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姣专利>正文

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8154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8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包括景观池、污水处理箱、排入管道和排出管道以及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排水泵和第一输送泵,排入管道的外表面一端底端处设置有用于检测处理后的二次利用水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外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放置孔、收集瓶、圆环卡块、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外螺纹套筒设置在排入管道的外表面底端,外螺纹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内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的底端贯穿开设有放置孔,放置孔的内部套合设置有收集瓶,收集瓶的外表面设置有圆环卡块,排入管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阀门,排入管道的外表面顶端设置有第二阀门,从而保证了排入景观池的二次利用水的质量和含量达标,确保了水质干净。质干净。质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很多的景区的景观水池都采用污水处理二次利用,从而保证污水处理的同时还能实现水资源重复再利用,大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尽管处理后的水资源可以得到重复利用,但利用的水资源未必都符合水质达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5]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包括景观池、设置在景观池一侧的污水处理箱、连接在景观池和污水处理箱之间的排入管道和排出管道以及设置在污水处理箱顶端的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排水泵和第一输送泵,所述排入管道的外表面一端底端处设置有用于检测处理后的二次利用水质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外螺纹套筒、内螺纹套筒、放置孔、收集瓶、圆环卡块、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所述外螺纹套筒设置在排入管道的外表面底端,且所述外螺纹套筒设置在靠近排入管道与污水处理箱的交界处,所述外螺纹套筒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内螺纹套筒,所述内螺纹套筒的底端贯穿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内部套合设置有收集瓶,所述收集瓶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圆环卡块,所述排入管道的外表面顶端靠污水处理箱处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排入管道的中部外表面顶端设置有第二阀门。
[0006]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排入管道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管道、第二输送泵、第三阀门,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排入管道的外表面顶端,且所述第三阀门设置在靠近景观池与排入管道的交界处,所述回收管道的一端连接在排入管道的外表面中部,所述回收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污水处理箱的一侧表面靠顶端处,且所述回收管道连接在排入管道的外表面一端处于第二阀门与第三阀门之间,所述污水处理箱的顶端表面设置有第二输送泵。
[0007]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三阀门的外表面套合设置有橡胶套。
[0008]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圆环卡块的外表面尺寸大小与内螺纹套筒的内表面尺寸大小相同,所述放置孔的内表面尺寸大小与收集瓶的外表面尺寸大小相同。
[0009]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一阀门的外表面套合设置有橡胶套,所述第二阀门的外表面套合设置有橡胶套。
[0010]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收集瓶的底端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与收集瓶之间焊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排入管道的一端外表面底端设置有检测机构,通过检测机构收集处理后的污水并检测,从而保证了排入景观池的二次利用水的质量和含量达标,确保了水质干净。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0、景观池;20、污水处理箱;30、排入管道;40、排出管道;50、输送机构;51、排水泵;52、第一输送泵;60、检测机构;61、外螺纹套筒;62、内螺纹套筒;63、放置孔;64、收集瓶;641、推动杆;65、圆环卡块;66、第一阀门;67、第二阀门;70、回收机构;71、回收管道;72、第二输送泵;73、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和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包括景观池10、设置在景观池10一侧的污水处理箱20、连接在景观池10和污水处理箱20之间的排入管道30和排出管道40以及设置在污水处理箱20顶端的输送机构50,输送机构50包括排水泵51和第一输送泵52,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一端底端处设置有用于检测处理后的二次利用水质的检测机构60,检测机构60包括外螺纹套筒61、内螺纹套筒62、放置孔63、收集瓶64、圆环卡块65、第一阀门66、第二阀门67,外螺纹套筒61设置在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底端,且外螺纹套筒61设置在靠近排入管道30与污水处理箱20的交界处,外螺纹套筒61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内螺纹套筒62,内螺纹套筒62的底端贯穿开设有放置孔63,放置孔63的内部套合设置有收集瓶64,收集瓶64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圆环卡块65,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顶端靠污水处理箱20处设置有第一阀门66,排入管道30的中部外表面顶端设置有第二阀门67。
[0021]通过将外螺纹套筒61与内螺纹套筒62通过螺纹套合设计是为了便于取下和固定内螺纹套筒62,而在收集瓶64的外表面设置有圆环卡块65是为了保证通过圆环卡块65的底端与内螺纹套筒62的内表面底端卡合,从而固定住收集瓶64,而在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顶端设计有第一阀门66和第二阀门67是为了便于收集处理后的污水,同时也不会让未检测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景观池10中。
[0022]参考图1和图2所示,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回收机构70,回收机构70包括回收管道71、第二输送泵72、第三阀门73,第三阀门73设置在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顶端,且第三阀门73设置在靠近景观池10与排入管道30的交界处,回收管道71的一端连接在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中部,回收管道71的另一端连接在污水处理箱20的一侧表面靠顶端处,且回收管道71连接在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一端处于第二阀门67与第三阀门73之间,污水处理箱20的顶端表面设置有第二输送泵72。
[0023]通过在污水处理箱20与排入管道30之间连接有回收管道71是为了便于将处理后未合格的水质输送到污水处理箱20再次进行处理,在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阀门73是为了保证未合格的水质不会输送到景观池10中,而在污水处理箱20的顶端设置有第二输送泵72是为了便于输送排入管道30中未合格的水质。
[0024]参考图2所示,第三阀门73的外表面套合设置有橡胶套。
[0025]通过在第三阀门73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套是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转动第三阀门73时手掌不会受到伤害,同时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包括景观池(10)、设置在景观池(10)一侧的污水处理箱(20)、连接在景观池(10)和污水处理箱(20)之间的排入管道(30)和排出管道(40)以及设置在污水处理箱(20)顶端的输送机构(50),所述输送机构(50)包括排水泵(51)和第一输送泵(5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一端底端处设置有用于检测处理后的二次利用水质的检测机构(60),所述检测机构(60)包括外螺纹套筒(61)、内螺纹套筒(62)、放置孔(63)、收集瓶(64)、圆环卡块(65)、第一阀门(66)、第二阀门(67),所述外螺纹套筒(61)设置在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底端,且所述外螺纹套筒(61)设置在靠近排入管道(30)与污水处理箱(20)的交界处,所述外螺纹套筒(61)的外表面活动设置有内螺纹套筒(62),所述内螺纹套筒(62)的底端贯穿开设有放置孔(63),所述放置孔(63)的内部套合设置有收集瓶(64),所述收集瓶(64)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圆环卡块(65),所述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顶端靠污水处理箱(20)处设置有第一阀门(66),所述排入管道(30)的中部外表面顶端设置有第二阀门(6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景观水池污水二次利用的浇灌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入管道(30)的外表面中部设置有回收机构(70),所述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姣
申请(专利权)人:李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