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436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的应用,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加入到污水处理反消化生物系统中作为碳源提高反消化能力,其中植物基液体中有机质全部作为碳源供微生物利用;植物基固体中有机质一部分作为碳源供微生物利用,另一部分作为微生物载体附载,同时还有一部分固体进入剩余污泥,提高剩余污泥的有机质含量,进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和资源化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的微生物利用效率高,能够显著提高污水处理系统反消化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性,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环保力度加大和污水排放标准的逐渐提高,总氮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普遍要求达到城市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即TN<15mg/L,而在一些环保要求更高的地区排放标准为TN<10mg/L,这对污水处理的反硝化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反硝化处理中往往存在碳源不足的问题,必须外加碳源,如乙酸钠、乙酸、甲醇、乙醇、葡萄糖等。乙酸、甲醇、乙醇属危化品,由于安全原因,很少被采用;葡萄糖由于反硝化速率慢而少有应用。乙酸钠由于反硝化速率快、来源广泛、使用安全而被普遍使用,但其使用成本高,不经济。近年来,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各种复合碳源,旨在提高碳源COD值,以降低碳源投加量,提高性价比。
[0003]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有机资源,每年生物圈中可产生大约850亿吨,人类仅利用了4.8%。木质纤维素中的有机成分主要包括30~40%纤维素、20~30%半纤维素和10~15%木质素等。木质纤维素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得到生物质燃料,已有很多报道,但将其用于污水处理碳源尚没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中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的微生物利用效率高,能够显著提高污水处理系统反消化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性,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作为反消化碳源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包括植物基固体和植物基液体,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中植物基固体的质量含量为10~90%,COD为50000~500000mg/L,BOD为50000~500000mg/L,BOD/COD为0.5~1,NH3‑
N为1~500mg/L,TN为1~500mg/L,PO
43

为0.1~50mg/L,TP为0.1~50mg/L;
[0007]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为植物粉末依次经预处理和酶解处理制备得到。
[0008]优选地,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中植物基固体的质量含量为10~30%。
[0009]优选地,所述植物基液体中COD为100000~200000mg/L,BOD为60000~160000mg/L,BOD/COD为0.7~0.9,NH3‑
N为100~300mg/L,TN为100~300mg/L,PO
43

为5~25mg/L,TP为5~30mg/L。
[0010]优选地,所述应用包括将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与进水混合进入厌氧池。
[0011]优选地,所述应用包括将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与回流污泥混合进入缺氧池。
[0012]优选地,所述应用包括将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直接投加入缺氧池。
[0013]优选地,所述污水中硝态氮的浓度为10~100mg/L。
[0014]优选地,投加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后系统的C/N为3~10。
[0015]优选地,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的投加量为100~10000mg/L。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作为反消化碳源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包括植物基固体和植物基液体,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中植物基固体的质量含量为10~90%,COD为50000~500000mg/L,BOD为50000~500000mg/L,BOD/COD为0.5~1,NH3‑
N为1~500mg/L,TN为1~500mg/L,PO
43

为0.1~50mg/L,TP为0.1~50mg/L;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为植物粉末依次经预处理和酶解处理制备得到。本专利技术中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加入到污水处理反消化生物系统中作为碳源提高反消化能力,其中植物基液体中有机质全部作为碳源供微生物利用;植物基固体中有机质一部分作为碳源供微生物利用,另一部分作为微生物载体附载,同时还有一部分固体进入剩余污泥,提高剩余污泥的有机质含量,进而提高污泥的脱水性和资源化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的微生物利用效率高,能够显著提高污水处理系统反消化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和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性,降低污水处理厂运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作为反消化碳源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包括植物基固体和植物基液体,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中植物基固体的质量含量为10~90%,COD为50000~500000mg/L,BOD为50000~500000mg/L,BOD/COD为0.5~1,NH3‑
N为1~500mg/L,TN为1~500mg/L,PO
43

为0.1~50mg/L,TP为0.1~50mg/L;
[0018]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为植物粉末依次经预处理和酶解处理制备得到。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中植物基固体的质量含量优选为10~30%;COD优选为100000~200000mg/L,BOD为60000~160000mg/L,BOD/COD优选为0.7~0.9,NH3‑
N优选为100~300mg/L,TN优选为100~300mg/L,PO
43

优选为5~25mg/L,TP优选为5~30mg/L。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为植物粉末依次经预处理和酶解处理制备得到。下面对所述预处理和酶解处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0021]在本专利技术中,对所述植物粉末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0022]将植物秸秆进行破碎处理,得到植物粉末;
[0023]将所述植物粉末、磁性沸石

锰氧化物催化材料与弱酸水溶液混合,在超声条件下进行预热处理,之后将所得预热处理体系进行第一固液分离,将所得第一固体物料水洗至中性,经第二固液分离后得到第二固体物料;
[0024]将所述第二固体物料与弱碱水溶液混合,进行热水解处理,之后将所得热水解处理体系经磁分离去除磁性沸石

锰氧化物催化材料,将剩余物料进行第三固液分离,将所得第三固体物料水洗至中性,经第四固液分离后得到预处理植物粉末。
[0025]本专利技术将植物秸秆进行破碎处理,得到植物粉末。本专利技术对所述植物秸秆的具体种类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植物秸秆均可,具体可以为草本植物秸秆。本专利技术优选将植物秸秆进行风干处理后再进行破碎处理。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风干处理优选为在室温条件下自然风干;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述室温具体为25℃。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破碎处理没有特殊限定,能够得到粒度满足要求的植物粉末即可,具体的,所述植物粉末的粒度优选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作为反消化碳源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包括植物基固体和植物基液体,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中植物基固体的质量含量为10~90%,COD为50000~500000mg/L,BOD为50000~500000mg/L,BOD/COD为0.5~1,NH3‑
N为1~500mg/L,TN为1~500mg/L,PO
43

为0.1~50mg/L,TP为0.1~50mg/L;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为植物粉末依次经预处理和酶解处理制备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基固液混合碳源中植物基固体的质量含量为10~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基液体中COD为100000~200000mg/L,BOD为60000~160000mg/L,BOD/COD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卫民程寒飞张哲徐驰刘金光冉景朱巧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