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体冲击的排水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999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排水井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水体冲击的排水井盖,包括井盖框及井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镶嵌在井盖框内,所述井盖本体上开设有漏水口,所述井盖框下端设有冲击柱,所述冲击柱的侧边设有螺纹板,所述井盖框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端设有卡设在漏水口内的挤压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雨水量大及流速快的时候,雨水对螺纹板的冲击力大,扇形板及螺纹板不断的进行来回的往复运动,挤压卡块在漏水口不断的往复转动,使漏水口达到清理的效果,防止漏水口被泥块及碎石堵塞,使该井盖在暴雨等恶劣天气下也能够不断的运作,降低积水的概率。水的概率。水的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体冲击的排水井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井盖
,具体为一种基于水体冲击的排水井盖。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市区的马路边沿隔一段路就有一个排水用的排水井盖,而当前的排水井盖的形状有圆形或者矩形的,排水井盖上设有网格状的通口,在雨水的流动下,水从排水井盖上的通口内流入,特别是在暴雨的情况下,排水井盖的作用就更能够凸显出来了,在暴雨的情况下,将路面上积攒的水均沿着排水井盖流出,防止马路上积攒过多的水而影响通行,但是马路上的车辆来往过程中,车轮上势必带有泥土,同时马路上开有载土的车辆,那么车上的泥土在车辆抖动的过程中掉落,并且在雨水的冲刷下将泥土带到排水井盖上,使泥土及碎石将排水井盖堵塞,使排水井盖达不到较好的排水效果,导致马路上的积水更多影响车辆通行及人员的行走,因此在此提出一种基于水体冲击的排水井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体冲击的排水井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水体冲击的排水井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体冲击的排水井盖,包括井盖框(1)及井盖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本体(2)镶嵌在井盖框(1)内,所述井盖本体(2)上开设有漏水口(21);所述井盖框(1)下端设有冲击柱(3),所述冲击柱(3)的侧边设有螺纹板(4);所述井盖框(1)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上端设有固定盘(6),所述固定盘(6)上端设有卡设在漏水口(21)内的挤压卡块(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体冲击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柱(3)内部为空心设置,所述冲击柱(3)侧壁上开设有螺纹槽(31);所述螺纹槽(31)呈顺时针螺纹上升设置,且冲击柱(3)的两侧均设有螺纹槽(31),两个所述螺纹槽(31)旋转方向相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水体冲击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板(4)从下至上为逆时针旋转设置,所述螺纹板(4)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杆(42),所述支杆(42)的两端均设有螺纹板(4),所述支杆(42)贯穿两个螺纹槽(31);所述支杆(42)上固定连接有环形设置的环形框(43),所述环形框(43)套设在冲击柱(3)外侧;所述冲击柱(3)内部下端固定安装有驱动弹簧(41),所述驱动弹簧(41)上端与支杆(4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体冲击的排水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呈长条设置,且支撑架(5)中间为圆盘设置,所述支撑架(5)中间开设有滑槽(51),所述支撑架(5)通过滑槽(51)分成上下两层设置;所述支撑架(5)圆盘设置的上端开设有弧形设置的环形槽(52),所述环形槽(52)下端内壁上开设有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帅锋陈鑫淑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星丰环保节能设备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