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密连接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63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4
一种水密连接器结构,包括套筒、插头壳体,插头壳体的尾部插装在套筒的头部,套筒内设置粘接套,粘接套的尾部抵在套筒内壁的台阶II上、头部端面与插头壳体尾部端面之间设置垫片I;套筒从尾部穿设有水密光缆,水密光缆从外到内依次为光缆护套、钢管、光纤,水密光缆头部的光纤裸露,光缆护套及钢管的头部处于粘接套内,钢管及光缆护套的头部端面设置垫片II,垫片II及水密光缆通过在粘接套内灌胶的方式固定在粘接套内;垫片I、垫片II上均设置供光纤穿过的通孔,光纤穿过垫片II、垫片I与插头壳体内的组件连接。在光缆发生轴向窜动时,垫片II能够减小轴向力对灌胶结构的破坏;粘接套与插头壳体之间设置垫片I,防止光缆轴向窜动带动粘接套窜动。接套窜动。接套窜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密连接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水密连接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水密连接器结构的套筒内仅有粘接套结构,无法承受连接器尾部光缆向连接器方向较大的轴向推力,在连接器外部水压较大时,线缆容易向连接器内窜动,影响产品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水密连接器光缆容易轴向窜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密连接器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密连接器结构,包括套筒、插头壳体,插头壳体的尾部插装在套筒的头部,套筒的内腔中设置粘接套,粘接套的尾部抵在套筒内壁的台阶II上、头部端面与插头壳体尾部端面之间设置垫片I,防止粘接套轴向窜动;套筒从尾部穿设有水密光缆,水密光缆从外到内依次为光缆护套、钢管、光纤,水密光缆头部的光纤裸露,光缆护套及钢管的头部截面处于粘接套内,钢管及光缆护套的头部端面设置垫片II,垫片II及水密光缆通过在粘接套内灌胶的方式固定在粘接套内;垫片I、垫片II上均设置供光纤穿过的通孔,光纤穿过垫片II、垫片I与插头壳体内的组件连接。
[0005]进一步的,所述插头壳体与套筒配合面之间设置密封圈。
[0006]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头部内壁上设置台阶I,垫片I与粘接套的轴向长度总和大于台阶I与台阶II两者径向端面之间的距离。
[0007]进一步的,所述垫片I上的通孔头部为锥形孔I,锥形孔I从头部到尾部内径逐渐减小。
[0008]进一步的,所述垫片I的壁体上沿轴向开设有安装槽,用于安装光纤。
[0009]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套的通孔头部为锥形孔II,锥形孔II从头部到尾部内径逐渐减小,垫片II设置在锥形孔II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粘接套的通孔尾部内壁开设有槽,在灌胶后,灌胶后的结构能够与粘接套牢固配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尾部设置光缆夹紧扣,夹紧光缆以防止光缆脱落。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水密光缆端部的光纤裸露,光缆护套及钢管头部的截面处于粘接套内,该截面上设置垫片II并在粘接套内灌胶处理,从而将垫片II和水密光缆固定在粘接套内,在光缆发生轴向窜动时,垫片II能够减小轴向力对灌胶结构的破坏;粘接套与插头壳体之间设置垫片I,防止光缆轴向窜动带动粘接套窜动。
[0013]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密连接器结构实施例的正面局部剖视图;
[0015]图2为图1去水密光缆后的立体局部剖视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
插头壳体,2

垫片I,201

锥形孔I,202

安装槽,3

垫片II,4

粘接套,401

槽,402

锥形孔II,5

套筒,501

台阶I,502

台阶II,6

钢管,7

光缆护套,8

光缆夹紧扣,9

密封圈,10

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密连接器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插头壳体1、垫片I2,垫片II3、粘接套4、套筒5、水密光缆、光缆夹紧扣8、密封圈9,水密光缆从外到内依次为光缆护套7、钢管6、光纤10。定义图中所示连接器结构的左端为头部、右端为尾部,来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0]插头壳体1的尾部插装在套筒5内腔的头部,且插头壳体尾部端面抵在套筒内腔头部内壁的台阶I501上。插头壳体1插入套筒5中的部分的外壁与匹配的套筒5的内壁之间嵌套密封圈9,用于插头壳体1与套筒5之间的密封,在本实施例中,套筒5对应位置处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密封圈9嵌套在环形槽内。
[0021]套筒5的内部空腔中设置有粘接套4,粘接套4的轴线方向与套筒5的轴线方向重合,粘接套4的尾端端面抵在套筒靠近尾端的空腔内壁的台阶II502上,粘接套4的头部端面与插头壳体1的尾部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粘接套4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靠近头部位置的内径从头部到尾部逐渐减小,形成锥形孔II 402,靠近尾部部分的通孔内壁开设有槽401,槽401到尾端之间的通孔内径不变。
[0022]从套筒5的尾部穿设水密光缆,水密光缆的头部位于套筒5内,并且水密光缆的头部去掉光缆护套7以及钢管6,使得光纤10裸露,同时使光缆护套7、钢管6的端部截面处于锥形孔II402的内腔中。裸露的光纤延伸出钢管6的头部,经过套筒5的内部空腔后与插头壳体1内的组件连接,插头壳体1用于与其他设备连接。在套筒5的尾部设置光缆夹紧套8,用于夹紧此处穿设的水密光缆,对水密光缆进行防护,防止水密光缆被拉断、脱落。
[0023]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插头壳体1的尾部端面与粘接套4的头部端面之间的套筒内腔中增加设置垫片I2,垫片I2中的其中一个端面抵在插头壳体1的尾部端面上,另一个端面抵在粘接套4的头部端面上。水密光缆中的钢管6以及光缆护套7的头部端面上设置垫片II3。垫片I2与垫片II3上均设置供光纤10穿过的通孔。
[0024]垫片I2、粘接套4两者的长度之和与套筒5的内腔轴向长度需要合理搭配。在本实施例中,垫片I2、粘接套4两者的轴向长度之和略大于台阶I501径向端面与台阶II502径向
端面之间的轴向距离,使得垫片I2略微向头部超出台阶I501的径向端面,使得插头壳体1插装后其尾部端面能够抵在垫片I2的头部端面上,同时垫片I2的长度及结构能够保证粘接套4在受轴向力时不能窜动。在本实施例中,垫片I2的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垫片I2上的通孔头部为锥形孔I201,从头部到尾部内径逐渐减小,水密光缆中的光纤10穿过该锥形孔I201后便于与插头壳体1中的组件结构配合,垫片I2上的通孔尾部内径保持不变,垫片I2的壁体上沿轴向开设有安装槽202,用于安装光纤。垫片I2的结构不限于图1中所示结构形式,可为多半结构拼接的形式或其他结构形式,能够实现垫片I的功能即可。
[0025]水密光缆中的光缆护套7以及钢管6的头部截面处于锥形孔II402中,在水密光缆安装后,锥形孔II402内进行灌胶的方式进行处理,通过粘接套4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密连接器结构,包括套筒(5)、插头壳体(1),插头壳体(1)的尾部插装在套筒(5)的头部,其特征在于:套筒(5)的内腔中设置粘接套(4),粘接套(4)的尾部抵在套筒内壁的台阶II(502)上、头部端面与插头壳体尾部端面之间设置垫片I(2),防止粘接套(4)轴向窜动;套筒(5)从尾部穿设有水密光缆,水密光缆从外到内依次为光缆护套(7)、钢管(6)、光纤(10),水密光缆头部的光纤裸露,光缆护套(7)及钢管(6)的头部截面处于粘接套(4)内,钢管(6)及光缆护套(7)的头部端面设置垫片II(3),垫片II(3)及水密光缆通过在粘接套(4)内灌胶的方式固定在粘接套(4)内;垫片I(2)、垫片II(3)上均设置供光纤穿过的通孔,光纤穿过垫片II(3)、垫片I(2)与插头壳体(1)内的组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密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1)与套筒(5)配合面之间设置密封圈(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密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的头部内壁上设置台阶I(501),垫片I(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静胡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