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阻聚剂及其用途、聚羧酸减水剂用高稳定性聚醚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8277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阻聚剂及其用途、聚羧酸减水剂用高稳定性聚醚及其制备方法。按重量份计,该复合阻聚剂包括10~50份酚类阻聚剂、10~50份受阻胺类阻聚剂、1~10份辅助阻聚剂、0.1~5份金属盐和0.5~5份乳化剂;所述辅助阻聚剂为硫代酯类抗氧剂。该复合阻聚剂通过各组分的协同阻聚作用,可高效地抑制聚合物的生成,具有更好的阻聚效率;其应用于聚羧酸减水剂用聚醚大单体中,可高效地抑制聚醚大单体中聚合物的生成,可制得不易分解、稳定性高的聚醚。稳定性高的聚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阻聚剂及其用途、聚羧酸减水剂用高稳定性聚醚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外加剂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阻聚剂及其用途、聚羧酸减水剂用高稳定性聚醚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羧酸减水剂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混凝土建设工程,其主要通过聚醚大单体、不饱和小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在水溶液中自由基共聚制备而得。常用的聚醚大单体在端基上含有不饱和的双键,常见的品种有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异戊烯基聚氧乙烯基醚、4

羟丁基乙烯基聚氧乙烯基醚、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单乙烯基聚氧乙烯基醚、烯丙基聚氧乙烯基醚、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等,一般是通过环氧乙烷与不饱和烯醇,在催化剂存在下,经过乙氧基化开环加成制备而成,且可通过环氧化合物的加成数控制聚醚单体的分子量。目前,国内比较常见的乙氧基化反应器技术有以下三种,即:外循环喷雾式反应器(PRESS)、文丘里喷射式回路反应器(BUSS)、外循环喷雾和文丘里喷射结合式反应器、搅拌釜式反应器等生产技术。
[0003]但是,聚醚大单体使用时,一般有片剂、粉剂、熔融态和水溶液态等形态。聚醚大单体在保存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光、热效应等因素作用,容易使得聚醚大单体上不饱和双键发生热分解产生自由基;或者原材料中引入的引发剂等杂质等产生的自由基,都可以引发聚醚大单体发生自由基反应,导致聚醚性能的下降。对于片剂和粉剂聚醚产品而言,在切片、喷雾过程中会引发聚醚生成一种类似凝胶状的物质,该凝胶状物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结块;同时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中放热,如果不及时排出热量,由于热量的累积,还会使得聚醚大单体性能劣化的速度加快,特别是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同时因为聚醚在存储以及运输过程中,不断与空气接触,导致产品的过氧值升高,也会引发聚醚大单体的分解反应。现有技术一般采用加入少量的阻聚剂或稳定剂解决聚醚贮存和转移过程中稳定性的问题,可以避免这种破坏性反应。但是,单一阻聚剂往往不能很好的解决阻聚作用。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以何种复合阻聚剂组合,通过其协同阻聚作用以高效地抑制聚合物的生成,使其具有更好的阻聚效果和效率。
[0004]申请号为CN201510981503.6,,公开日为2016年06月22日,公开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单体聚醚的合成方法,包括:在起始剂中投入碱金属氢化物或硼氢化物,以制备起始剂的钠盐;在起始剂的钠盐中,通入预定量的环氧乙烷,生成预聚物;在预聚物中继续通入环氧乙烷,并保持预定加料速度和回流速度,以生成不饱和聚醚;投入预设比例的羧酸或羧酸酐,并保持预设的温度,持续搅拌预设的时间;添加预设种类和比例的稳定剂。应用该专利技术可以使得所制备的聚醚多元醇具有储存稳定性好、不易降解、保质期长、合成出的聚羧酸减水剂性能较高的特点。该专利技术中所制备得到的单体聚醚多元醇的末端不是羟基,而是被羧基酯化,从而使产品的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稳定剂的种类和加入的量没有在专利中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聚醚大单体贮存或转移过程中易降解、稳定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阻聚剂,其按重量份计,包括10~50份酚类阻聚剂、10~50份受阻胺类阻聚剂、1~10份辅助阻聚剂、0.1~5份金属盐和0.5~5份乳化剂;
[0006]所述辅助阻聚剂为硫代酯类抗氧剂。
[000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酚类阻聚剂为4

甲氧基苯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2,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2,5

二叔丁基对苯二酚、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酚、2,6

二叔丁基
‑4‑
乙基苯酚、2,6

二叔丁基
‑4‑
二甲氨甲基苯酚、2

(5


‑2‑
苯三唑基)
‑6‑
叔丁基
‑4‑
甲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受阻胺类阻聚剂为4

羟基

2,2,6,6

四甲基哌啶
‑1‑
氧自由基、4

苯甲酰氧基

2,2,6,6

四甲基哌啶
‑1‑
氧基自由基、4

苯甲酰氧基

2,2,6,6

四甲基哌啶
‑1‑
氧基自由基、聚丁二酸(4

羟乙基

2,2,6,6

四甲基
‑1‑
哌啶乙醇)酯、N,N'

双(2,2,6,6

四甲基哌啶基)己二胺、双(2,2,6,6

四甲基
‑4‑
哌啶基)癸二酸酯、4



2,2,6,6

四甲基
‑1‑
哌啶氧自由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0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盐为双(N,N

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氯化亚铜、硫酸铜、碱式碳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0]所述辅助阻聚剂为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3,3'

硫代二丙酸二(十四烷基)酯、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乳化剂的化学结构式为RO

(CH2CH2O)
n

H;R=iso

C
13
H
27
;其中,n=3、6、10、20、40、60。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复合阻聚剂的用途,将复合阻聚剂乳液与聚醚大单体混合,以制备得到聚羧酸减水剂用高稳定性聚醚;所述复合阻聚剂乳液由复合阻聚剂加入溶剂中乳化而成,所述复合阻聚剂为采用如上所述的复合阻聚剂。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用高稳定性聚醚,其由复合阻聚剂乳液与聚醚大单体混合制备而成;所述复合阻聚剂乳液由所述复合阻聚剂加入溶剂中乳化而成,所述复合阻聚剂与聚醚大单体的质量比为(10~40)ppm:1;所述复合阻聚剂采用如上所述的复合阻聚剂。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聚醚大单体由环氧化合物与不饱和烯醇,在烷氧基化催化剂存在下,经过乙氧基化反应制备而成;所述不饱和烯醇、环氧化合物与烷氧基化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5):(0.0005~0.0020)。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不饱和烯醇为4

羟丁基乙烯基醚、二乙二醇单乙烯基醚、乙烯基乙二醇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环氧化合物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所述烷氧基化催化剂为甲醇钠、甲醇钾、双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阻聚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10~50份酚类阻聚剂、10~50份受阻胺类阻聚剂、1~10份辅助阻聚剂、0.1~5份金属盐和0.5~5份乳化剂;所述辅助阻聚剂为硫代酯类抗氧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阻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酚类阻聚剂为4

甲氧基苯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2,4

二甲基
‑6‑
叔丁基苯酚、2,5

二叔丁基对苯二酚、2,6

二叔丁基
‑4‑
甲基苯酚、2,6

二叔丁基
‑4‑
乙基苯酚、2,6

二叔丁基
‑4‑
二甲氨甲基苯酚、2

(5


‑2‑
苯三唑基)
‑6‑
叔丁基
‑4‑
甲基苯酚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阻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阻胺类阻聚剂为4

羟基

2,2,6,6

四甲基哌啶
‑1‑
氧自由基、4

苯甲酰氧基

2,2,6,6

四甲基哌啶
‑1‑
氧基自由基、4

苯甲酰氧基

2,2,6,6

四甲基哌啶
‑1‑
氧基自由基、聚丁二酸(4

羟乙基

2,2,6,6

四甲基
‑1‑
哌啶乙醇)酯、N,N'

双(2,2,6,6

四甲基哌啶基)己二胺、双(2,2,6,6

四甲基
‑4‑
哌啶基)癸二酸酯、4



2,2,6,6

四甲基
‑1‑
哌啶氧自由基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阻聚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为双(N,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云辉陈展华肖悦林晓森李跃容郭元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