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触控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88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3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容触控显示屏,包括玻璃盖板和液晶面板,玻璃盖板上具有触控面,触控面上具有可视区域和设于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位置的非可视区域,可视区域上设有驱动电极线和接收电极线,非可视区域设有信号传输线路,驱动电极线和接收电极线相互绝缘设置并且均与信号传输线路电性连接,液晶面板盖设于玻璃盖板的触控面上。本申请提供的电容触控显示屏采用在玻璃盖板的触控面上设置驱动电极线和接收电极线的结构替换了原有技术中的两层透明导电薄膜,免除了传统的两层透明导电薄膜的使用,既可有效降低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生产成本,也可有效减少了电容触控显示屏的厚度,使电容触控显示屏变得更加轻薄。电容触控显示屏变得更加轻薄。电容触控显示屏变得更加轻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容触控显示屏


[0001]本申请属于触摸屏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容触控显示屏。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智能交互显示设备种类越来越多,而随着电容方案的快速发展,窄边框的整机设计越来越多得到人们的青睐,电容触控技术的交互智能产品也越来越多。
[0003]目前,大尺寸的电容屏现基本使用SNW(纳米银丝)导电膜材实现触控功能。现有的触控屏结构是GFF结构,即先在一层透明导电薄膜上做驱动电极,再在另一层透明导电薄膜上做接收电极,随后通过光学胶将两层透明导电薄膜与玻璃盖板、液晶面板及背光模块相连接,形成触控显示屏。由于透明导电薄膜价格高,导致触控屏生产成本大,且透明导电薄膜存在一定的厚度,还增加了整机的整体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触控显示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触摸屏生产成本高且厚度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容触控显示屏,所述电容触控显示屏包括玻璃盖板和液晶面板,所述玻璃盖板上具有触控面,所述触控面上具有可视区域和设于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位置的非可视区域,所述可视区域上设有驱动电极线和接收电极线,所述非可视区域设有信号传输线路,所述驱动电极线和所述接收电极线相互绝缘设置并且均与所述信号传输线路电性连接,所述液晶面板盖设于所述玻璃盖板的所述触控面上。
[0006]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容触控显示屏,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电容触控显示屏采用在玻璃盖板的触控面上设置驱动电极线和接收电极线的结构替换了原有技术中的两层透明导电薄膜,免除了传统的两层透明导电薄膜的使用,既可有效降低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生产成本,也可有效减少了电容触控显示屏的厚度,使电容触控显示屏变得更加轻薄;再者,通过减少两层透明导电薄膜结构,免除了透明导电薄膜在整体电容触控显示屏上的贴合工序,简化了生产流程,提高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生产效率。
[0007]可选地,所述电容触控显示屏还包括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玻璃盖板的所述触控面之间。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晶面板和玻璃盖板通过光学胶层粘接起来,形成组成电容触控显示屏的整体基础;光学胶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可满足通透性要求。
[0009]可选地,所述光学胶层包覆所述驱动电极线和所述接收电极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起到驱动电极线和接收电极线的固定作用。
[0011]可选地,所述光学胶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μm。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确保玻璃盖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可将光学胶层的厚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光学胶层的厚度过大而导致电容触控显
示屏的整体厚度增大。
[0013]可选地,所述驱动电极线和所述接收电极线的直径范围为1μm

10μm。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确保上述电容触控显示屏能够形成良好的触控回路,提高触控性能,同时可确保驱动电极线和接收电极线能够被光学胶层有效包覆,从而有效将驱动电极线和接收电极线固定。
[0015]可选地,所述信号传输线路包括金属盘,所述驱动电极线和所述接收电极线均与所述金属盘电性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驱动电极线和接收电极线上的触控信号能够经金属盘顺利到达外部触控单元,满足信号传输要求。
[0017]可选地,所述信号传输线路还包括多条连接线,所述金属盘具有多个锡盘,一所述驱动电极线通过一所述连接线与一所述锡盘电性连接,一所述接收电极线通过一所述连接线与一所述锡盘电性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有效实现驱动电极线和接收电极线与金属盘上电性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电容触控显示屏还包括FPC板,所述信号传输线路通过所述FPC板与外部触控单元电性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FPC板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使金属盘与外部触控单元良好地连接在一起。
[0021]可选地,所述电容触控显示屏还包括背光模块,所述背光模块设置于所述液晶面板背向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背光模块产生可见光,所产生的可见光透过液晶面板和玻璃盖板向外射出,背光模块为电容触控显示屏的发光光源。
[0023]可选地,所述电容触控显示屏还包括屏幕支架,所述玻璃盖板和所述背光模块均固定地设置于所述屏幕支架上。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屏幕支架可有效支撑玻璃盖板和背光模块,从而可有效提高电容触控显示屏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容触控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提供的电容触控显示屏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3为图1提供的电容触控显示屏去掉液晶面板和背光模块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0]玻璃盖板100、触控面110;
[0031]液晶面板200;
[0032]交叉网络300、驱动电极线310、接收电极线320;
[0033]背光模块400;
[0034]光学胶层500;
[0035]信号传输线路600、金属盘610、锡盘611、连接线620;
[0036]FPC板700;
[0037]屏幕支架8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003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40]现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容触控显示屏进行说明。
[0041]参照图1至图3,一种电容触控显示屏,包括玻璃盖板100和液晶面板200,玻璃盖板100上具有触控面110,触控面110上具有可视区域111和设于可视区域111的边缘位置的非可视区域112,可视区域111上设有驱动电极线310和接收电极线320,非可视区域112设有信号传输线路600,驱动电极线310和接收电极线320相互绝缘设置并且均与信号传输线路600电性连接,驱动电极线310与接收电极线320相叠合形成交叉网络300,交叉网络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触控显示屏包括玻璃盖板和液晶面板,所述玻璃盖板上具有触控面,所述触控面上具有可视区域和设于所述可视区域的边缘位置的非可视区域,所述可视区域上设有驱动电极线和接收电极线,所述非可视区域设有信号传输线路,所述驱动电极线和所述接收电极线相互绝缘设置并且均与所述信号传输线路电性连接,所述液晶面板盖设于所述玻璃盖板的所述触控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触控显示屏还包括光学胶层,所述光学胶层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与所述玻璃盖板的所述触控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层包覆所述驱动电极和所述接收电极。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30μ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极线和所述接收电极线的直径范围为1μ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俊德陈运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鸿合创新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