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从正压或者负压密封瓶内配药抽药时使用的多功能注射器针头。
技术介绍
1、在临床输液工作中经常需要遇到从密封瓶内配药和抽药的情况发发生,易溶粉剂密封后需要先注射溶媒,通过溶媒溶解易溶粉剂后再实施后续的抽药作业。根据瓶内压力情况可分为正压以及负压等类型,抽吸方法据不同压力情况而定。在实施正压密封瓶配药和抽药过程中,由于瓶内为正压,注入溶媒的过程中不可再通过注射器添加任何空气,过多的空气注入空气容易使瓶内压力过大导致药液喷出。注入溶媒后针头去除摇晃均匀后才能实施抽药作业,在抽药作业时,需要按照原孔扎入瓶塞原孔内,才能实现防药液从其它孔喷出现象的发生。如果是为为了避免药物因漏气导致药物变质的负压密封瓶,由于压力差,注射溶媒时溶媒很容易从注射器进入瓶内,但抽出药液却很困难。注射器内抽取所需溶媒量后,须抽吸等量空气再将针头刺入药瓶内,减小瓶内负压,晃动瓶身,药液溶解后可才能顺畅地抽吸出。由上可知,密封瓶配药和抽药过程中会遇到操作不当溅洒药液导致浪费的问题。
2、因此,为了提高正压或者负压密封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注射器针头,包括针栓(1)、注射器乳头连接体(4)、针梗(2),以及针尖(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梗(2)的内端位于针栓(1)的中部,针梗(2)内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封堵头(11),封堵头(11)的中心位置套装有两端分别与针梗(2)内腔和注射器乳头连接体(4)内腔相连通的主连通管道(13),主连通管道(13)外侧的封堵头(11)内套装有副连通管(10),位于针梗(2)内腔的副连通管(10)的外壁与针梗(2)内壁固定连接,副连通管(10)的一端延伸至针尖(3)内沿,副连通管(10)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针栓(1)外壁上的副连接头(5)的内腔相连通,副连接头(5)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注射器针头,包括针栓(1)、注射器乳头连接体(4)、针梗(2),以及针尖(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梗(2)的内端位于针栓(1)的中部,针梗(2)内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封堵头(11),封堵头(11)的中心位置套装有两端分别与针梗(2)内腔和注射器乳头连接体(4)内腔相连通的主连通管道(13),主连通管道(13)外侧的封堵头(11)内套装有副连通管(10),位于针梗(2)内腔的副连通管(10)的外壁与针梗(2)内壁固定连接,副连通管(10)的一端延伸至针尖(3)内沿,副连通管(10)的另一端与安装在针栓(1)外壁上的副连接头(5)的内腔相连通,副连接头(5)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连接层(6),外螺纹连接层(6)外侧套装有封堵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注射器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件为套装在外螺纹连接层(6)外侧的内螺纹肝素帽(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注射器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件为套装在外螺纹连接层(6)外侧的封堵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注射器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封堵头(11)的外沿与针梗(2)内端外沿平齐,在封堵头(1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主连通管道套装孔,主连通管道(13)的一端套装在该主连通管道套装孔内;所述的封堵头(11)的圆周方向外沿开设有副连通管套装孔,副连通管(10)套装在该副连通管套装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燕,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