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纳晶纤维素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242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12 1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和生物降解性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的制备,其使用反相乳液法制备海藻酸钠/纤维素纳米晶多孔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海藻酸钠、纳晶纤维素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简单,材料易得,且安全系数好;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纤维素纳米晶负载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纳晶纤维素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纳晶纤维素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

技术介绍

[0002]近年国内外研制的止血剂或止血敷料很多,其中也不乏含抗菌性能的止血敷料,但是大部分产品是利用材料进行抗生素类药物的载药复合或是复合抗菌作用的金,银,碘等抗菌粒子。然而,抗生素类药物的复合虽然可以减少口服或注射抗生素的用量,却不可避免抗生素长久使用的耐药性问题;更重要的是以银、碘等抗菌粒子复合的止血敷料,不可被人体吸收和降解,仅限于体表皮肤的使用,不适合作为体内使用的止血敷料,从而无法满足许多重要临床手术和医用急救的特殊止血处理。
[0003]天然高分子材料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基于纤维素的止血微球材料已有较多报道。但目前已有的微球材料虽然止血效果良好,但不具有抗菌性能,在止血后,由于微球较强的亲水性能,容易造成伤口的细菌滋生和感染。此外,目前所制备的纤维素基止血微球材料大量使用环氧氯丙烷、三羟甲基丙烷等化学交联剂,交联剂的残留容易引起较强的细胞毒性,影响微球的生物相容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和生物降解性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的制备,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纳晶纤维素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的制备,其使用反相乳液法制备海藻酸钠/纤维素纳米晶多孔微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5]1)油相的制备:向液体石蜡中加入司盘80,700rpm,45℃搅拌1h
[0006]2)水相的制备:将海藻酸钠和纤维素纳米晶溶解于30ml去离子水中;
[0007]3)微球的制备:将水相滴加进油相中,800rpm搅拌2h,再滴加6ml氯化钙溶液(20wt%), 800rpm搅拌4h;随后分别用正己烷、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2遍,离心去除上清,冷冻干燥得到海藻酸钠/纤维素纳米晶SA/NCC多孔微球;将冷冻干燥后的SA/NCC多孔微球100mg投入20ml聚赖氨酸溶液中,200rpm搅拌24h,离心后冷冻干燥,得到海藻酸钠/纤维素纳米晶负载ε

聚赖氨酸SA/NCC@PL多孔微球。
[0008]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司盘80与液体石蜡的重量比为3%。
[0009]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海藻酸钠和纤维素纳米的重量比为5:1。
[001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2)中海藻酸钠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25%。
[001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水相与油相的重量比为1:3。
[001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wt%。
[0013]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聚赖氨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6mg/ml。
[001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基于海藻酸钠、纳晶纤维素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
[0015]本专利技术海藻酸钠、纳晶纤维素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简单,材料易得,且安全系数好;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海藻酸钠/纤维素纳米晶负载ε

聚赖氨酸多孔微球应用于创面止血,可快速吸收血液减少血流,促进红细胞、凝血因子、血小板等在伤口局部聚集,从而促进止血;此外由于其具有抗菌的性能,可防止创面感染和促进组织愈合。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多孔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无毒性等特性,有望在伤口止血和创面愈合等方面显现出独特优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不同比例的SA/NCC@PL多孔微球的吸液率。
[0017]图2为不同比例的SA/NCC@PL多孔微球的孔隙率。
[0018]图3为不同材料的凝血指数。
[0019]其中,control为阴性对照组Blue crown为蓝冠牌壳聚糖粉,SA为海藻酸钠,SA/NCC 为海藻酸钠/纤维素纳米晶,a为(4%OP 3:1 1.5%),b(3%OP 5:1 1.5%)
[0020]图4为不同材料的溶血率。
[0021]其中,N.Cont.为阴性对照组,P.Cont.为阳性对照组SA为海藻酸钠,SA/NCC为海藻酸钠/纤维素纳米晶,SA/NCC@PL为多孔微球(3%OP 5:1 1.5%)。
[0022]图5为SA/NCC多孔微球和SA/NCC@PL多孔微球的扫描电镜图。
[0023]图6为不同浓度SA/NCC@PL多孔微球的细胞存活率。
[0024]图7为不同材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率和抑菌图。
[0025]图8为SA/NCC@PL多孔微球粘附血小板和红细胞和缠绕不溶性纤维蛋白的扫描电镜图。其中,A、B为SA/NCC@PL多孔微球粘附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扫描电镜图,C、D为SA/NCC@PL 多孔微球缠绕不溶性纤维蛋白的扫描电镜图。
[0026]图9为不同材料在小鼠肝出血模型中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
[0027]图10为不同材料在小鼠创伤模型中的愈合能力。
[0028]图11为创伤后第10天对新组织的H&E染色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列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解释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是,它们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制或限定。
[0030]实施例1
[0031]1)油相:向90g液体石蜡中加入不同量的司盘80(2%,3%,4%,5%,6%),700rpm,45℃搅拌1h;
[0032]2)水相:将海藻酸钠和纤维素纳米晶(两者在水相中的不同质量比:1:1,2:1,3:1,4:1, 5:1和两者总和占水相质量比:0.5%,1.0%,1.5%,2.0%,2.5%)溶解于30ml去离子水中。
[0033]3)将水相滴加进油相中(水相与油相的重量比为1:3),800rpm搅拌2h,再滴加6ml氯化钙溶液(20wt%),800rpm搅拌4h;随后分别用正己烷、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2遍,离心去除上清,冷冻干燥得到SA/NCC多孔微球;将冷冻干燥后的SA/NCC多孔微球100mg投入20ml 聚赖氨酸溶液(6mg/ml)中,200rpm搅拌24h,离心后冷冻干燥,得到不同量的司盘80
(OP),不同量不同比例的海藻酸钠和纤维素纳米晶条件下制备的SA/NCC@PL多孔微球。
[0034]实施例2
[0035]测定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不同量的司盘80(OP),不同量不同比例的海藻酸钠和纤维素纳米晶的SA/NCC@PL多孔微球的吸液率和孔隙率,相关结果见图1及图2,得到两组较佳配比的微球制备条件a(4%OP 3:1 1.5%);b(3%OP 5:1 1.5%)。
[0036]多孔微球的吸液率的测定:将冻干的SA/NCC@PL多孔微球称量为W1,浸泡在含有去离子水的离心管中充分膨胀。然后用低速离心去除多余的液体,称重湿多孔微球,记为W2。按公式计算吸液率:
[0037][0038]多孔微球的孔隙率的测定:将一定重量的冻干SA/NCC@P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纳晶纤维素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的制备,其使用反相乳液法制备海藻酸钠/纤维素纳米晶多孔微球,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油相的制备:向液体石蜡中加入司盘80,700rpm,45℃搅拌1h;2)水相的制备:将海藻酸钠和纤维素纳米晶溶解于30ml去离子水中;3)微球的制备:将水相滴加进油相中,800rpm搅拌2h,再滴加6ml氯化钙溶液(20wt%),800rpm搅拌4h;随后分别用正己烷、无水乙醇、去离子水洗涤2遍,离心去除上清,冷冻干燥得到SA/NCC多孔微球;将冷冻干燥后的SA/NCC多孔微球100mg投入20ml聚赖氨酸溶液中,200rpm搅拌24h,离心后冷冻干燥,得到SA/NCC@PL多孔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纳晶纤维素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的制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司盘80与液体石蜡的重量比为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海藻酸钠、纳晶纤维素的抗菌止血多孔微球的制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小琨赵丽娟凌俊红蒋方园杨立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