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体加工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83200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配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管体加工输送系统,其包括管体输送机构,管体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架、多个第一安装板、管体夹紧装置、管体输送装置和导轨移动机构;多个第一安装板间隔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导轨移动机构设置在每个第一安装板的底面一侧位置,导轨移动机构带动第二安装板沿支撑架的横向移动;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的底面均设置有管体夹紧装置和管体输送装置;利用该加工输送系统,管体在加工完成后可以通过管体夹紧装置、管体输送装置和导轨移动机构的连动作,分别向上方四个第一安装板的位置进行管体的转移,实现一个加工工位供给四个装配工位的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体加工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配件加工
,具体涉及管体加工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速铁路接触网中的腕臂装置主要由管体(通常为圆管)以及装配在其上的各类抱箍组成。由于整个高铁路段每隔一段就需要一组腕臂,且每组腕臂的长度以及抱箍的装配位置均不一样,这样会导致高铁建设需要的腕臂数量多、种类多,而目前的管体原料加工时,大都是采用人工方式对管体进行逐一加工,导致后续的腕臂装置装配效率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管体加工输送系统,可以实现对管体进行自动输送及切割、钻孔的加工,提高了后续对管体加工及腕臂装置装配的生产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体加工输送系统,包括管体输送机构,所述管体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架、多个第一安装板、管体夹紧装置、管体输送装置和导轨移动机构;
[0006]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板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
[0007]所述导轨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体加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输送机构,所述管体输送机构包括支撑架、多个第一安装板、管体夹紧装置、管体输送装置和导轨移动机构;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板间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所述导轨移动机构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底面一侧位置,所述导轨移动机构连接有第二安装板,并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安装板沿所述支撑架的横向移动;所述第一安装板及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面均设置有管体夹紧装置和管体输送装置,并且,每一个第一安装板和其下端的第二安装板上安装的多个管体夹紧装置的夹紧口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加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板、输送气缸和输送滚轮;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所述输送气缸与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输送气缸的伸缩杆前端设置第二连接板,所述输送滚轮通过轴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连接,所述输送气缸能够带动所述输送滚轮水平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加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分体气缸、第二分体气缸和夹持体;所述第一分体气缸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分体气缸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分体气缸的底部,并且所述第一分体气缸、第二分体气缸的伸缩杆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分体气缸、第二分体气缸的伸缩杆上分别连接用于夹持管体的夹持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加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移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丝杠、第一滑块和第一导轨;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丝杠连接,两个第一导轨分别设置在第一丝杠的两侧,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端面两侧通过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管体加工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体加工机构,其位于所述管体输送机构的下方,所述管体加工机构包括第一导向装置、切割装置、钻孔装置、第一支撑座和牵引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导向装置设置在管体原料输送方向的上游位置;所述第一支撑座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装置的下游位置;所述切割装置和所述钻孔装置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及所述第一支撑座之间,以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翼高阳郑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