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345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坯体、贝壳和斑点金属釉和面釉,所述贝壳纹理面向外扣设于坯体外表面,所述面釉覆盖于坯体表面,所述斑点金属釉设于坯体和面釉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渗透釉从充满空隙的贝壳渗透出来,使得贝壳呈现桃红色,且贝壳纹理和边缘清晰可见,强还原阶段快速升温,使得釉面快速熔融,气孔被封闭,还原气氛无法渗入坯体内,胚体内Fe2O3无法充分还原为FeO而呈黄色,点状金属釉呈现金属色,最后陶瓷形态整理呈现沙黄色釉面带金色点状斑,形似沙滩上的金光点点,辅以贝壳纹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领域,具体的涉及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在陶瓷表面呈现贝壳纹理,传统的做法一是直接在坯体表面彩绘贝壳图案,这种方法属于平面绘制缺乏立体感,另一种做法是将有颜色的贝壳直接覆盖于坯体上并覆盖釉料进行烧制,贝壳在烧制的过程中表面颜色会分解氧化,最终贝壳只能呈现白色,无法呈现丰富的色彩,而如果采用彩色釉料覆盖贝壳表面再施加面釉已进行复合釉料烧制,则无法呈现贝壳本身的纹理,且边缘彩色釉料向外扩散溢出,导致贝壳边缘不清晰,有鉴于此,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通过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解决至少上述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坯体、贝壳和斑点金属釉和面釉,所述贝壳纹理面向外扣设于坯体外表面,所述面釉覆盖于坯体表面,所述斑点金属釉设于坯体和面釉之间。
[0005]优选的,所述贝壳在扣设于坯体之前浸泡于渗透釉中,所述渗透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正长石15

18份、氧化锌10

12份、黏土5

8份、石灰石15

18份、碳酸锂6

10份、氧化镍3

4份、碳酸钡5

8份、滑石5

6份。
[0006]优选的,所述坯体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铁20

30份、石英15

18份、高岭土30

4份、长石10

15份。
[0007]优选的,所述面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高岭土20

23份、二氧化硅5

8份、硅矿石6

8份、霞石正长石15

18份、焦硼酸钠12

16份。
[0008]优选的,所述金属釉的原料为铜。
[0009]根据上述的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a、在容器中平铺一层煅烧土,将具有天然纹理的贝壳铺设于煅烧土上,再覆盖一层煅烧土,置于煅烧炉中900℃下预热15min,然后10min内升温至1000℃保温煅烧20min,然后在5min中内升温至1250℃,保温10min;
[0011]步骤b、手拉成型坯体,将步骤a中煅烧后的贝壳,以纹理面向外扣设于坯体外表面,烘干坯体;
[0012]步骤c、将坯体浸入渗透釉中3

4h,使得面釉渗透入贝壳内部、以及贝壳和坯体之间的间隙,取出后用海绵擦拭坯体和贝壳表面的渗透釉;
[0013]步骤d、用石蜡涂覆贝壳表面,对坯体表面进行施面釉;
[0014]步骤e、转动陶瓷坯体,采用氧乙炔高温熔化设备,将金属铜丝在喷出的过程中熔化,并在吹风下以点状覆盖面釉,冷却后再施加一层面釉,最后撕掉贝壳表面的釉料;
[0015]步骤f、将陶瓷置于窑炉中烧制,1h内升温至1000℃,保温30min,然后在20min内升温至1350℃,保持还原氛围保温1h,自然冷却烧制成型。
[0016]优选的,所述煅烧土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高岭土50

55份、石英30

40份,所述煅烧土的原料混合后过300目筛。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煅烧炉内窑气中CO2的含量维持在42

45%。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贝壳扣设于坯体外表面后,在贝壳和坯体的间隙加抹一圈坯体泥浆。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贝壳扣设于坯体外表面前,在贝壳内壁粘附一块石蜡。
[0020]由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渗透釉从充满空隙的贝壳渗透出来,使得贝壳呈现桃红色,且贝壳纹理和边缘清晰可见,强还原阶段快速升温,使得釉面快速熔融,气孔被封闭,还原气氛无法渗入坯体内,胚体内Fe2O3无法充分还原为FeO而呈黄色,点状金属釉呈现金属色,最后陶瓷形态整理呈现沙黄色釉面带金色点状斑,形似沙滩上的金光点点,辅以贝壳纹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包括坯体、贝壳和斑点金属釉和面釉,所述贝壳纹理面向外扣设于坯体外表面,所述面釉覆盖于坯体表面,所述斑点金属釉设于坯体和面釉之间。
[0024]所述贝壳在扣设于坯体之前浸泡于渗透釉中,所述渗透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正长石15

18份、氧化锌10

12份、黏土5

8份、石灰石15

18份、碳酸锂6

10份、氧化镍3

4份、碳酸钡5

8份、滑石5

6份。有颜色的贝壳如果直接覆盖于坯体上进行烧制,在烧制的过程中表面颜色会分解氧化,最终贝壳只能呈现白色,如果采用简单的彩色釉料覆盖贝壳,无法呈现贝壳本身的纹理,且边缘彩色釉料溢出,导致边缘不清晰,本专利技术中渗透釉从充满空隙的贝壳渗透出来,使得贝壳呈现桃红色,且贝壳纹理和边缘清晰可见。
[0025]所述坯体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铁20

30份、石英15

18份、高岭土30

4份、长石10

15份。烧制过程中,坯体呈现阴黄色,配合坯体表面的颗粒,形似沙滩的形态。
[0026]所述面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高岭土20

23份、二氧化硅5

8份、硅矿石6

8份、霞石正长石15

18份、焦硼酸钠12

16份。透明釉料,透射坯体本身的颜色。
[0027]所述金属釉的原料为铜。
[0028]根据上述的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步骤a、在容器中平铺一层煅烧土,将具有天然纹理的贝壳铺设于煅烧土上,再覆盖一层煅烧土,置于煅烧炉中900℃下预热15min,然后10min内升温至1000℃保温煅烧20min,然后在5min中内升温至1250℃,保温10min;将贝壳包覆于煅烧土中进行煅烧,可以使贝壳的内外受热更均匀,避免局部煅烧过渡导致脆化,且煅烧后孔隙分布更均匀;预热的
目的是先将贝壳中的水分蒸发,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其特征在于:包括坯体、贝壳和斑点金属釉和面釉,所述贝壳纹理面向外扣设于坯体外表面,所述面釉覆盖于坯体表面,所述斑点金属釉设于坯体和面釉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贝壳在扣设于坯体之前浸泡于渗透釉中,所述渗透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正长石15

18份、氧化锌10

12份、黏土5

8份、石灰石15

18份、碳酸锂6

10份、氧化镍3

4份、碳酸钡5

8份、滑石5

6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坯体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氧化铁20

30份、石英15

18份、高岭土30

4份、长石10

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面釉的原料按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高岭土20

23份、二氧化硅5

8份、硅矿石6

8份、霞石正长石15

18份、焦硼酸钠12

16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釉的原料为铜。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贝壳纹理陶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昭腾陈尚清陈星灿苏淑燕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县腾艺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