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学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681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工学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由具有耳塞的耳机主体以及设置在耳机主体下端的耳机杆,所述耳机主体横向设置,以使耳机主体被置于人耳的耳甲腔中并使耳机主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耳屏以及对耳轮位置处;耳机杆设置在耳机主体位于耳屏的一端,耳机杆倾斜设置,以使耳机杆朝耳屏间切迹方向延伸。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耳机主体被稳固的固定在耳甲腔中,而耳机柄设置在耳机主体位于耳轮的一端并倾斜设置,实现了耳机柄沿耳甲腔延伸至耳屏间切迹,从而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由于耳机主体被稳固的固定在耳甲腔中,保证了耳机佩戴的密封性,以提高声音效果。以提高声音效果。以提高声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体工学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耳机,特别涉及一种符合人耳结构的人体工学耳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TWS耳机入耳固定方式都是让耳机与耳朵紧贴的方式佩戴。这种方式在使用者活动过程中,一旦耳机有所松动耳机很容易跌落,并且这种设计方式耳机的麦克风指向性没办法很好的限制角度。这也很大程度影响耳机麦克风采集声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工学耳机,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证了耳机佩戴的密封性,提高声音效果以及佩戴的稳固性。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人体工学耳机,包括耳机本体,耳机本体由具有耳塞的耳机主体以及设置在耳机主体下端的耳机杆,所述耳机主体横向设置,以使耳机主体被置于人耳的耳甲腔中并使耳机主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耳屏以及对耳轮位置处;耳机杆设置在耳机主体位于耳屏的一端,耳机杆倾斜设置,以使耳机杆朝耳屏间切迹方向延伸。
[0005]进一步地,所述耳机本体的麦克风设置在耳机杆远离耳机主体的一端上,以使麦克风与耳屏间切迹相对。
[0006]进一步地,所述耳机杆的两侧设置有防滑纹路。
[0007]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纹路为多条凸起的凸条。
[0008]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将耳机主体横向设置,使其被置于耳甲腔中,耳机主体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耳屏以及对耳轮的位置处,实现了耳机主体被稳固的固定在耳甲腔中,而耳机柄设置在耳机主体位于耳轮的一端并倾斜设置,实现了耳机柄沿耳甲腔延伸至耳屏间切迹,从而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由于耳机主体被稳固的固定在耳甲腔中,保证了耳机佩戴的密封性,以提高声音效果。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是图2的左视图。
[0012]图4是本技术佩戴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4]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体工学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耳机本体1由具有耳塞的耳机主体2以及设置在耳机主体2下端的耳机杆3,所述耳机主体
2横向设置,以使耳机主体2被置于人耳的耳甲腔12中并使耳机主体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耳屏10以及对耳轮11位置处;耳机杆3设置在耳机主体2位于耳屏10的一端,耳机杆3倾斜设置,以使耳机杆3朝耳屏间切迹13方向延伸。
[0015]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耳机本体1的麦克风4设置在耳机杆3远离耳机主体2的一端上,以使麦克风4与耳屏间切迹13相对,从而保证了麦克风采集声音的效果。
[0016]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耳机杆3的两侧设置有防滑纹路5,以提高佩戴的稳固程度;具体地,防滑纹路5与人耳相对的两侧上设置有防滑纹路5,防滑纹路5为多条凸起的凸条,从而在提高佩戴的稳固程度的同时提高佩戴的舒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工学耳机,包括耳机本体(1),耳机本体(1)由具有耳塞的耳机主体(2)以及设置在耳机主体(2)下端的耳机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主体(2)横向设置,以使耳机主体(2)被置于人耳的耳甲腔中并使耳机主体(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耳屏以及对耳轮位置处;耳机杆(3)设置在耳机主体(2)位于耳屏的一端,耳机杆(3)倾斜设置,以使耳机杆(3)朝耳屏间切迹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垣皜邓世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玺声学智能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