后,将雾化喷头6对准患者需要上药处,打开流量调节器13,活塞板4在左侧的弹簧弹力作用下推动药液向上移动,药液流经壳体1、出液管5并从雾化喷头6喷出,最终药液喷在需要上药的位置;
[0022]若需要添加药液,则向下拉动滑杆12,左侧的弹簧被压缩,此时,通过进药槽14向壳体1内添加药液即可;
[0023]喷药后,关闭流量调节器13并向前拉动限位块11,右侧的弹簧被压缩,当限位块11脱离限位槽10后,向右移动限位块11,限位块11带动导向块8向右移动,导向块8带动连杆向下摆动,连杆带动上侧的支撑杆2向下移动,当上侧的支撑杆2脱离患者上齿后,松开限位块11,限位块11在右侧的弹簧弹力作用下插入限位槽10内,此时,移出支撑杆2即可。
[0024]本技术中的流量调节器13及单向阀15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对其结构进行描述。
[0025]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设置可上下移动的上侧的支撑杆、可上下移动的活塞板及雾化喷头,便于打开患儿口腔,便于使药物均匀喷洒在喷药处,增加了喷药的视角,降低了医生的工作量,增加了工作效率,节约了药物,增加了治疗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呼吸道喷药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右端设有两个上下相对的支撑杆(2),上侧的支撑杆(2)可上下移动,支撑杆(2)右端设有弧形牙套(3),两个弧形牙套(3)开口相背,壳体(1)内滑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活塞板(4),壳体(1)上侧经出液管(5)设有雾化喷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呼吸道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侧的所述支撑杆(2)与壳体(1)右侧壁滑动连接,上侧的支撑杆(2)上开设有前后贯通且左右方向的腰形槽(7),腰形槽(7)内滑动连接有导向块(8),导向块(8)前端经左低右高的连杆与壳体(1)铰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呼吸道喷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侧的所述支撑杆(2)上开设有开口朝上且下侧与腰形槽(7)连通的避让槽(9),上侧的支撑杆(2)上开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分布的限位槽(10),限位槽(10)开口朝上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蕊李苹崔瑞玲赵鹏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