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324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9
一种道路排水系统,包括道路和设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道路上设有第一排水管道,第一排水管道与设在道路底部的下水道连通,人行道和道路之间设有路缘石模组,路缘石朝向道路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排水孔与空腔连通,路缘石模组通过第二排水管道与下水道连通;人行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砖块层、混凝土层、碎石层和渗透层,渗透层内贯穿有集水管道,集水管道上设有若干个透水孔,集水管道通过第三排水管道与第一排水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道路的两侧设置连通第二排水管道的路缘石模组,当道路上的雨水上涨,井盖来不及排水时,淹过道路的积水从路缘石上的排水孔进入第二排水管道中,第二排水管道直接将水排到下水道中,提高道路排水的效率。水的效率。水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排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城市扩建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大中城市的排水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尤其是暴雨季节许多城市由于排水不畅,而出现了“水淹城市”的现象,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下水井盖的流水量是固定的,雨量过大时,往往由于下水井盖限制了雨水的下流量,当降雨量远大于水流入排水系统的水量时,雨水就会聚集在路面,而造成水淹路面的情景。
[0003]同时,位于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也收到排水问题的困扰,由于现有的人行道设计上存在透水性、排水性差的问题,无论大雨还是小于,人行道上容易积水,严重影响人们出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排水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道路排水系统,包括道路和设在所述道路两侧的人行道,所述道路上设有第一排水管道,所述第一排水管道与设在所述道路底部的下水道连通,所述人行道和所述道路之间设有路缘石模组,所述路缘石模组包括若干个紧密排列的路缘石,所述路缘石的内部为空腔,所述路缘石朝向所述道路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路缘石模组通过第二排水管道与下水道连通;
[0007]所述人行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砖块层、混凝土层、碎石层和渗透层,所述砖块层由若干个砖块排列而成,所述混凝土层由小碎石、混凝土和透水剂混合组成,所述碎石层由碎石组成,所述渗透层由混凝土和小碎石混合组成,所述渗透层内贯穿有集水管道,所述集水管道上设有若干个透水孔,所述集水管道通过第三排水管道与所述第一排水管道连通。
[0008]进一步的,同一个所述路缘石上的若干个所述排水孔排列成格栅状。一方面便于排水,另一方面可以阻挡大件杂物进行路缘石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路缘石模组与所述第二排水管道之间通过集水箱连通,所述集水箱内设有漏斗状的过滤装置。收集从路缘石流到集水箱内的杂物。
[0010]进一步的,位于所述集水箱上方的所述路缘石上设有可以打开和关闭的盖体。方便打开清理过滤装置内的杂物。
[0011]进一步的,相邻的两个所述砖块之间设有空隙。方便排水。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在道路的两侧设置连通第二排水管道的路缘石模组,当道路上的雨水上涨,井盖来不及排水时,淹过道路的积水从路缘石上的排水孔进入第二排水管道中,第二排水管道直接将水排到下水道中,提高道路排水的效率;在人行道上设有易于排水的砖块层、混凝土层、碎石层和渗透层,同时在渗透层内设有集水管道,能有效排去人行道上积水。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中:1、道路;2、人行道;21、砖块层;22、混凝土层;23、碎石层;24、渗透层;3、第一排水管道;4、下水道;5、路缘石模组;51、路缘石;52、排水孔;53、集水箱;54、过滤装置;55、盖体;6、第二排水管道;7、集水管道;71、透水孔;8、第三排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参阅图1

3,一种道路1排水系统,包括道路1和设在道路1两侧的人行道2,道路1上设有第一排水管道3,第一排水管道3与设在道路1底部的下水道4连通,人行道2和道路1之间设有路缘石51模组5,路缘石模组5包括若干个紧密排列的路缘石51,路缘石51的内部为空腔,路缘石51朝向道路1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排水孔52,排水孔52与空腔连通,路缘石模组5通过第二排水管道6与下水道4连通;
[0020]人行道2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砖块层21、混凝土层22、碎石层23和渗透层24,砖块层21由若干个砖块排列而成,混凝土层22由小碎石、混凝土和透水剂混合组成,碎石层23由碎石组成,渗透层24由混凝土和小碎石混合组成,渗透层24内贯穿有集水管道7,集水管道7上设有若干个透水孔71,集水管道7通过第三排水管道8与第一排水管道3连通。
[0021]同一个路缘石51上的若干个排水孔52排列成格栅状。一方面便于排水,另一方面可以阻挡大件杂物进行路缘石51内。
[0022]路缘石51模组5与第二排水管道6之间通过集水箱53连通,集水箱53内设有漏斗状的过滤装置54。收集从路缘石51流到集水箱53内的杂物。
[0023]位于集水箱53上方的路缘石51上设有可以打开和关闭的盖体55。方便打开清理过滤装置54内的杂物。
[0024]相邻的两个砖块之间设有空隙。方便排水。
[0025]运行原理:在下雨时,雨水正常流入到第一排水管道3中,而当下大雨时,第一排水管道3来不及排水,淹过道路1的积水从路缘石51上的排水孔52流到第二排水管道6中,减轻第一排水管道3的排水压力,同时,人行道2上的积水从砖块之间的缝隙渗透入混凝土层22、碎石层23和渗透层24,并最终在渗透层24中通过透水孔71流入到第三排水管道8中,然后排入到第一排水管道3。
[0026]有益效果:在道路的两侧设置连通第二排水管道的路缘石模组,当道路上的雨水
上涨,井盖来不及排水时,淹过道路的积水从路缘石上的排水孔进入第二排水管道中,第二排水管道直接将水排到下水道中,提高道路排水的效率;在人行道上设有易于排水的砖块层、混凝土层、碎石层和渗透层,同时在渗透层内设有集水管道,能有效排去人行道上积水。
[002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以上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以上实施例进行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排水系统,包括道路和设在所述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上设有第一排水管道,所述第一排水管道与设在所述道路底部的下水道连通,所述人行道和所述道路之间设有路缘石模组,所述路缘石模组包括若干个紧密排列的路缘石,所述路缘石的内部为空腔,所述路缘石朝向所述道路的一侧设有若干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路缘石模组通过第二排水管道与下水道连通;所述人行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砖块层、混凝土层、碎石层和渗透层,所述砖块层由若干个砖块排列而成,所述混凝土层由小碎石、混凝土和透水剂混合组成,所述碎石层由碎石组成,所述渗透层由混凝土和小碎石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宏基生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