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293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沉管运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施作半潜驳下潜的坐底区,并在半潜驳上设置支墩系统;B、操作半潜驳下潜坐底,将沉管在干坞内起浮;C、半潜驳坐底后,将沉管浮运至支墩系统的正上方;D、将半潜驳与沉管定位系泊,操作半潜驳排水起浮,支墩系统支撑沉管,将沉管托出水面,完成沉管的上驳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能够通过浮运完成沉管的上驳,避免受到建设上驳码头的场地限制,无需依靠上驳码头、轨道和台车进行运输,沉管上驳的操作简单,同时控制了施工成本。同时控制了施工成本。同时控制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沉管运输
,特别是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沉管的运输航道水深不足时,采用湿拖的施工方法运输沉管,需要对航道进行开挖,会造成施工成本的高额增加,故通常会运用半潜驳运输沉管,以达到降低吃水深度的目的。
[0003]目前沉管上半潜驳的具体方法为:在沉管预制工厂与水域的连接处设置上驳码头,并在码头与半潜驳上布置连续的台车轨道,码头前沿布置半潜驳的坐底区域,首先,半潜驳定位至坐底区,并压载下沉坐底,使半潜驳甲板上的轨道与码头上的轨道对接,然后利用台车运输沉管行走至半潜驳上,最后,台车下降完成支承体系的转换,将沉管坐落在半潜驳甲板的支墩体系上。
[0004]因此,目前沉管上半潜驳需要建设上驳码头并铺设轨道,再通过轨道上的台车进行运输,施工工序繁杂且施工成本高,同时建设上驳码头也易于受到场地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沉管上半潜驳的方法,需要建设上驳码头并铺设轨道,存在施工成本高,操作繁杂且易于受到码头建设场地的限制的问题,提供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避免受到建设上驳码头的场地限制,无需依靠上驳码头、轨道和台车进行运输,沉管上驳的操作简单,同时控制了施工成本。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A、施作半潜驳下潜的坐底区,并在半潜驳上设置支墩系统;
>[0009]B、操作半潜驳下潜坐底,将沉管在干坞内起浮;
[0010]C、半潜驳坐底后,将沉管浮运至支墩系统的正上方;
[0011]D、将半潜驳与沉管定位系泊,操作半潜驳排水起浮,支墩系统支撑沉管,将沉管托出水面,完成沉管的上驳工作。
[0012]通过坐底区的设计施工,半潜驳在坐底区完成坐底后,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浮运状态的沉管通过,充分利用水的浮力将沉管浮运至半潜驳的上方,从而取代轨道和台车对沉管进行运输,减少人力物力的损耗,控制施工成本,通过在半潜驳上设置的支墩系统,在半潜驳起浮过程中,能够保证沉管顺利完成支撑体系的转换,由半潜驳完全承载沉管进行运输;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能够通过浮运完成沉管的上驳,避免受到建设上驳码头的场地限制,无需依靠上驳码头、轨道和台车进行运输,沉管上驳的操作简单,同时控制了施工成本。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坐底区的布置包括如下步骤:
[0014]A1、根据沉管浮运的吃水深度、半潜驳的尺寸以及碎石基础的厚度,预留安全距离
的基础上确定下潜坑的长宽尺寸和开挖深度;
[0015]A2、在靠近干坞的水域中开挖下潜坑;
[0016]A3、在挖掘好的下潜坑底部铺设碎石基础,完成坐底区的布置。
[0017]下潜坑的长宽尺寸对应着半潜驳的长宽尺寸且预留有安全距离,而下潜坑的开挖深度,在铺设好碎石基础且半潜驳坐底后,需要保证沉管浮运的底部与半潜驳甲板上的支墩之间预留有安全距离。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A1中,下潜坑长宽尺寸预留的安全距离至少为15m,下潜开挖深度预留的安全距离至少为1m。预留足够的安全距离能够提高施工的操作安全与容错率。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C中,沉管的浮运包括如下步骤:
[0020]C1、将沉管远离半潜驳的侧边两端均固定缆绳一,将两端的缆绳一固定于水岸的绞车上;将沉管靠近半潜驳的侧边两端均固定缆绳二,将两端的缆绳二固定于半潜驳的绞车上;
[0021]C2、操作半潜驳的绞车牵引缆绳二,将沉管朝半潜驳绞移,操作水岸的绞车牵引缆绳一,在牵引的同时调整沉管绞移的方向。
[0022]通过缆绳与绞车的配合对沉管进行牵拉运输,施工简单,易于实现,在沉管运输的前后方均设置了缆绳,缆绳一是用于控制沉管的摆动,减少水流对沉管浮运影响,缆绳二则主要用于提供牵拉力带动所述沉管从干坞中移动至半潜驳的上方,缆绳一和缆绳二的协同作用下能够保证沉管在水域中进行平稳地浮运。
[0023]优选地,所述步骤C1中,两端的缆绳一交叉固定于绞车上,两端的缆绳二也交叉固定于绞车上。
[0024]将缆绳一和缆绳二都进行了交叉设置,进行牵拉时便于调节沉管浮运的方向,使沉管能够准确浮运至支墩系统的正上方,且能够加大对水流扰动影响的控制效果。
[0025]优选地,所述步骤C2中,操作水岸的绞车时,保持恒张力进行溜尾。
[0026]根据现场水域流动的影响,确定缆绳一需要对沉管施加的约束力,进而操作水岸的绞车牵引缆绳一时保持相应恒定的张力,易于对绞车进行操作,同时保证了沉管浮运的稳定性。
[0027]优选地,所述步骤A中,支墩系统设置有液压平衡装置,液压平衡装置能够自动调节支墩系统适应半潜驳的变形。
[0028]操作半潜驳起浮的过程中,半潜驳的甲板面逐渐承受沉管的重力,进而半潜驳的船体易于发生中垂变形,在支墩系统中设置的液压平衡装置,则能够根据半潜驳的变形自动调节,保证沉管在支墩系统的支撑面上均匀受力,避免沉管损坏。
[0029]优选地,液压平衡装置包括液压千斤顶、控制模块和监测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液压千斤顶和监测模块电性连接,监测模块监测支墩系统的承受压力,控制模块控制液压千斤顶用于调节支墩系统的压力平衡。
[0030]支墩系统由若干个单独的支墩排列组成,若干个单独的支墩分布于沉管的底面共同对沉管进行支撑,且每个支墩承受的压力相当,每个单独的支墩均对应有一个液压千斤顶进行高度调节,监测模块能够分别监测每个支墩的承受压力,当半潜驳发生中垂变形时,则一些单个支墩会相对于沉管的底面发生升降变化,相应一些单个支墩承受的压力会增大或减少,监测模块监测到一些单个支墩的压力变化后,控制模块会控制相对应的液压千斤
顶对压力变化的支墩进行适应性的升降调节,进而使支墩系统中每个支墩承受的压力大致相当,保证支墩系统在半潜驳变形影响下依然维持均衡的支撑,使沉管的受力平衡,保护沉管不会因局部受力过大而发生形变损伤。
[0031]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利用水域的潮起潮落的时间对沉管进行浮运。
[0032]沉管浮运时,需要保证沉管的底部与半潜驳甲板上的支墩之间预留有安全距离,水域的潮起潮落会对安全距离直接产生影响,充分利用水域潮起潮落的高低差,能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也可以合理确定下潜坑的开挖深度,节约施工成本。
[0033]优选地,所述步骤D中,半潜驳和沉管的定位系泊均是设置多个牵拉方向的缆绳进行牵拉,多个牵拉方向的缆绳能够将半潜驳和沉管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不动。
[0034]缆绳和绞车的的配合易于实现,施工简单,根据现场半潜驳和沉管的受力情况,设置多个牵拉方向保证半潜驳或沉管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保证沉管上驳工作的顺利进行。
[003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6]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能够通过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施作半潜驳(1)下潜的坐底区(2),并在半潜驳(1)上设置支墩系统(5);B、操作半潜驳(1)下潜坐底,将沉管(3)在干坞(4)内起浮;C、半潜驳(1)坐底后,将沉管(3)浮运至支墩系统(5)的正上方;D、将半潜驳(1)与沉管(3)定位系泊,操作半潜驳(1)排水起浮,支墩系统(5)支撑沉管(3),将沉管(3)托出水面,完成沉管(3)的上驳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坐底区(2)的布置包括如下步骤:A1、根据沉管(3)浮运的吃水深度、半潜驳(1)的尺寸以及碎石基础的厚度,预留安全距离的基础上确定下潜坑的长宽尺寸和开挖深度;A2、在靠近干坞(4)的水域中开挖下潜坑;A3、在挖掘好的下潜坑底部铺设碎石基础,完成坐底区(2)的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下潜坑长宽尺寸预留的安全距离至少为15m,下潜开挖深度预留的安全距离至少为1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管浮态上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沉管(3)的浮运包括如下步骤:C1、将沉管(3)远离半潜驳(1)的侧边两端均固定缆绳一(6),将两端的缆绳一(6)固定于水岸的绞车上;将沉管(3)靠近半潜驳(1)的侧边两端均固定缆绳二(7),将两端的缆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成刘轩源欧伟山戴双全彭刚陈健斌张涛邹正周许则贵陈翀肖桂森贺嘉鑫方锦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