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动物园专利>正文

一种活食取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96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食取食器,属于动物养殖领域。该活食取食器包括放料盘和固定在放料盘开口处的盖网,盖网的网孔孔径为1~3mm,用于供放料盘中的活虫爬出。放料盘开口处设置两层盖网,两层盖网之间间隔1~5mm。放料盘中设置隔板。还包括用于固定放料盘的支撑杆。放料盘外周设有仿生花瓣状结构。支撑杆上设有仿生树叶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放料盘开口处设置盖网,便于活虫从网孔中爬出,增加鸟类进食积极性。通过设置两层具有一定间隙的盖网,增加活虫爬出的障碍,更逼真还原自然景象。还通过在放料盘中设置隔板,避免活虫堆积,造成缺氧死亡的现象发生。并通过仿生造型设置,更逼真的模拟大自然环境,利于鸟类捕食,提升观赏性。升观赏性。升观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食取食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动物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食取食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人工喂养的鸟类,由于鸟笼空间有限,导致鸟类的活动空间狭小,小鸟运动量少、飞行能力减弱。还由于现有的喂养方式基本均是采取上部敞口的饲料盒架在鸟笼侧壁上或直接放置在地面上的方式来喂养。这样传统的喂养方式一是容易造成饲料的浪费,二是不利于鸟类活动,不利于激发鸟类捕食兴趣,也不符合鸟类自然捕食的规律。
[0003]由此可见,现有的鸟类喂养方法存在诸多不足。本申请就是在此基础上,创设的一种新的活食取食器,使其能为鸟类提供更仿真的生存环境,不仅锻炼鸟类生存技能,还能提升观赏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食取食器,使其能为鸟类提供更仿真的生存环境,不仅锻炼鸟类生存技能,还能提升观赏性,从而克服现有的取食器的不足。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活食取食器,包括放料盘和固定在所述放料盘开口处的盖网,所述盖网的网孔孔径为1~3mm,用于供所述放料盘中的活虫爬出。
[0006]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料盘开口处设置两层盖网,两层所述盖网之间间隔1~5mm。
[0007]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料盘中设置隔板。
[0008]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根据所述放料盘尺寸采用十字形、井字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隔板。
[0009]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放料盘固定在所述支撑杆的顶部。
[0010]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成扁平结构,所述放料盘竖直固定在所述扁平结构上。
[0011]进一步改进,所述放料盘外周设置有仿生花瓣状结构。
[0012]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供仿生树叶状结构穿插的通孔。
[0013]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成尖端部。
[0014]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活食取食器通过在放料盘的开口处设置带网孔的盖网,便于活虫从网孔中爬出,增加鸟类进食的积极性。并通过将取食器设置成仿生的植物造型,更逼真的模拟大自然环境,利用小鸟空中悬停捕食的自然行为,提高鸟儿活动量,减少小鸟因长时间在栖杠休息、抓握栖杠对爪造成的损害,并且降低个体之间的打斗行为,利于鸟类生长。同时,为游客展示小鸟从飞翔中注视活虫爬出到瞬间捕食这一系列经典行为,提高小鸟展出的观赏性,增加游客的满意度,起到科普与展示共同宣传的作用。
[0016]2.还通过设置两层具有一定间隙的盖网,增加活虫爬出的障碍,更逼真还原自然景象。
[0017]3.该通过在放料盘中设置隔板,并根据放料盘大小设置不同形状尺寸的隔板,便于将放料盘中活虫隔离,避免活虫堆积,造成缺氧死亡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18]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活食取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活食取食器的结构侧视图(未安装树叶状结构)。
[0021]图3是本技术活食取食器的放料盘内部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活食取食器的放料盘内部隔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活食取食器被设置成仿生向日葵形,以营造逼真的自然环境。具体结构为:
[0024]该活食取食器包括仿生花盘的放料盘1和固定在所述放料盘1开口处的盖网2,所述盖网2的网孔孔径为1~3mm,用于供所述放料盘中的活虫爬出。
[0025]所述放料盘1的外周设置有仿生向日葵舌状花的花瓣状结构3,该花瓣状结构3被涂成黄色,逼真度更佳。
[0026]还包括仿生向日葵茎的支撑杆4,该支撑杆4被涂成绿色,且其顶端被压扁成扁平状结构,所述放料盘1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所述支撑杆4的底部设置成尖端部,便于支撑杆在地面的固定。如附图2所示,在支撑杆4的扁平状结构上、以及放料盘1和网盖2的中心处开设通孔,通过燕尾型螺杆5和螺母6实现放料盘1在支撑杆4上的固定。
[0027]所述支撑杆4上还设置有用于供仿生树叶状结构7穿插的通孔8。这样,上述的活食取食器整体结构仿生向日葵植株,能更逼真的还原大自然环境,为鸟类营造室外捕食条件。
[0028]该活食取食器使用时,通过支撑杆4插在鸟笼地面上,向放料盘1中放置活虫,在活虫爬出盖网2时,小鸟利用空中悬停捕食的自然行为,观察活虫的爬出,完成捕食行为。该活食取食器能激发鸟儿捕食兴趣,提高鸟儿活动量,减少小鸟因长时间在栖杠休息、抓握栖杠对爪造成的损害,并且降低个体之间的打斗行为,利于鸟类生长。同时,小鸟的捕食行为还为游客展示小鸟从飞翔中注视活虫爬出到瞬间捕食这一系列经典行为,提高小鸟展出的观赏性,增加游客的满意度,起到科普与展示共同宣传的作用。
[0029]较优实施例为,所述放料盘1开口处设置两层盖网2,两层所述盖网2之间间隔1~5mm。
[0030]还为了避免放料盘中活虫堆积,由于缺氧致死的现象发生,所述放料盘1中设置隔板9。所述隔板9可根据所述放料盘1的尺寸设定,如附图3中,采用井字形隔板,附图4中采用十字形隔板,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不规则形状的隔板,只要能将放料盘中空间根据活虫大小分隔成不同的区域即可。
[0031]当然,该取食器还可以被设置成其它造型的植株,根据鸟类仿生环境设置即可。
[003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
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食取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料盘和固定在所述放料盘开口处的盖网,所述盖网的网孔孔径为1~3mm,用于供所述放料盘中的活虫爬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食取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盘开口处设置两层盖网,两层所述盖网之间间隔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食取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盘中设置隔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食取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根据所述放料盘尺寸采用十字形、井字形或不规则形状的隔板。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兴冯妍张恩权李静王立莹周凯迪曹雅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物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