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无缆节点台站的近地表精细探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
,特别是在单点高密度地震勘探中基于无缆节点台站的近地表精细探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地震勘探时,需要在地表布设检波器排列和激发各种震源,从而获取野外采集地震数据。复杂近地表具有速度低、地质结构疏松、纵横向变化快的特点,是影响地震勘探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普遍认为近地表的高速顶或潜水面是稳定的,在野外地震勘探生产中,往往全工区选择数量不多的典型试验点,进行小折射或微测井测量解释,从而用于激发井深的设计。在考虑施工成本的情况下,近地表调查网格往往大于1km
×
1km,这就势必造成部分炮点未能在最佳激发深度激发,从而影响单炮品质。在单点高密度施工三维工区内采用炸药、可控震源、电火花等进行激发,地震波在低降速带地层中传播,由于近地表厚度和速度的剧烈变化,会造成有效反射信号的时间延迟,复杂近地表工区存在静校正问题。近地表地层的稀松地质特性也使传播能量剧烈吸收,造成高频段能量衰减严重,大幅降低了地震数据的分辨率。 />[0003]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无缆节点台站的近地表精细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步骤1、按照观测系统设计的接收点位置,在三维工区内布设无缆节点台站,采集数据;步骤2、沿节点台站小排列方向进行震源激发;步骤3、将各台站采集的数据进合并;步骤4、三因素联合初至拾取方法判别采集数据的初至时间;步骤5、根据整个排列的震源激发时间、拾取初至时间、炮点和接收点观测系统,利用近地表渐变速度模型层析反演公式,获得整个排列的近地表精细速度;步骤6、获得整个三维工区的精细近地表速度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缆节点台站的近地表精细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接收点道间距为1m、2m、3m、4m或5m;节点台站数量在50-2000台之间,各节点台站的道间距相同;优选地,检波器埋置地表20cm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缆节点台站的近地表精细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整个排列中进行等间隔的震源激发;优选地,采用人工震源进行激发,所述人工震源包括炸药震源、可控震源、电火花或重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缆节点台站的近地表精细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根据近地表地质构造调整震源激发炮点距,近地表地质构造越复杂,炮点距应设置越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缆节点台站的近地表精细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台站GPS授时及多道走时理论检验技术,将各节点台站数据进行同时段合并;优选地,合并后的数据保存为segy格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无缆节点台站的近地表精细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利用能量比值、频率差异和相位特征三因素联合的初至拾取方法,判别采集数据的初至时间;优选地,判别公式为:FT
j
=ae
j
×
E
j
+bf
j
×
F
j
+ct
j
×
θ
j
其中:ae
j<...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瑞,尚新民,刘立彬,张猛,冯玉苹,胡晓婷,刘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