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除尘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3310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面除尘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粘尘装置以及第二粘尘装置;所述第一粘尘装置包括可滚动的第一粘尘辊,所述第二粘尘装置包括可滚动的第二粘尘辊,所述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之间具有一供工件移动的间隙;所述支撑架设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驱使第一粘尘装置下压,以使所述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靠近并压紧在工件上,从而粘附工件上下表面尘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面除尘机构,除尘效果好。除尘效果好。除尘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面除尘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源制造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面除尘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背光源的洁净度一直是行业的一个难题,各种除尘胶,除尘膜,甚至有局部增加加湿器,来防止扬尘。单独提高背光的组装环境,譬如百级车间,成本会非常高,也很难实现,且百级的组装设备也相当高昂,这就催生出了背光膜片针对性的除尘设备。现有的除尘设备结构不够成熟、效率低、除尘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除尘机构,除尘效果好。
[0004]本技术公开的双面除尘机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双面除尘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粘尘装置以及第二粘尘装置;所述第一粘尘装置包括可滚动的第一粘尘辊,所述第二粘尘装置包括可滚动的第二粘尘辊,所述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之间具有一供工件移动的间隙;所述支撑架设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驱使第一粘尘装置下压,以使所述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靠近并压紧在工件上,从而粘附工件上下表面尘埃。
[000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粘尘装置还包括第一集尘辊,所述第一集尘辊平行且抵靠于第一粘尘辊,所述第二粘尘装置还包括第二集尘辊,所述第二集尘辊平行且抵靠于第二粘尘辊;其中,所述第一集尘辊的粘附力大于第一粘尘辊,所述第二集尘辊的粘附力大于第二粘尘辊。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粘尘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集尘辊两端的用于支撑第一集尘辊的第一轴耳、设于第一轴耳的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调节第一集尘辊与第一粘尘辊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粘尘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二集尘辊两端的用于支撑第二集尘辊的第二轴耳、设于第二轴耳的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用于调节第二集尘辊与第二粘尘辊之间的间距。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集尘辊包括内轴以及可转动设于内轴的外轴;所述第一轴耳上形成导槽,所述内轴两端设于导槽内;所述第一调节件包括压扣和顶冒,所述压扣设于导槽一端,所述顶冒一端设于压扣,所述顶冒另一端可伸缩的伸入导槽并抵接于内轴,以使所述内轴保持朝向第一粘尘辊移动的趋势。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集尘辊包括内轴以及可转动设于内轴的外轴,所述外轴包括轴体以及套设于轴体的粘性层,在所述轴体表面设若干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用于弹性支撑所述粘性层。
[0010]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承载台,所述承载台用于放置工件,所述承载台靠近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设置。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承载台上设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为基带提供导向。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两端的固定板、连接两固定板的支撑杆以及连接两固定板的支撑底板,所述下压组件设于支撑底板。
[0013]本技术公开的双面除尘机构的有益效果是:工件设于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之间的间隙,下压组件驱使第一粘尘装置下压,使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靠近并压紧在工件上,移动工件,在粘附力以及摩擦力作用下,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跟随转动,从而将工件上下表面的尘埃粘附去除。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双面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双面除尘机构的正视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双面除尘机构的侧视图。
[0017]图4是本技术双面除尘机构的第一集尘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0019]请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双面除尘机构,包括支撑架10、第一粘尘装置20以及第二粘尘装置30。
[0020]所述第一粘尘装置20包括可滚动的第一粘尘辊21,所述第二粘尘装置30包括可滚动的第二粘尘辊31。所述第一粘尘辊21与第二粘尘辊31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粘尘辊21与第二粘尘辊31之间具有一供工件移动的间隙。所述支撑架10设下压组件11,所述下压组件11驱使第一粘尘装置20下压,以使所述第一粘尘辊21与第二粘尘辊31靠近并压紧在工件上,从而粘附工件上下表面尘埃。
[0021]工件设于第一粘尘辊21与第二粘尘辊31之间的间隙,下压组件11驱使第一粘尘装置20下压,使第一粘尘辊21与第二粘尘辊31靠近并压紧在工件上,移动工件,在粘附力以及摩擦力作用下,第一粘尘辊21与第二粘尘辊31跟随转动,从而将工件上下表面的尘埃粘附去除。
[0022]其中,支撑架10包括位于两端的固定板、连接两固定板的支撑杆以及连接两固定板的支撑底板,所述下压组件11设于支撑底板。
[0023]其中,所述下压组件11包括下压气缸111、直线轴承112和导杆113,所述下压气缸111设于支撑底板,两个所述直线轴承112分设在支撑底板上。所述第一粘尘装置20还包括吸尘梁22,所述导杆113一端活动设于直线轴承112,另一端连接吸尘梁22,所述下压气缸111另一端也连接吸尘梁22。
[0024]所述第一粘尘装置20还包括第一集尘辊23,所述第一集尘辊23平行且抵靠于第一粘尘辊21。所述第二粘尘装置30还包括第二集尘辊32,所述第二集尘辊32平行且抵靠于第二粘尘辊31。其中,所述第一集尘辊23的粘附力大于第一粘尘辊21,所述第二集尘辊32的粘附力大于第二粘尘辊31。通过第一集尘辊23吸附收集第一粘尘辊21上的尘埃,第二集尘辊32吸附收集第二粘尘辊31上的尘埃,以保证第一粘尘辊21、第二粘尘辊31的粘附力。
[0025]所述第一粘尘装置20还包括位于第一集尘辊23两端的用于支撑第一集尘辊23的第一轴耳24、设于第一轴耳24的第一调节件25,所述第一调节件25用于调节第一集尘辊23
与第一粘尘辊21之间的间距。
[0026]所述第二粘尘装置30还包括位于第二集尘辊32两端的用于支撑第二集尘辊32的第二轴耳、设于第二轴耳的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二调节件用于调节第二集尘辊32与第二粘尘辊31之间的间距。
[0027]请参考图1、图2和图4,所述第一集尘辊23包括内轴231以及可转动设于内轴231的外轴。所述第一轴耳24上形成导槽241,所述内轴231两端设于导槽241内。所述第一调节件25包括压扣251和顶冒252,所述压扣251设于导槽241一端,所述顶冒252一端设于压扣251,所述顶冒252另一端可伸缩的伸入导槽241并抵接于内轴231,以使所述内轴231保持朝向第一粘尘辊21移动的趋势,从而使第一集尘辊23保持抵接在第一粘尘辊21上。
[0028]所述第一集尘辊23与第二集尘辊32结构相同,第一轴耳24与第二轴耳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调节件25与第二调节件结构也相同。
[0029]其中,第二集尘辊32也包括内轴231和外轴,其具体结构与第一集尘辊23相同。通过定时清除第一集尘辊23、第二集尘辊32表面一层,顶冒252会一直顶着集尘辊,保证集尘辊和粘尘辊有效接触和粘附力。
[0030]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第一粘尘装置以及第二粘尘装置;所述第一粘尘装置包括可滚动的第一粘尘辊,所述第二粘尘装置包括可滚动的第二粘尘辊,所述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之间具有一供工件移动的间隙;所述支撑架设下压组件,所述下压组件驱使第一粘尘装置下压,以使所述第一粘尘辊与第二粘尘辊靠近并压紧在工件上,从而粘附工件上下表面尘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尘装置还包括第一集尘辊,所述第一集尘辊平行且抵靠于第一粘尘辊,所述第二粘尘装置还包括第二集尘辊,所述第二集尘辊平行且抵靠于第二粘尘辊;其中,所述第一集尘辊的粘附力大于第一粘尘辊,所述第二集尘辊的粘附力大于第二粘尘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除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尘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一集尘辊两端的用于支撑第一集尘辊的第一轴耳、设于第一轴耳的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调节件用于调节第一集尘辊与第一粘尘辊之间的间距;所述第二粘尘装置还包括位于第二集尘辊两端的用于支撑第二集尘辊的第二轴耳、设于第二轴耳的第二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乐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