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城市道路排水领域,为一种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一种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侧固定设有路面,所述路面内滑动设有井盖,所述井盖上设有主进水口,所述井盖上设有辅助进水口,所述井盖上固定设有传感器,所述井盖上设有井盖出水口,所述井盖出水口内侧固定设有出水口止水阀,所述壳体前侧固定设有绿化带输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道路有积水时,根据积水的多少来进行排水,同时保证排水口不会被堵塞,同时可以利用雨水排放时的流动进行发电,使得整个系统无需来凝结外部带电源,同时实现对雨水进行二次利用,在天气炎热时用收集的雨水给路面进行降温以及给路边绿化带植物浇水。边绿化带植物浇水。边绿化带植物浇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道路排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扩建越来越快,然而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的排水系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当城市下起大雨或着暴雨时,由于排水系统的问题,使得道路上存在着大量的积水,使得道路被雨水淹没,从而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困难,更甚至容易造成交通事故,从而造成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由于下水道井盖排水量是固定的,在大雨天时排水量远远超过了下水道的排水量,而当对下水道井盖多开排水孔时,容易降低井盖的承重能力,容易使井盖被过往车辆压坏,同时也不利于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本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能够根据积水的多少来调节排水量,从而能够快速排水,同时可以利用雨水的流动来发电,而且可以对积水进行二次利用。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侧固定设有路面,所述路面内滑动设有井盖,所述井盖上设有主进水口,所述井盖上设有辅助进水口,所述井盖上固定设有传感器,所述井盖上设有井盖出水口,所述井盖出水口内侧固定设有出水口止水阀,所述壳体前侧固定设有绿化带输水管。
[0005]优选的,所述壳体内设有壳体内腔,所述壳体内腔下侧固定设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左侧固定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左侧固定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左侧固定设有第一输水管道,所述第一输水管道左侧与所述绿化带输水管相固定,所述储水箱右侧固定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右侧固定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右侧固定设有第二输水管道,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上侧与所述井盖相固定,所述第二输水管道与所述井盖出水口相通。
[0006]优选的,所述储水箱上侧固定设有流水管,所述流水管内设有发电水轮腔,所述发电水轮腔上转动设有水轮轴,所述水轮轴外侧固定设有八个水轮板,所述储水箱前侧固定设有发电机固定座,所述发电机固定座前侧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壳体内壁相固定,所述所述发电机固定座后侧固定设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输出端固定设有发电机轴,所述发电机轴与所述水轮轴相固定。
[0007]优选的,所述流水管上侧固定设有四个气泵固定座支撑杆,所述气泵固定座支撑杆内侧固定设有气泵固定座,所述流水管上侧固定设有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下侧固定设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气泵固定座相固定,所述气泵是上侧固定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外侧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出气管外侧固定设有八个输气管。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输气管上侧固定设有辅助进水口输气管,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输气管外侧固定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气泵中间固定设有液压缸固定座,所述出气管与所
述液压缸固定座相固定,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输气管与所述液压缸固定座相固定,所述液压缸固定座中间上侧固定设有主进水口液压缸,所述主进水口液压缸内侧设有主液压缸通气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主液压缸通气孔相通,所述主进水口液压缸上侧滑动设有主进水口液压杆,所述主进水口液压杆内侧设有主进水口液压杆通气孔,所述主进水口液压杆通气孔与所述主液压缸通气孔相通,所述主进水口液压杆上侧固定设有主进水口活塞,所述主进水口活塞内固定设有主进水口活塞通气孔,所述主进水口液压杆通气孔与所述主进水口活塞通气孔相通,所述主进水口活塞通气孔上侧固定设有主进水口活塞通气孔止水阀,所述主进水口活塞与所述主进水口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液压缸固定座上侧固定设有若干辅助进水口液压缸,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液压缸内侧设有辅助进水口液压缸通气孔,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液压缸通气孔与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输气管相通,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液压缸上侧滑动设有辅助进水口液压杆,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液压杆内侧设有辅助进水口液压杆通气孔,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液压杆通气孔与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液压缸通气孔相通,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液压杆上侧固定设有辅助进水口活塞,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活塞内侧设有辅助进水口活塞通气孔,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活塞通气孔与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液压杆通气孔相通,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活塞通气孔上侧固定设有辅助进水口活塞通气孔止水阀,每个所述辅助进水口活塞与所述辅助进水口滑动连接。
[0010]路面积水较少时,传感器将所检测到的积水量的信号发送到控制端,控制端将会控制气泵,从而使得气泵开启,然后根据积水的多少开启若干个第二电磁阀,此时高压气体通过出气管进入输气管,从而进入辅助进水口输气管,然后进入辅助进水口液压缸通气孔,然后进入辅助进水口液压杆通气孔,从而进入辅助进水口活塞通气孔,当气体到达辅助进水口活塞通气孔止水阀时,若干个辅助进水口活塞通气孔止水阀开启,从而将井盖表面的树叶等垃圾吹走,此时对应的若干个辅助进水口液压缸启动,从而使得若干个辅助进水口液压杆向下滑动,从而使得辅助进水口活塞向下滑动,从而使得积水从辅助进水口流入,这样可以保证进水口不会被树叶等垃圾堵塞,从而避免了积水越来越多。
[0011]当路面积水较多时,控制端将会根据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号#开启,然后将第一电磁阀和所有的第二电磁阀开启,此时气泵所输送的高压气体通过出气管分别进入主液压缸通气孔和辅助进水口输气管,从而分别到达主进水口活塞通气孔止水阀和辅助进水口活塞通气孔止水阀,此时主进水口活塞通气孔止水阀和辅助进水口活塞通气孔止水阀将全部开启,从而使得井盖表面的垃圾被全部吹走,此时主进水口液压缸和所有的辅助进水口液压缸启动,从而分别使得主进水口液压杆和所有的辅助进水口液压杆向下滑动,从而使得主进水口活塞和所有的辅助进水口活塞向下滑动,从而使得路面的积水能够快速流入工作腔内,这样可以使得路面的积水能够快速流净,从而保证了行车安全。
[0012]当积水进入气泵内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积水快速向发电水轮腔内流去,此时水轮板将会在水流的带动下快速旋转,从而使得水轮轴快速旋转,从而带动发电机轴快速旋转,从而使得发电机能够发电,此时发电机发的电将会储存在蓄电池内,此时积水将会流进储水箱内保存下来,当天气较为炎热时,路面温度升高,此时蓄电池内的电将会供给给第二水泵,从而使得第二水泵启动从而将储水箱内储存的雨水抽出,从而使得雨水流入第二输水管道,此时,出水口止水阀将会开启从而使得雨水从井盖出水口内流出,从而给路面进
行降温,同时第一水泵将会开启,雨水通过第一出水口被抽出,从而流进第一输水管道,从而使得雨水通过绿化带输水管流进绿化带给植物浇水,这样不仅可以来利用雨水来发电,而且可以对雨水进行二次利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通过雨水的发电从而使得整个系统无需外部电源,从而节约了能源。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0014]1.可以保证进水口不会被树叶等垃圾堵塞,从而避免了积水越来越多。
[0015]2.可以使得路面的积水能够快速流净,从而保证了行车安全。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包括壳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侧固定设有路面(11),所述路面(11)内滑动设有井盖(12),所述井盖(12)上设有主进水口(58),所述井盖(12)上设有辅助进水口(57),所述井盖(12)上固定设有传感器(17),所述井盖(12)上设有井盖出水口(59),所述井盖出水口(59)内侧固定设有出水口止水阀(14),所述壳体(10)前侧固定设有绿化带输水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设有壳体内腔(27),所述壳体内腔(27)下侧固定设有储水箱(21),所述储水箱(21)左侧固定设有第一出水口(22),所述第一出水口(22)左侧固定设有第一水泵(23),所述第一水泵(23)左侧固定设有第一输水管道(24),所述第一输水管道(24)左侧与所述绿化带输水管(13)相固定,所述储水箱(21)右侧固定设有第二出水口(20),所述第二出水口(20)右侧固定设有第二水泵(19),所述第二水泵(19)右侧固定设有第二输水管道(18),所述第二输水管道(18)上侧与所述井盖(12)相固定,所述第二输水管道(18)与所述井盖出水口(59)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1)上侧固定设有流水管(26),所述流水管(26)内设有发电水轮腔(25),所述发电水轮腔(25)上转动设有水轮轴(32),所述水轮轴(32)外侧固定设有八个水轮板(33),所述储水箱(21)前侧固定设有发电机固定座(30),所述发电机固定座(30)前侧固定设有蓄电池(29),所述蓄电池(29)与所述壳体(10)内壁相固定,所述所述发电机固定座(30)后侧固定设有发电机(31),所述发电机(31)输出端固定设有发电机轴(16),所述发电机轴(16)与所述水轮轴(32)相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市道路智能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水管(26)上侧固定设有四个气泵固定座支撑杆(34),所述气泵固定座支撑杆(34)内侧固定设有气泵固定座(36),所述流水管(26)上侧固定设有工作箱(28),所述工作箱(28)内设有工作腔(56),所述工作腔(56)下侧固定设有气泵(35),所述气泵(35)与所述气泵固定座(36)相固定,所述气泵(35)是上侧固定设有出气管(46),所述出气管(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娟,
申请(专利权)人:田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