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梭式烧端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54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梭式烧端炉,包括炉车和炉室,所述炉室包括炉胆和炉体,所述炉胆能够容置所述炉车或所述炉车的一部分,所述炉体用于容置所述炉胆,所述炉体可相对所述炉胆移动以使所述炉胆裸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梭式烧端炉,能够简化结构、节省氮气,使得炉膛气氛稳定,具有使用方便和维护便利的优势。有使用方便和维护便利的优势。有使用方便和维护便利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梭式烧端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热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梭式烧端炉,该设备用于MLCC的烧端工序。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烧端炉大部分为网带式烧端炉,为连续生产型设备,有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的优点。在气氛烧端方面被广泛使用。
[0003]但网带式烧端炉在被广泛使用后,也暴露出了不少的缺点,给使用者和制造方带来很大困绕。其缺点包括:
[0004]1、由于是半开发式炉膛,依靠氮气持续喷射形成的气帘来阻隔外界空气进入炉膛,这导致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额外的氮气支持,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对于一些产品批量不大或实验性质的,这一点显得特别突出;
[0005]2、半开放式炉膛的通病就是炉膛气氛会受外交影响明显,外界得温度变化和气压变化对炉膛温度、压力均有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产品排胶不净、开裂等。这导致为获得优质产品,很多企业需把烧端炉设备放置到空调房里,以杜绝外界温度与压差对产品烧端过程的影响。另外为控制炉膛气氛不受外界影响,设备还需增加额外的配置,如氧含量抽样、气氛质量流量控制等,变相增加设备生产成本;
[0006]3、网带在炉膛内的持续摩擦运动,会导致网带与炉胆的损耗,每3

5年的网带更换对使用方是一笔不少的支出。另外网带式结构对制造商的制造、调试水平均有较高要求,否则会较大影响设备寿命和零部件的更换频率;
[0007]4、网带在经过长时间使用后,因为与炉胆摩擦而产生金属粉尘,对一些敏感产品会有质量影响。另外网带在炉膛外运行返回过程中会沾染粉尘,也会对炉膛产品有影响,这导致设备所在车间需为无尘车间,以杜绝外界粉尘对产品的影响,提高产品质量;
[0008]5、维修不方便,无论是保温材料的更换、炉胆更换、进气结构的更换均需专业设备生产商提供,维修成本高,时间长。另外进气子炉膛的清洗需花费很大的人力,且需清洗较频繁;
[0009]基于以上的缺陷,寻找一种满足低产能需求、维修方便、节能和低成本的烧端炉对一些小企业、实验室和高品质追求的企业就显得很重要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梭式烧端炉,能够简化结构、节省氮气,使得炉膛气氛稳定,具有使用方便和维护便利的优势。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梭式烧端炉,包括炉车和炉室,所述炉室包括炉胆和炉体,所述炉胆能够容置所述炉车或所述炉车的一部分,所述炉体用于容置所述炉胆,所述炉体可相对所述炉胆移动以使所述炉胆裸露。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室还包括炉底,所述炉底位于所述炉胆的底部,所述炉底和所述炉体配合形成容置所述炉胆的半封闭腔。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底的顶部与所述炉胆的底部抵接。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底具有下加热器。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底具有下隔热砖。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个别所述下隔热砖抵接支撑所述炉胆。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室还包括L形的炉架,所述炉架具有水平部和竖立部,所述竖立部用于安装所述炉胆,所述水平部用于支撑所述炉体。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水平部设置所述炉底。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水平部设置有支撑所述炉体的第一导轨。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第一导轨并排的设置有两个。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两个所述第一导轨设置于所述炉胆相对的两侧。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体具有抵接所述第一导轨的第一滚轮。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室还包括带动所述炉体移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电机和传动链条。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水平部设置有支撑所述传动链条的前齿轮轴和后齿轮轴,所述前齿轮轴设置于所述水平部的前端,所述后齿轮轴设置于所述水平部的后端。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动力电机设置于所述炉体的底部,所述动力电机设置于所述水平部远离所述竖立部的一端,也即,所述动力电机设置于所述水平部的后端。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室还包括带动所述炉体移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动力电机、齿轮和齿条。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体内设置有上加热器。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体具有若干第一隔热砖,若干所述第一隔热砖形成所述炉体的内表面,所述炉体的内表面包括所述炉体的顶壁和侧壁。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第一隔热砖与所述下隔热砖上下交叠隔热。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下隔热砖配合形成凸部,所述第一隔热砖配合形成容置所述凸部的凹部。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胆设置有排气管路,所述排气管路包括位于所述炉胆内的集气管、连接所述集气管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外界连通,所述集气管设置有若干集气孔。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出气管包括竖立管和水平管,所述竖立管贯穿所述炉胆,所述竖立管与外界连通,所述水平管位于所述炉胆内,所述水平管的
一端设置清渣口和封闭所述清渣口的堵塞,所述水平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集气管,所述水平管的径向外表面与所述竖立管的底端连接。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集气管设置于所述炉胆的顶壁,所述出气管沿所述炉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集气管沿所述炉胆的宽度方向设置。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集气管具有第一底壁、连接所述第一底壁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顶沿与所述炉胆连接固定。
[0035]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第一底壁设置所述集气孔。
[003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炉胆配合形成一个所述集气孔。
[003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胆设置有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的检测端固定于所述集气管旁。
[003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热电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炉胆前端。
[003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所述炉车包括载物架、连接所述载物架一侧的车体,所述载物架用于放置待加热产品,所述载物架搭接于所述炉胆的内表面。
[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梭式烧端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车(100)和炉室(110),所述炉室(110)包括炉胆(120)和炉体(130),所述炉胆(120)能够容置所述炉车(100)或所述炉车(100)的一部分,所述炉体(130)用于容置所述炉胆(120),所述炉体(130)可相对所述炉胆(120)移动以使所述炉胆(120)裸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室(110)还包括炉底(140),所述炉底(140)位于所述炉胆(120)的底部,所述炉底(140)和所述炉体(130)配合形成容置所述炉胆(120)的半封闭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室(110)还包括L形的炉架(150),所述炉架(150)具有水平部(160)和竖立部(170),所述竖立部(170)用于安装所述炉胆(120),所述水平部(160)用于支撑所述炉体(1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室(110)还包括带动所述炉体(130)移动的动力组件(180),所述动力组件(180)包括动力电机和传动链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梭式烧端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胆(120)设置有排气管路(190),所述排气管路(190)包括位于所述炉胆(120)内的集气管(200)、连接所述集气管(200)的出气管(210),所述出气管(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波赖斌贤龙清明徐能旺李毅邓江宾孔德祐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昊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