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814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行星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包括支撑座、展开组件、偏航组件、俯仰组件、臂杆、载荷支架、热防护组件和电缆防护组件;所述支撑座上设置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连接偏航组件;所述偏航组件连接臂杆的一端,所述臂杆的另一端设置俯仰组件;所述俯仰组件上设置用于放置载荷的载荷支架,所述载荷支架上还设置对载荷进行防护的热防护组件;所述电缆防护组件对电缆进行防护,电缆依次连接热防护组件、俯仰组件、偏航组件和展开组件后,由所述支撑座穿出;所述展开组件、偏航组件和俯仰组件带动载荷支架和载荷实现展开、偏航和俯仰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地外行星表面星球车使用,为有效载荷提供精确指向。确指向。确指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行星探测
,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现有月球车指向机构,通过三轴转动,实现有效载荷初始状态建立、俯仰偏航扫视,以满足月面导航、科学探索的探测需要。
[0003]由于月球重力仅为地球表面的1/6,指向机构转动过程中的重力矩负载较小;月壤松软,颠簸载荷较小;月面不存在大气,因此不存在沙尘暴等天气现象,除转动部分外,未采取专门的多余物防护措施。月球的一天约等于地球的一个月,月昼时间较长,可以付出较多的时间代价来实现有效载荷的回温,载荷热防护措施较少。
[0004]但以火星环境为例,火星重力约为地球重力的1/3,表面多为硬质地面,颠簸明显;火面存在周期性的沙尘天气,沙砾飞溅;火星的一天约等于地球的一天。月球车指向机构负载较小、防护措施有限,对火星等地外行星的大重力、极端高低温快速交变、沙尘、颠簸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适用于地外行星表面星球车使用,为有效载荷提供精确指向。
[0006]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包括支撑座、展开组件、偏航组件、俯仰组件、臂杆、载荷支架、热防护组件和电缆防护组件;
[0008]所述支撑座上设置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连接偏航组件;所述偏航组件连接臂杆的一端,所述臂杆的另一端设置俯仰组件;所述俯仰组件上设置载荷支架,所述载荷支架上设置载荷;所述载荷支架上还设置热防护组件,用于对载荷进行防护;所述电缆防护组件对电缆进行防护,所述电缆依次连接所述热防护组件、俯仰组件、偏航组件和展开组件后,由所述支撑座穿出;所述展开组件、偏航组件和俯仰组件带动所述载荷支架和载荷实现展开、偏航和俯仰转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指向机构的整体构型呈T字型分布,所述展开组件带动载荷实现由平行于支撑座的收拢状态,转动至垂直于支撑座的直立状态;所述偏航组件和俯仰组件分别带动载荷实现

180
°
~180
°
的偏航转动、及

80
°
~90
°
的俯仰转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指向机构还包括压紧释放组件,所述压紧释放组件采用三组,并分别设置在所述载荷支架的两侧、及所述偏航组件的一侧。
[0011]进一步的,所述展开组件包括展开支架、设置在所述展开支架的展开驱动模块和展开辅助轴系,所述展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展开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展开辅助轴系;所述俯仰组件包括俯仰驱动模块、与所述俯仰驱动模块连接的俯仰支架和俯仰辅助
轴系,所述俯仰支架与所述臂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俯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载荷支架。
[0012]进一步的,所述偏航组件包括偏航支架、设置在所述偏航支架上的偏航驱动模块、及与所述偏航驱动模块连接的转接板,其中偏航支架与展开驱动模块连接;所述转接板连接臂杆的一端,并对偏航驱动模块进行环形遮挡。
[0013]进一步的,所述展开驱动模块、偏航驱动模块和俯仰驱动模块三者均包括驱动壳体、设置在驱动壳体内的电机、行星减速器、谐波减速器、输出轴和旋转变压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依次连接两级行星减速器、一级谐波减速器和旋转变压器;所述展开驱动模块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偏航支架,所述偏航驱动模块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臂杆的一端,所述俯仰驱动模块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载荷支架。
[0014]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变压器与输出轴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采取两级密封,并相对所述输出轴的轴线呈不对称V型布置;所述密封圈包括V型短臂和V型长臂,两者之间并与所述输出轴表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偏航驱动模块的驱动壳体端部设置有锥面,形成对外部粉尘起导向作用的导向斜坡。
[0015]进一步的,所述热防护机构包括外壳、挡板、保温内衬、测温单元和电加热器,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载荷支架上,并用于安装载荷和电缆;所述外壳内部设置对载荷和电缆进行保护挡板、用于进行温度反馈的测温单元、及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所述外壳内表面设置进行保温的保温内衬。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电缆防护组件包括绑扎线、电缆外套、电缆、固定式电缆支架和限位式电缆支架,所述电缆的外表面设置电缆外套,并设置有绑扎线进行固定;所述电缆通过所述固定式电缆支架固定在支撑座上,并通过所述限位式电缆支架固定在所述臂杆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绑扎线采用热固性薄膜、低膨胀系数的绑扎线;所述电缆外套采用宽温域柔韧的电缆外套,直径大于电缆变形的最大值。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整体的构型设计、轻量化设计,并通过展开组件、偏航组件和俯仰组件实现指向机构的转动和偏转,整体结构简单、功能可靠,并采用热防护组件,可对沙尘进行有效防护,也设置电缆防护组件,用于对电缆进行防护。
[0020](2)本专利技术的电缆防护组件在提升电缆防尘能力、增强抗力学能力、降低转动磨损的同时,采取的防护措施不增加电缆阻力矩,有效提高了指向机构的负载能力。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的左视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展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偏航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展开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热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电缆防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电缆防护组件的右视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

展开组件、2

偏航组件、3

俯仰组件、4

支撑座、5

压紧释放组件、6

臂杆、7

载荷支架、8

热防护组件、9

电缆防护组件、11

展开驱动模块、111

电机、112

行星减速器、113

谐波减速器、114

输出轴、115

旋转变压器、116

密封圈、116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展开组件、偏航组件、俯仰组件、臂杆、载荷支架、热防护组件和电缆防护组件;所述支撑座上设置展开组件,所述展开组件连接偏航组件;所述偏航组件连接臂杆的一端,所述臂杆的另一端设置俯仰组件;所述俯仰组件上设置载荷支架,所述载荷支架上设置载荷;所述载荷支架上还设置热防护组件,用于对载荷进行防护;所述电缆防护组件对电缆进行防护,所述电缆依次连接所述热防护组件、俯仰组件、偏航组件和展开组件后,由所述支撑座穿出;所述展开组件、偏航组件和俯仰组件带动所述载荷支架和载荷实现展开、偏航和俯仰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向机构的整体构型呈T字型分布,所述展开组件带动载荷实现由平行于支撑座的收拢状态,转动至垂直于支撑座的直立状态;所述偏航组件和俯仰组件分别带动载荷实现

180
°
~180
°
的偏航转动、及

80
°
~90
°
的俯仰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向机构还包括压紧释放组件,所述压紧释放组件采用三组,并分别设置在所述载荷支架的两侧、及所述偏航组件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组件包括展开支架、设置在所述展开支架的展开驱动模块和展开辅助轴系,所述展开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展开驱动模块连接所述展开辅助轴系;所述俯仰组件包括俯仰驱动模块、与所述俯仰驱动模块连接的俯仰支架和俯仰辅助轴系,所述俯仰支架与所述臂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俯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载荷支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大承载地外行星探测指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航组件包括偏航支架、设置在所述偏航支架上的偏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朴真何永强张书洋王明许怡贤袁丁邱慧卿恒新邓宇华盛聪徐燕菱冀巍王青张孝辉杨孟华郝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